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珠成链,打造一核多站点多功能涉外普法新平台
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广州·南沙)法律服务集聚区效能,打造一站式、国际化高端法律服务核心功能区。成立南沙涉外法律服务中心,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财税专业服务集聚区、域外法查明(广州)、国际海事服务集聚区等五个高端专业服务平台协同推进建设;建成南沙涉外法治宣传中心、深化“1+1+N”粤港澳法律服务机制,推动在全区各青创基地、先行区等涉外法治服务需求较大的园区设立(巡回)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构建门类齐全的涉外法律服务“生态圈”。
二、握指成拳,凝聚各方合力打造涉外法治人才新高地
全国率先建立港澳律师执业孵化站,已成功孵化19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全面落实《关于开展法治人才培养创新试点的工作方案》,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赋能涉外法治专业能力专业人才培育。出台支持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八条措施,吸引5家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落户(数量居全市各区第一)。与香港律师会、中国委托公证人协会有限公司、澳门世界贸易中心仲裁中心等港澳法律服务机构开展业务合作。
三、润物无声,构建涉外法律服务全过程普法新机制
大力推动完善涉外法律服务全过程普法新机制。用好交流平台,在交流中知法。组建由粤港两方21名专家及代表组成的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专项工作组,架起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桥梁。邀请香港法律界代表团访问南沙,举办粤港澳三地法律界交流活动,举办“2023国际商事调解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内地与港澳法律界人士充分交流,达到增进了解、普及内地法律知识的目的。用活高水平普法队伍,在司法实践中用法。推动涉外法治人才积极参与内地法律事务,港澳律师执业孵化站为港澳律师提供从申请执业到办案全流程服务,多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港澳律师在南沙被聘为仲裁员、陪审员、调解员、普法宣讲员、法治副校长等,通过个案办理,有利于港澳律师快速熟悉内地法律和办案程序,达到用法普法的目的。用优涉外法律服务,在服务中学法。全国首个律协涉外法律服务分会落地南沙,由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何君尧担任广州市律协涉外法律服务分会会长,打造为联通国内外涉外法律服务的重要平台。推动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在南沙设立办公室,助力南沙打造国际商事纠纷解决高地。推动区内各法律服务机构在向境内外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中,向当事人精准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