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由南沙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南沙区委宣传部、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南沙区黄阁镇人民政府主办的黄阁镇农文旅产业招商推介暨“麒乐融融”新乡村示范带首批合作项目签约活动在南沙黄阁非遗传承发展基地顺利举办。南沙区委副书记麦洁萍出席活动并致辞,与首批合作项目单位、参建单位、各级媒体代表约120余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活动现场同步开展了南沙区文化馆非遗(传习展示)主题分馆揭牌仪式。标志着区文化馆第2个社会化合作分馆正式成立。
一、非遗传承,旧厂房焕发新姿态。环形廊桥如飘带,系住了两旁由旧厂房改造成的现代展览空间和艺术工作室,红瓦外墙在绿竹下更显文艺气息,随处可见的年代感机械装置提示着这是1970年建成的机械厂摇身一变的南沙黄阁非遗传承发展基地。该基地集展示、教学、体验于一体,将成为广彩、广绣等非遗传承的重要平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谭广辉工作室,以及“广绣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新元工作室已入驻基地,将通过收徒、研学等方式,培养更多非遗传承人,让非遗焕发新的生机。
二、合作共赢,黄阁“百千万工程”建设加速。据主办方介绍,黄阁镇抢抓“百千万工程”历史机遇,雷厉风行地完成了“麒乐融融”新乡村示范带项目立项工作。该项目覆盖黄阁镇5个行政村,长度约20公里,建设范围4.12平方公里,将打造集古色人文、乡旅体验、森林休闲于一体的引流聚人气沉浸式消费体验基地。截至目前,包括南沙黄阁非遗传承发展基地在内,项目施工建设总体进度已过半,活力长廊、“十里滨江”潮玩营地等重要作业点已基本完成。本次活动共签约12个合作项目,涵盖非遗传承、有机农场、民宿、艺术展演等多个领域,为示范带建设注入强劲动力。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团队将在此建设有机农场,为游客提供绿色健康的农产品。麒妙夜市、人民公社民宿等项目将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体验。
南沙区委副书记麦洁萍表示,“麒乐融融”示范带项目建设过程,充分挖掘现有产业基础和历史文化资源,将产业发展与项目招引同步谋划、同步推进,成功引进了乡村运营学院等一批优质项目,对示范带项目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将有助于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接下来,南沙将以新乡村示范带建设为契机,进一步盘活特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体系,进一步集聚人间烟火气,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希望广大企业家朋友,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南沙、把资金投向南沙、把项目落在南沙。
三、整合资源,文化馆总分馆优化提升再出发。南沙区文化馆非遗(传习展示)主题分馆是文化馆总分馆继粤文坊•南沙区文化馆艺术主题分馆后的第2个社会化分馆。近年来,南沙区文化馆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对原有总分馆体系进行了优化提升,印发了《南沙区公共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优化提升实施方案》,将社会化新型文化空间、文旅体志愿者服务队、全民艺术普及联盟等新平台纳入总分馆服务体系,有效整合了社会资源,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为南沙区建设文化强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粤文坊·南沙区文化馆艺术主题分馆”为例,该馆依托“大湾区国际艺术品保税产业中心”,打造了集艺术展览、文化体验、交流互动、创作研习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023年以来,先后举办了“漳平漆彩在南沙”作品展、大湾区楹联展、“因果律”潘一举&有机双人展、“有一种天真并非天真——稚拙派艺术家邓海的有趣旅程”、当代艺术新维度-GBA馆藏展、未来生活,科技未来-Ai应用案例展等展览;举办了“南埠头·缤纷文化生活季”之巴洛克音乐赏析会、“筑梦向未来”2024新年音乐会、“玩转邓海的奇妙艺术世界——艺术家邓海的艺术服装DIY创作”活动、“在面对艺术的时候,我想当个科学家”——当代艺术创作互动活动,等等。实现了文化引领和艺术普及,有效促进了粤港澳三地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今后,南沙区文化馆总分馆将依托非遗(传习展示)主题分馆、艺术主题分馆等阵地,继续深化全民艺术普及联盟等平台建设,将总分馆各个领域的业务联动起来,贯穿和运用到公共服务、文化产品之中,促进文化馆“无边界”发展,开拓文化馆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的新渠道。
(来源:“文体南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