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发布日期:2017-03-10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作为深化穗港合作的重要平台,南沙自贸区是广州探索和践行开放创新的热土。南沙自贸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在探索构建国际化、市场化和法制化营商环境上做出很多尝试,取得了很多可复制的经验,形成广州对外开放的新优势。
构建便捷交通网络,打造国际航运枢纽港
南沙城市副中心的定位中,交通规划与建设摆到了第一位。随着南沙自贸区人口和企业增多,对跨区快线的需求越来越旺,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应对高峰期愈加庞大的出行需求,南沙区交通部门组织南沙自贸区快线运营企业南沙巴士公司,就增加不同运力制订线路运营优化提升方案。地铁4号线的南延段预计明年开通,地铁18号线、地铁22号线也已列入近期的建设规划;铺设内陆腹地“无水港”网络,南沙港铁路南沙先行段已开工建设,深茂铁路、肇顺南城际等项目进展顺利;南沙港一、二、三期共16个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运营投产,年吞吐能力达1600万标箱;而南沙港四期、邮轮母港和国际通用码头建设等一系列项目是未来五年的重头戏。
对外交通网络的便捷,使南沙区加快了建立与国际港口互联互通新机制的步伐。如今,南沙区与汉堡港、不莱梅等欧洲港口城市结成枢纽辐射型合作关系;与32个国际港建立友好港合作;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共建城市港口联盟;与马来西亚巴生港自贸区等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并与马来西亚马中商会、印尼工商会签订共建“走出去、请进来”合作平台协议等。
积极创新打造“智慧口岸”,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作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以对接国际规则为主旨的南沙自贸区一直在创新体制机制,围绕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大胆试、自主改,积极探索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框架,形成了209项创新成果,在“智检口岸”、商事登记改革、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的多项创新成果均属全国首创,其中“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模式”入选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
2016年4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上线运行,功能模块包括货物申报、运输工具申报、跨境电子商务、信息查询等12项,涵盖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外汇、税务等21个部门的相关业务。“以前几天才完成的业务,现在2小时就可以搞定。”在南沙自贸区政务服务中心,一家外贸企业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施以后,企业通关报关更便利,在澳洲买的东西第3天就可送达用户家门口。此外,南沙目前推行的“统一收件,内部流转、联合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发证”企业设立登记“一口受理”模式,也实现了“十三证三章”联办,南沙已成为全国实现市场准入联办证件最多、办事速度最快、群众体验最便捷的地区。
版权所有: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92744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联系电话:020-12345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