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南沙开发区港澳合作事务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15MB2D08614G/2022-00049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南沙开发区港澳合作事务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2-12-06
名称: 心系一线,关怀备至——开发区港澳办(区委外办)支援抗疫纪实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12-06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心系一线,关怀备至——开发区港澳办(区委外办)支援抗疫纪实

发布日期:2022-12-06  浏览次数:-

       我市本轮疫情暴发以来,开发区港澳办(区委外办)始终心系一线,积极支援海珠区、南沙区内防疫重点区域;坚持传递关怀,主动协调、牵头做好区外事港澳台组疫情防控工作。截至11月30日,港澳办共派出5批13人赴海珠区龙潭、康鹭片区支援;7批4人赴南沙区6个镇街支援。支援期间涌现出不少先进典型,同时境外人士对防疫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令人欣慰。下面,让我们看看港澳办支援抗疫的动人故事。

心系海珠区,逆行出征

       11月29日晚,海珠龙潭下起了小雨,疫情形势似乎也如天气这般迷蒙。可是,看,被路灯和居民家的窗户透出的微光照亮的白色身影是谁?通过防护服上的字迹,我们能辨认出他们来自南沙开发区港澳办(区委外办)。只见谢平平在卡口巡逻,劝导还在街上逗留的居民赶紧回家,不要聚集;欧阳浩指引在高层隔离的住户把吊篮放下来,用酒精给吊篮消毒后把生活物资放进去;陈紫若致电需要转运的居民,通知他们收拾好行李下楼到集中乘车点;吴梓咏在黢黑的小巷里踩着小三轮运送居民的外卖和快递,小心翼翼地穿过转角。每天,他们14:30整装出发,在岗位上坚守近8个小时,交班回到住处时已是凌晨2:30。他们平均每天劝返群众约70人,协助配送外卖、药品等约90份,协助网格拨打和接听电话约120通,协助转运密接和阳性约150人。


图片1.png

       11月24日下午,谢平平一行4人出征海珠区龙潭片区第五网格,其中,谢平平还兼任第五网格中班队长,管理一支约38人的支援队伍,负责上下联络统筹;欧阳浩10月27日至29日支援过海珠康鹭,刚结束在南沙东涌为期5天的支援便又赴海珠;陈紫若此前在龙潭支援时皮肤真菌感染和结膜炎尚未痊愈,咬着牙坚持了整整十天,此次是第二次深入“龙潭”;吴梓咏年龄最小,刚完成了南沙东涌支援任务又马上受领了赴龙潭支援任务。逆行出征需要的绝不只是勇气,更需要的是信心,正如他们所说:“目前形势是乐观可控的,居民基本都能配合工作,虽然封控时间长了,居民和工作人员都有些疲态,但这都是能理解的。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住,一定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图片5.png


心系南沙区,闻令而动

      “同舟共济战疫情,共克时艰勇担当。”这是龙穴街为感谢港澳办支援龙穴抗疫而专门送来的锦旗。作为区内抗疫支援的代表之一,林佳维回想起当时的场景——夜幕降临,公务车载着他行驶在凫洲大桥上,一路上几乎见不到其他车辆。当天港澳办原本在区委党校协助流调,因疫情形势变化,上级改派他支援龙穴,他迅速前往龙穴街综治中心。在将自己的手机号码与12320(公共卫生热线)绑定后,他立即投入流调工作。他不停在普通话和粤语之间切换,向因多次接到流调电话而不耐烦的居民耐心解释,又重新拨打之前没打通的电话。凌晨1点结束任务时,口干舌燥的他一共拨打了近150通流调电话。

   图片7.png


        陈晓阳和陈伟乐接替林佳维支援南沙街塘坑村时,坚持每天两点一线,早上8点准时到岗,为临时管控区第三网格的1100户居民配送生活物资以及外卖、快递。他们一一对照外卖和快递单上的信息,并拍照发到居民群上,哪怕自己误了饭点,也要把每一份外卖和快递准确无误地送到居民手上。有时个别居民在群上“催单”,他们就劝居民不要焦急。他们在塘坑村支援了6天,陈晓阳后来又响应号召前往海珠龙潭支援。

 图片8.png


       林佳维表示,他所了解的事迹仅仅只是一小部分,但港澳办支援南沙和海珠的同志却占了全办二十余人的七成之多。他们之中,有吃着止疼药带病支援海珠康鹭、负责搬运物资直至凌晨的周莹;有刚休完陪产假就带领其他3名同志支援海珠龙潭的谢宏忠;有第一批出征海珠康鹭的勇士之一林伟乐;有多次请缨、重上“战场”的“老兵”徐章俊;有全办最年轻、看起来小身板却在龙潭独自支援的黎婉菲;还有利用支援休息时间抓紧完成业务工作的罗嘉琳、张雨丹等同志……他们不讲条件、不计代价,有求必应、闻令而动,不论自身有什么困难,都坚决服从防疫大局,在支援一线尽心尽力。


       关怀境外人士及支援同志

       自11月2日南沙区内由于疫情而调整临时管控区以来,累计有19名港籍、7名台胞和8名外籍人士位于管控区内。作为区外事港澳台组牵头单位,开发区港澳办(区委外办)安排专人每天致电,对其生活状况表示关怀,并及时回应其诉求。比如有一位港籍居民所在的宿舍没有配备灶具,一日三餐只能点外卖,但小区规定每人每天只能下楼取餐1次。我办了解情况后,及时联系物业登记并由小区志愿者为其送餐,后期在符合防疫要求的情况下调整为每天下楼取餐3次。疫情期间,开发区港澳办(区委外办)24小时中英双语电话热线服务始终保持通畅,境外人士的咨询和求助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大力推广广州多语种公共服务平台960169热线,坚决执行“一视同仁无差别对待”政策。南沙区未发生境外人士投诉事件,为全市涉外疫情防控大局稳定作出了积极努力。

       同时,港澳办也时刻关注着支援抗疫一线的同志们。办领导班子成员11月23日下午为次日出发支援海珠的谢平平等同志壮行,叮嘱他们做好个人防护,照顾好自己和队友;当了解到第3批支援海珠任务结束后转运至南沙集中隔离的同志对饮食和电扇有需求时,办主要领导还自费购买慰问物资并自驾送到隔离点;办内以《致港澳办勇士们的一封信》向全办支援同志致敬,还安排专人多次向支援同志及其家人表示慰问。

图片10.png

       支援一线诠释了守望相助的精神,关心关怀让受疫情影响的人们感到温暖。参加过支援的同志都深知防疫的辛苦:要接打上百个流调电话,要走上万步路配送沉甸甸的物资,要气喘吁吁爬上每一层楼挨家挨户排查信息……但是,只要能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只要能遏制疫情发展的势头,一切辛苦、一切负重前行就都是值得的。正如《致港澳办勇士们的一封信》所写:“你们一声令下投入抗疫,有苦不喊苦、有累不叫累,乐观积极面对,勇往直前坚守,这种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精神,就是抗疫的胜利之光!”开发区港澳办(区委外办)将继续支援抗疫一线并做好关怀工作,为最终取得抗疫的胜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