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区社区矫正工作以精准帮扶促回归为目标,统筹全区资源,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职能作用,凝聚多方社会力量,逐步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基地化教育帮扶模式,共促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多样化,工作质效全面提升。
一是因地制宜定项目。充分发挥地区文化特色,积极打造榄核“正能公益园”、黄阁“麒麟荔枝公益活动基地”、横沥“社区矫正公益活动中心”,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与公益活动,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发挥自身社会价值,增强社区矫正对象劳动观念与价值感。
二是关心关爱稳情绪。充分利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外实践基地与广州市社会心理学会心理教育科普工作站,对接本地“粤心安”工作室,统筹专业心理服务力量,结合社区矫正对象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把关心关爱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落到实处;开展“女性力量心理支持小组”项目,鼓励女性寻找内心力量,帮助社区矫正对象以健康良好的心态融入社会。
三是精准分类建基地。依托本地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公园、虎门炮台遗址、冼星海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矫正教育,充分激发社区矫正对象爱国情怀。联合区、镇(街道)就业指导中心和全区12个社区矫正过渡性安置基地,健全社区矫正对象技能培训与就业推荐衔接机制,实现以就业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提高社会适应性的目标。
四是多方联动共扶持。以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为基地,吸纳有一定专业特长、服务意识强的社区治保力量、村居退休老干部、热心公益的村居民组成“南沙区向阳志愿服务队”,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在公益活动中培育社会责任感。鼓励企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组织与南沙区司法局共建过渡性安置基地,支持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对象入职就业,积极资助社区矫正志愿服务活动,共同打造多渠道、多元化社区矫正帮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