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龙穴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以“龙穴街道历史文化探究”为主题,组织了一场座谈会。本次活动邀请了由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刘志伟教授、杨培娜教授,龙穴街道历史文化丛书编撰负责人金雨雁副研究员等专家学者组成的调研小组,深入龙穴社区,实地走访了龙穴古码头、龙穴三圣宫等承载了深厚历史的文化地标,并与6名第一批定居龙穴岛的居民及后代进行座谈交流,共同探寻龙穴岛历史和近百年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特殊和有代表性的事件。
座谈会
走访探寻
座谈会上,龙穴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龙穴岛坐落于伶仃洋的浩瀚碧波之中,被誉为珠江口亮丽璀璨的一颗海上明珠的。广州地质“龙脉”北起从化南昆山主峰天堂顶,沿着“广州之脊”南来,穿过银龙鼎,翻越帽峰山,俯身白云山,盘踞越秀山,历经莲花山、黄山鲁,蜿蜒180公里,龙头伸进伶仃洋,昂首于万顷碧波环绕的龙穴岛。龙穴岛还是传说中南海龙王的住所,蕴含着深厚而神秘的龙文化。非常欢迎专家学者来访龙穴,深入挖掘和梳理龙穴岛的历史文脉,为龙穴岛的历史文化开发作出贡献。
随后,各位专家围绕关心的问题和龙穴社区的居民代表进行深入访谈交流。
本次参会的龙穴老人代表均为长期在龙穴岛生活和工作的居民。其中,原珠江农场派驻龙穴岛的支部书记陈庆南曾是最早的“岛主”,他介绍了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龙穴岛的行政区划变更和乡村风貌变化。珠江农场退休职工、早期上岛并居住时间较长的尹姓家族成员尹成就、尹瑞祥,则讲述了他们几代人在龙穴岛安居乐业的故事,尹成就老人还绘声绘色地讲解他从小就听说的三圣公传说和张保仔藏宝洞的故事。东莞航道局(水上航标)、社区唯一党龄超50年老党员、退伍老兵李照雄,珠江农场退休职工、铁姑娘班成员潘焕娣等居民代表也分享了他们的龙穴记忆,为我们生动地还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龙穴岛的真实生活面貌。
此外,龙穴社区居委会展示了一幅20世纪60年代由知青手绘的龙穴岛风情图,把60年代的龙穴岛全貌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为我们探究龙穴地形面貌变化提供了重要的佐证,得到专家的高度赞许。
通过本次座谈会,进一步厘清了龙穴岛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为龙穴街道历史文化发展丛书的编写增加了群众的记忆和和生动的历史材料,更真实地还原了第一代岛民的真实生活场景。
下一步,龙穴街道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厘清历史文脉,完成龙穴历史文脉书籍的编写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龙穴历史文脉探究研讨会,进一步夯实前期的工作成果,打造龙穴“龙文化”“海市蜃楼”“张保仔”“三圣公诞”等特色文化IP,助力“百千万工程”,助推南沙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