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龙头点睛,三跨龙门过一个不一样的农历龙年。2月10日农历龙年正月初一一早,广州南沙热闹喧天,由南沙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赏花灯 品年味 游水上新春集市”活动在蕉门河畔正式拉开序幕。品年味 游水上新春集市相关活动将从2月10日持续至14日结束,其间开展了非遗体验、游船、划龙舟等活动,向八方来客展示别具一格的传统水乡新年习俗。
一、跨龙门,为龙头点睛,收集新一年的幸运值。“跨过龙门,心想事成。跨过龙门,水到渠成。跨过龙门,马上功成。跨过龙门,大功告成。”开幕仪式上,市民在主持人的号召下体验“跨龙门”,为新一年增添好运气。
活动现场,市民还可观赏麒麟献瑞等大型灯雕艺术,还可以游览岭南特色柚木古帆船。据介绍,此次在创享湾码头所展示的岭南特色柚木帆船是目前所知在珠三角已存的年代最久远、规格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岭南特色古帆船,船身的龙骨采用传统工艺设计及制造,经过不断的更新、修补及完善建造而成,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赏古船、观蕉门河、体验水上趁墟。在集市区来自南沙各镇街的美食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品鲜万顷沙、翠叔公乡下菜、品泉居礼饼......现场还有南沙区的非遗文化体验区,让大人和小孩在动手间了解传统文化。南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掐丝珐琅画传承人梁丽为市民准备了龙年主题杯垫等景泰蓝掐丝画体验。据介绍,景泰蓝掐丝画融合各种工艺美术的手法与技法,由纯手工精制而成,用氧化铝丝作为画面轮廓,以天然的矿物色彩作为原料,再制成各种精美的图案。梁丽介绍,近年来通过改良制作方法,让这项传统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尤其是青少年,通过自己动手可以制作出喜欢的公仔画。此外,近年也在设计上进行了多项创新,除了画作,还会制作成饰品等,吸引年轻人的注意。
在集市上,还有南沙区内的酒店和商家为市民提供了南沙旅游明信片、景点门票、餐厅优惠券、酒店住宿优惠券、电影券、非遗工艺品等新年好礼,市民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便有机会领取新年好礼。
活动当天,主办方特地安排了新龙头下水点睛仪式,吸引不少市民围观。来自湖北的陈小姐因为天气原因和家人选择留在南沙过年,一早便带着家人到水上新春集市现场体验传统新年活动,“醒狮点睛活动看得比较多,龙头点睛还是第一次看,很有仪式感。”除了逛集市,陈小姐透露,这个新春假期还计划带家人到南沙的景点游玩,“今天下午就准备去天后宫祈福。”
二、听咸水歌,吃疍家糕,几十斤糖果赠观礼的亲朋好友。除了在水上新春集市逛吃逛吃,在2月10至12日期间,每天将为市民推出传统水上民俗展演,来自南沙东涌的传统木船将向市民带来水上婚礼、唱咸水歌等节目,让市民近距离了解传统水乡文化。
“珠三角水乡春潮涌耶,繁花锦绣多成河,水乡一派新的景象,风调雨顺人欢堂耶,幸福日子天天过耶......”伴着咸水歌,艇仔缓缓深入蕉门河水道,在创享湾亲水平台处,渔民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新年糖果赠送给现场的每一位来宾,道一声新年快乐,让大家一同感受节日的喜庆气氛。
来自东涌镇的黎月欢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水乡居民,今年是她第二次参与南沙区的水上新春集市,活动当天她组织了4艘不同内容的船艇到现场。黎月欢介绍,新春佳节也是不少新人举办婚礼的高峰,水上集市期间通过模拟水乡婚礼的方式,向市民介绍水乡的新年习俗。“除了展示,这一次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互动等方式让市民沉浸式体验、深入了解水乡习俗。”
为了这次水上集市,黎月欢早在一个多月前着手准备。除了组织当地的渔民参与演出,还提前准备了糖果还有疍家糕到现场送市民。黎月欢介绍,临近春节,在当地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制作疍家糕,由于制作过程复杂耗体力,一般只有在逢年过节一家人团聚的时候才会制作。和传统广府文化中新年吃煎堆、萝卜糕的传统一样。疍家糕是疍家人的新春美食,有步步高升的好意头。在新年探亲访友时,只有至亲的人会选择用疍家糕作为回礼,也是对访客的重视。
疍家糕也被称为撑粉,指的是制作时用竹竿不断搅拌米浆的动作,它能防止米浆煮焦,而且能使口感更加顺滑。需要将米浆不断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上40分钟甚至一小时,待米浆受热均匀凝固成糊状后,再加入炒香的腊味、香菇等用料,才算制作成功。
据了解,黎月欢还特地准备了几十斤的糖果和新抱茶,(在粤语中为“媳妇茶”的意思)在活动期间派给围观的市民,以此增加互动体验,“市民犹如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我们希望让大家感受喜庆气氛,也讨个好意头。”
(来源:“文体南沙”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