欢迎光临政协广州市南沙区委员会!

政协简介领导成员机构设置规章制度委员名录

动态要闻图片新闻调研视察

全体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

南沙文史学习资料

概况工作动态

南沙历史文化漫谈

发布时间:2015-12-18

虽然广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沿海城市,但当时它并不直接靠海,而是通过一段珠江和大海相连。这段珠江两岸河网纵横,陆地交通十分困难。因而连接广州和大海的这段珠江(即从今天的黄埔到虎门)即是古代千百年来广州与海外交往的唯一通道,南沙就是这个通道上的大门。发生在这座大门上的历史既波澜壮阔又丰富多彩。

首先,这里有着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最早的“广州人”。

20013月初,在南沙鹿颈村,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商代墓葬,从墓中挖掘出一具完整的商代人骨架和4件随葬陶器。骨架长1.65米左右,男性,生前身高1.70米,据测他的寿命在40岁左右,在当时可算长寿者。

发现人体骨架的鹿颈村,地处大角山的坡脚下,经调查和勘探,确认这里沙丘遗址面积近一万平方米。经考古确认,文化堆积层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时期和唐宋时期3个阶段,文化层最深达1.8米,其中堆积层尤以商时期最为丰富。沙丘遗址出土和采集石、骨器百余件,陶片数万片。有的陶片敲击呈金属声,烧成温度可达千度以上。这是广州发现的堆积层最厚、出土器物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先秦遗址,在环珠江口一带都是不多见的。该遗址的发掘不仅为广州史前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对于研究环珠江口区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考古编年、社会历史进程和文化面貌也有重要意义。

专家称,商代人体骨架的发现,应当说是此次考古发掘最大收获。这是迄今为止广州地区首次出土3000多年前的古人骨架。这一发现,为复原30004000年前“广州人”的形象提供至为珍贵的实物资料。人类学家根据出土的骨架进行研究复原,命名为广州“南沙人”。 距今4000年左右的“南沙人”是广州市目前经科学论证的最早、所知最详细的现代人。“南沙人”一经发现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复原头像后,即引起轰动。同其一道出土的文物是当时广州人生产生活水平的标志。

其次,南沙是滨海地区,人民以出海打鱼、养殖水产和种植水稻为生。在中国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南至海南广西,北至辽东, 生活在辽阔的滨海地区的中华民族有着一个共同的信仰,这就是保佑沿海地区人民的“妈祖”,天后(妈祖)是各地水乡人民(含港澳台)共同信奉的神,共同信仰像一条纽带把这一广大滨海区域的中华儿女联系在一起。它是滨海水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沙以港兴市,是珠三角和粤港澳的地理几何中心,航运以天后为保护神,与港、台、闽、东南亚风俗一脉相承的传统。自然这里的人民也同样地信奉着“妈祖”。在南沙早有祭祀天后和海神的历史,在鹿颈村与南横村背靠小溪的亚热带小山丘上,于明代曾建有天妃庙,清乾隆年间经维修后建名“元君古庙”,后于一九四零年七月为侵华日军炸毁。现在还有一座不知何年何月建成的庙。在此民间文化传承的基础上,霍英东等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南沙发起建设了中国最大的天后(妈祖)宫,它占地278,依山傍水,沐浴朝晖,是滨海的广州水乡文化的标志。

南沙天后宫座落于南沙大角山东南麓,依山傍水,正对珠江口、伶仃洋,其建筑依山势层叠而上,殿宇辉煌,楼阁雄伟,在天后广场正中就是石雕天后圣像。南沙天后宫建筑特点是集北京故宫的风格和南京中山陵的气势于一体,其规模是现今世界同类建筑之最,被誉为“天下天后第一宫”,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妈祖庙,是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滨海民俗的代表。

第三,南沙有两处地方列入全国中学课本,一处是因鸦片战争而进入中学历史课本的虎门;一处是因文天祥那首传唱千古的著名诗篇《过伶仃洋》而进入中学语文课本的伶仃洋。

700多年前,在1278年(祥兴元年),南宋宰相文天祥在海丰兵败被俘。元军将他押上船,由水路去崖山(即今天的新会崖门),准备让他招降在那里的南宋军队。文天祥在路过伶仃洋时写下了七律《过伶仃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诗高度完美地概括了中华民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坚守民族气节的优秀品质,因而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伶仃洋也由此成为华人世界最有名的地名之一,名扬天下。由于古代航船多是沿海边的陆地航行,而我们南沙区又是紧邻伶仃洋的地方,因而当年文天祥吟出这首诗时,押送他的船应该在南沙海边不远之处经过。所以,伶仃洋边上的南沙,今天最应该设立仪式纪念创作出《过伶仃洋》这首惊天地、泣鬼神名作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第四,“一将当关门号虎,万夫起舞夜闻鸡”,虎门及虎门炮台是南沙最著名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是广州甚至是中国的南大门;另一方面中国人民在这里打响了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炮。

1、唐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和陆路丝绸之路的衰落,海上丝绸之路随之兴起,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南线的主要港口,南沙成为离境点。虎门是广州的南大门,当然也是中国的南大门,在清代甚至一度(17571842)曾是中国唯一开着的大门。虎门炮台的伟岸雄姿和隆隆炮声及南沙出海口的灯塔和烽火台(烟墩)是广州南大门的标志,是历史上广州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广州城息息相关。不管其炮台今天位于东莞还是南沙,其作用就是为了保卫广州、控制由粤海关进出的商贸,众所周知当时的外国商船只有拿到粤海关的“红牌”才能进出广州。而虎门炮台正是沿珠江口进入广州的第一道和出离广州的最后一道查验“红牌”的关口。连当时的外国商人都知道它是进入中国广州的大门,按当时的国际惯例,这就应是海关的一部分。所以外国人就称上横档岛和岛上的横档炮台为“税馆”和“ 税馆炮台”或“税关”和“税关炮台”。不仅如此,在清中期以后,它还对广州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王朝颁布了禁止南洋贸易令,为保证此令在广州的推行,清廷批准两广总督杨琳的计划,开始修建虎门炮台,建设了最早的两个炮台即在今东莞的南山炮台和广州南沙上横档岛上的横档炮台。它既是广州口岸主要的海防工事,也成为清廷控制广州粤海关进出商贸的主要军事要塞。由此确立了广州口岸在防卫上首屈一指的地位。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王朝基于安全的理由,规定西洋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将原有的四口(江、浙、闽、粤)通商改为广州一口通商。历史研究已经证明,广州在这场事关前途发展的竞争中胜出的关键是虎门炮台对广州的保护。广州在1757年到1842年的85年间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交往的口岸。

近百年全国中外贸易唯一的通商口岸带给了广州巨大的财富和蓬勃的中外文化交流。最显而易见的是人们所熟知的“十三行”。由于“十三行”包揽了当时广州全部进出口贸易,所以当时全国的货物都是经由这里和世界进行交易,因此其中出现全世界最富的人是不奇怪的。而且当时的广州城是中国沿海城市中接受外国文化最多的城市,在这里《中国丛报》《澳门新闻纸》《澳门月报》等许多外文刊物随处可见。从林则徐要请四个翻译才够用就可知这里外国文化的泛滥,这些对近代广州的影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鸦片战争虎门大战的主战场

在南沙虎门炮台,中国人民打响了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第一炮,拉开了近代史的序幕。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虎门炮台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的海防要塞,是我们今天了解中华民族争取民族解放的奋斗历程和研究中国海防历史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

南沙的虎门炮台现存四处:上、下横档岛、大角山和蒲洲山。第一次鸦片战争前,虎门炮台中有12个炮台。其中属广州南沙的是:横档炮台、横档月台、永安台、大角台、大虎台、巩固台和蕉门台。虎门炮台是中国海防中唯一具有三重防线的炮台。最南面第一线是以西岸的大角炮台和东岸的沙角炮台组成。第二线是以江中的上横档岛上的横档炮台、横档月台和永安炮台、江西岸的巩固炮台和江东岸的威远、靖远、定远炮台及扎根于东岸和上横档岛上的两道拦江铁排组成。第三线是江中的大虎山岛上的大虎炮台。除蕉门炮台外,其余炮台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都被破坏。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建时,放弃横档月台,将横档台和永安台联成一台,为上横档炮台;将原巩固台改建为南北2个台,俗称南北台;在原不设防的下横档岛上建设下横档炮台。此时广州南沙所属的各台为大角台、下横档台、上横档台、南北台、大虎台、蕉门台。这些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又被英军破坏。鸦片战争时炮台的主要特点是以国产前膛大铁炮为主要火器,以其射程为规划各炮台的依据,以传统的炮城为主要形式,以条石、三合土为主要材料,这时期的炮台今天只在上横档岛上还保存有少量遗址。

光绪时期重建的上、下横档炮台和大角炮台为西式炮台,安设进口的西洋后膛炮。南北台、大虎台、蕉门台光绪时被放弃。此时的上横档炮台有东台等,设8门大炮;下横档炮台设9门大炮;大角炮台有振威、振定、振阳、安平、安盛、安胜、安定、流星、蒲洲台9个炮台,设11门大炮。此时炮台的主要特点是以先进的西洋后膛大炮为主要火器,以其射程和当时先进的海防观念为规划依据,按照西洋炮台规范设计各炮台,以进口“红毛泥”、铁件为主要材料。这时期的炮台今天基本保存完好。

在历史上虎门炮台曾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展现了虎门炮台在中华民族紧要历史关头中的重要作用:

184117,英军20余只舰船突然向大角炮台及对岸的沙角炮台发动进攻,清军在奋力回击后撤出,炮台遂被英军攻陷破坏。

184122526日英军向虎门的主要防线(由威远、靖远、镇远、横档、永安、巩固炮台组成)发动进攻。横档炮台、横档月台及永安炮台在战争中受到英军集中的疯狂进攻,守台清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由于力量强弱悬殊,炮台最终被英军攻破。

1937914,侵华日军的夕张号轻巡洋舰等五艘军舰向虎门进攻。遭到虎门炮台守军的迎头痛击。后日舰多次来犯,均未得逞。193810月由于日军从大亚湾登陆攻占了广州,中国军队才被迫放弃了虎门炮台。

第五、南沙古建的代表——黄阁莲溪古建群

南沙区黄阁镇是广州地区历史悠久的村落,其村的“麒麟舞”在全国都享有盛誉。在黄阁镇莲溪村宿国新街有一座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的古建筑麦氏宗祠。该祠堂群建筑是黄阁镇麦氏家族开村先祖麦必达及其后人的公祠。必达公为麦氏始祖铁杖公第十六代传人,他原籍广东南雄,官至广西提督。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因珠玑巷“胡妃事件”与兄必荣、必秀、弟必端、必雄同携家眷南徙至黄阁定居,建起了麦氏宗祠。

    麦氏宗祠现存主要是清代以来的建筑,共有三座,坐南向北,分别为麦氏大宗祠、继宗麦公祠、瑞辉麦公祠。也被称作大本堂、崇德堂和光裕堂。连同一座子平麦公厅,在街道边建筑群成一横线排列,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其规模在广州祠堂中不多见。据记载,麦氏大宗祠始建于宋代,明代曾修葺,瑞辉麦公祠建于清同治元年(1861年),但继宗麦公祠建筑年代不详(今已毁)。其规模和建筑布局、用料、工艺等在当时堪称一流,特别出名的是该宗祠中梁柱尤为高大粗壮,直径均在30厘米至60厘米左右。据当地老人介绍,这些木料叫着坤甸木,当时黄阁镇周边就是大海,这些木材都是从缅甸运过来,木质坚硬结实,数百年来未被白蚁咬食过,保存至今没有腐朽。传说在广州地区四大名祠中,麦氏宗祠仅次于陈家祠和沙湾留耕堂,位居第三。麦氏宗祠古建群表现了南沙地区在古代就是一个适宜人居住、创业和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地方。(撰稿:黄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