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但这也让很多不法分子趁虚而入,侵蚀网络空间。他们利用电话、QQ、微信、邮箱等作案手段,给广大人民群众财产造成了损失。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诈骗犯罪行为在互联网上衍生出多种新形式,让人防不胜防,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员数量、财产损失数额不断攀升。社工在日常的探访中,了解到社区大部分居民曾收到过冒充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或短信形式以发放残疾人补贴等为由骗取钱财、虚假购物消费类诈骗、微信和QQ冒充老板或亲友诈骗钱财等被骗经历,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针对辖区内居民的安全需求,泰安社区党委联合泰安社区“双百工程”社工点于2024年10月22日-28日开展“智慧小侦探,揭秘诈骗手法”反诈小课堂活动,以增强辖区内居民的防骗意识,学习实用防骗技巧,提高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反诈宣传氛围,不断提升辖区内居民防骗、识骗能力。本次活动共计服务社区居民150人次。
本次“智慧小侦探,揭秘诈骗手法”反诈小课堂活动联动“社工+社区+志愿者+红色金融服务队”多方力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发挥以点带面的宣传作用,构建大“宣传”格局,宣传防诈骗知识,斩断诈骗触角,守好辖区内居民的“养老钱”,为其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护航“百千万工程”。
点上聚力——反诈小品演绎走新更走心
针对当前电信网络新型诈骗违法犯罪发展蔓延快、危害大、手段多的特点,为提高辖区内居民的防骗意识,社工邀请志愿者+红色金融服务队成员通过反诈小品《不上你的当》演绎宣传,筑起一道坚固的防诈骗防线,守护辖区内居民的财产安全,让反诈宣传“走新”更“走心”。
情景演绎,奏响“反诈”最强音
线下铺开——以案释骗,打通反诈最后一公里
社工特邀广东百健律师事务所的郭益铭律师前来为辖区内居民讲解新型诈骗典型案例:“眼见≠为实,警惕AI换脸、变声诈骗”、“冒充公检法”、“如果某一天,你的银行卡突然入账一笔不菲的钱,你会怎么样?”等手段和套路,劝导居民提高警惕,不乱点短信、微信链接,不乱扫陌生二维码。同时,向辖区内居民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醒居民遇到可疑情况时,及时与家人、孩子联系或拨打 110 报警,以免上当受骗。此外,还提醒辖区内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涉及“银行卡”或“转账”等字眼,一定要核实清楚对方真实身份,万万不可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或个人账户进行转账。在防范被诈骗的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但凡涉及资金过账、套取现金等情况请立即报警。
参加活动的陈姨说:“以前总觉得自己不会被骗,但是参加防诈骗活动后,听社工、律师的讲解后,才发现诈骗手段真的五花八门,防不胜防。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以后我一定会更加谨慎,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观看诈骗"新手法"
专业律师释案,谨防诈骗陷阱,长鸣防骗警钟
面上延伸——反诈“答”人知识竞赛,营造全民反诈宣传氛围
充分利用泰安居民微信群、泰安社区残疾人服务群、第1-15网格党群服务群、社区公众号等线上平台为不便出门的社区居民、兜底服务对象、残障人士开展线上知识竞赛活动,提高反诈宣传面与普及度,增强居民防骗反诈意识,形成“人人都是反诈宣传员”的良好局面,提高反诈信息的覆盖面和传播效率,营造全民参与、共同防范电信诈骗的强大声势。
以答促学,共筑安全防线
本次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防骗意识,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为构建更加安全、稳定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泰安社区党委将继续关注社区居民的安全需求,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牢记“六个一律”,远离诈骗之害
1.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泰安社区居民务必牢记“六个一律”
努力提高自身辨别力
增强警觉性
向诈骗Say Bye
活动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