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综合体迎来新进展!
3月31日,中交·国际邮轮广场商业启动暨首批商家入驻签约仪式在南沙国际邮轮母港举行。
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冲击,但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凭借亚洲最大单体港口、硬件以及国际化服务的软件,累计拓展客户超300家,意向入驻知名客户超50家。绿城生活集团、风海荟、Hbx酒吧、澳享印象、广东娱筷餐饮……多个国际一线品牌商家参与本次签约仪式,标志着中交国际邮轮广场商业时代全面开启。
南沙区政协副主席、商务局局长谢晓晖,中交城投副总经理方嘉煊等领导出席活动,众多入驻商家、进驻企业业主、意向客户和媒体共同见证这一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商业发展经验,结合南沙今年公布的《南沙区商业网点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基于全球性、前瞻性的战略视野,并凸显南沙定位高度下的发展潜力、大湾区几何中心及滨海地缘优势等,南沙制定商业发展的六大内核:“年轻、创新、多元、便捷、感动、未来”。
根据《规划》,到2035年,南沙将构建“双心一轴多点”的国际都市级商业体系,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综合体(中交·国际邮轮广场)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成为区内感受滨海风情、浪漫情调的“夜经济”活动聚集区,将带动发展南沙国际邮轮产业,促进广州高端旅游业发展。
南沙的“夜经济”“夜生活”将如何被南沙国际邮轮带火?
据中交城投副总经理方嘉煊介绍,目前与南沙区商务局联合打造文创、航运产业集聚区,促进“科技、文化”产业集聚邮轮母港航运中心,已有邮轮母港城市商业平台主力店“风海荟”签约进驻,蓝色海湾住宅开创性引进“绿橙”生活超市华南区首店。
随着首批主力商家正式入驻,实现多业态有机联动,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将打造一个颇具特色的“网红邮轮滨海休闲综合体”,成为广州连接港澳、融通湾区、走向世界的新地标。
南沙区政协副主席、商务局局长谢晓晖在活动上致辞时表示,作为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工程项目,中交国际邮轮广场项目代表了广州水上门户的形象,将进一步丰富南沙项目载体布局版图和高端产品线,成为南沙参与全球竞争和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要载体,希望中交邮轮国际广场成为“南沙湾一号”。
南沙也将继续以优惠的政策和务实的举措持续优化商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拿出硬招实招、真金白银强化对商业综合体、品牌商户的支持,推动消费业态多层次、高质量发展,大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标杆商业区域,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滨海特色型国际消费中心城区。
据悉,中交国际邮轮母港综合体总建筑面积76万㎡,目前已建成22.5万吨级和10万吨级两个邮轮泊位,可容纳当前世界最大邮轮停靠,年通关最高可达75万人次。按规划,二期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邮轮母港之一。项目整体外观以“鲸舟”立意,结合区位特色和滨海资源,已成为广州市的新城市地标、水上国际新门户。
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综合体项目作为广东省、广州市重点工程项目,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将打造成为集大型邮轮码头、航站楼、主题酒店、商务中心、高端品牌免税商城及高端住宅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以发展邮轮旅游、高端商贸为两大主导产业,打造成为广州水上国际客运门户、南沙自贸区名片、发展邮轮旅游产业的引擎。
《南沙区商业网点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显示,“十三五”时期,南沙常住人口从2015年72.31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84.9万人,增长17.4%。以南沙过去十年人口及GDP总量的双位数增速来预计,2025年区内人口密度将接近当前黄埔区水平,GDP总量及人均GDP可跻身广州前五水平。
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综合体的启动,将助力南沙培育新商圈、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城市形象面貌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消费创新策源地”和“中国制造展示地”两大发力方向,积极参与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