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30%,是一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社工在日常走访发现,很多老人因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诸多不便,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智能化设备的使用越来越与人们的生活相挂钩,而对于学习能力和记忆力逐渐下降的老年群体来说,学习智能设备的使用,成为了一项挑战。
为解决社区长者“用机难”的问题,新兴社区党总支部、新兴社区“双百工程”社工点于9月24日-10月14日开展为期5节的智能手机学习教育小组,帮助社区长者学会与生活相关的智能手机功能,助力长者享受便捷、快乐的养老生活,推动“百千万工程”助老享老,共计服务社区长者40人次。
本次小组主要依托微信平台学习“智慧出行”、“智慧就医”、“云逛街”等主题内容,通过分享、互动、实操的方式帮助社区长者轻松掌握智能手机的基础操作与实用功能,开启他们智能、便捷、多彩的生活新篇章。
开启智能生活新篇章
小组第一节之破冰行动。从“你画我猜”破冰游戏开始,促进组员间相互认识,引出本次小组的主题。紧接着,社工向组员们介绍了小组的主题和目的,并引导组员共同订立小组契约,进行正式授课。社工以生动的语言阐述了智能手机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连接世界、获取信息、享受娱乐、便捷生活的桥梁。
打通长者出行“第一公里”
小组第二节之“智慧出行”。聚焦长者智慧出行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社工以“滴滴出行”为例,详细地讲解了使用方法和智能手机打车的步骤,分别为开启手机定位功能、设置起终点、选择用车类型、上车后报电话号码后4位尾数确认信息、到达终点微信扣费五个步骤。以现场手把手教学的形式,帮助和鼓励组员们能用、会用、敢用、想用“智慧”方式出行,让智慧出行真正惠及长者,让科技融入日常生活,感受智慧出行带来的幸福感。
架起无障碍就医体验“云桥”
小组第三节之“智慧就医”。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中,“互联网+医疗”智慧医疗服务为患者构建起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打通了医院与患者之间的“最后一公里”。为让长者体验智能化、便捷化的医疗服务,社工结合视频与操作步骤,逐一分解教学。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为例,带领组员们一同体验无障碍就医的智能与便捷,首先搜索出院区的小程序并进行个人信息建档,随后在首页栏操作预约挂号、快速缴费、办理入院、报告查询、检查预约和报到等流程,让诊疗服务预约“触屏可及”,实现手机随时付、随时查、随地看。经过参与者们亲身体验,纷纷感叹时代的进步、科技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
体验“云逛街”购物乐趣
小组第四节之“云逛街”。为了让长者更好地适应数字化生活,体验线上购物的便捷与乐趣。社工通过“网购”教学,详细地介绍了常用的手机购物软件,如京东、淘宝、拼多多、美团优选、多多买菜、抖音等,将每个软件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让组员们更深入了解每个软件的特点和优势。为确保组员们能够亲手操作,社工以“京东”为例,从软件的下载、注册开始,一步步引导参与者进行实际操作,如何浏览商品、下单购买、查看物流信息以及收到货物后如何进行退货和换货,确保参与者能够自主完成购物流程。在讲解过程中,社工还特别强调了网络安全和防范诈骗的重要性,并邀请了社区驻点律师结合案例向参与者讲解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以及防范措施,提醒长者在网购时要保持警惕,保护好个人信息。
智慧之光齐闪耀
小组第五节之课堂回顾。在小组尾声,社工带领组员们共同回顾了整个小组的学习历程。从聚焦出行、就医、购物等方面手机使用技巧的传授,到防诈防骗知识的详尽讲解,再到实际应用场景的生动呈现,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让组员们进一步巩固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在此过程中,组员们不仅积极参与,还纷纷踊跃地分享了自己在小组学习中的宝贵收获。最后一节小组在愉悦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小组,致力于帮助辖区长者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通过“智慧长者课堂”,以智能手机为切入点,提高他们使用智能手机的能力,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接下来,新兴社区将进一步开展系列智慧助老服务,丰富社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提高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率,推动老年群体精神文明建设。
珠江街新兴社区
2024年10月16日
文稿撰写:王宇晴、陈施宇、原绮靖
摄影图像:王宇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