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关于南沙区农村义务教育专项工作报告审议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3-09-25】

印发关于南沙区农村义务教育专项工作报告

审议意见的通知

区人民政府:

  《南沙区农村义务教育专项工作报告》于2012年9月14日经区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关于南沙区农村义务教育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印发给你们,请于三个月内向区人大常委会书面报送研究处理报告。

   附件:关于南沙区农村义务教育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

                   

                   广州市南沙区人大常委会  

                      2012年9月21日

附件

关于南沙区农村义务教育专项工作报告

审议意见

(2012年9月14日区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通过)

   区二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于2012年9月14日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提交的南沙区农村义务教育专项工作报告,审议意见如下:

   会议认为,近年来,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通过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创建省教育强区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创新城区校际合作,实施“奖教奖学”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等措施,顺利完成了“以区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现了包括非广州市户籍学生在内的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促进了我区义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较大

   会议指出,我区义务教育虽取得较大进步,但目前我区名教师、名校长数量仍相对较少,优质教育资源仍比较缺乏,义务教育的总体水平与广州市中心城区相比,以及距离人民群众的期望都还有一定差距

会议强调,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加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对于促进我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新型城市化发展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投入,完善机制,不断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要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坚持和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三个增长”机制,并确保经费投向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适度倾斜。要继续认真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两相当”等措施,不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要坚持“撤并”和“补强”并举,继续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及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要针对学校布局调整的情况,及时跟进解决好农村学生的上学交通、住宿、食品卫生和安全等问题,逐步建立较完善的服务保障机制。要不断完善“以区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推动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形成三级联动的工作新局面

   在全区中小学校统一集中由区管理后,要注意听取镇(街)和村(居)对辖内学校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区、镇(街)、村(居)三级共同关心和支持教育发展的局面。要进一步重视加强学校管理,以科学高效的管理促进义务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要加强学校同政府部门、家庭以及社会组织的协同联系,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

   三、创新模式,内培外引,不断加强优秀教师队伍建设

   要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基础,重视“引进”、“培养”和“提高”相结合,不断创新优秀教师和校长选拔培养机制,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队伍。要认真落实教育系统人事管理体制的各项改革措施,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和留住优秀教师到我区中小学校任教。要积极推进教师交流和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合理配置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努力开创我区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

   四、拓宽渠道,加强合作,实现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现有教育资源,稳步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引进省、市名校到南沙合作办公办高中和初中分校,增加优质教育资源。要积极开展同国内外名校、教育机构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快建设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国际化、南沙特色现代教育体系,满足区域内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实现我区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青少年素质教育

   要牢牢把握义务教育的主题和本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习惯养成、道德素养与爱国主义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要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国情教育,着力提升青少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方面,共同营造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