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南沙开发区港澳合作事务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15MB2D08614G/2025-00045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南沙开发区港澳合作事务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25-04-07
名称: AI+教育,境内外近百位校长在南沙先探路!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4-07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AI+教育,境内外近百位校长在南沙先探路!

发布日期:2025-04-07  浏览次数:-

  3月25日至28日,首届“AI未来校长课程”在南沙区创享湾开启。该课程由北京海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AITIME、蝴蝶发展教育基金联合发起。来自香港、澳门、广州南沙、深圳、北京等近百位小学、初中、高中及职业院校校长教育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寻AI赋能教育的新路径。

  作为“AI未来校长课程”的重要支持方,南沙开发区港澳办深度结合大湾区特色,充分发挥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作用,积极推动港澳相关教育机构和青创团队,南沙区教育局及教育研究院等参与,为教育与前沿科技、企业、产业的融合带来国际化视角。

  当下,国家正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致力于实现从专用资源向大资源转变,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强调AI等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借助AI技术改进实验教学。

  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是大湾区发展的关键枢纽,一直以来,积极投身国际教育创新区建设,大力促进教育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本次课程的开展可以视为推动教育创新、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契机,同时,为南沙教育事业注入全新活力,更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树立新标杆。

  图片1.png

  首届“AI未来校长课程”

  以“校长引领,共创人工智能教育未来”为主题,深度聚焦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创新及人才培养。课程邀请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为大家带来AI教育前沿成果与实践经验的精彩分享,拓宽教育创新思路。校长们通过参与72小时沉浸式实战演练,亲自设计并实施学校AI校园“第一步”计划。

  此次近百位校长实地走访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南沙新区规划展览馆、广东医谷、广东蘑菇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等地,切实感受到AI在教育场景中的实际应用,加深了对AI教育的理解与认知。课程特别设计让不同学段校长跨学段跨学科交流,共同探讨教育融合创新与落地执行;经过专家指导评选优秀的学校将获得奖学金、专家及企业持续支持,助力学校创新实践。在活动开幕致辞中,南沙新区香港服务中心联络官张江亭强调了AI于教育领域的关键作用,指出校长在AI时代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着重阐述了南沙与粤港澳教育链接对于推动区域教育发展、培育适应时代需求人才的重大意义。南沙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结合国家对AI助力教育革新的方向及南沙的教育特点,为南沙及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的高质量融合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

  活动现场,项目发起单位北京海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凯进行了以“AI重构社会的时代,孩子们应该学什么”为题的研讨。在当下AI技术迅猛发展、深刻变革社会各个层面的大背景下,这一话题显得尤为关键且具有前瞻性。曹凯凭借其在智能科技领域丰富的经验与深刻的洞察,引导着与会者围绕该主题深入探讨,力求为孩子们在这个全新时代的教育方向与知识储备探寻最优解。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校长顾艳则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小学的落地应用经验。据介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小学积极探索“AI+教育”融合实践,取得显著成效。面对AI技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该校构建了“相遇—蜜恋—审视”三阶实践体系:通过引入AI备课系统、虚拟助教及智能评测工具,重塑备课、教学与评价场景,实现分层教学与个性化学习;依托12项人工智能课题研究,形成“智慧课堂+PBL项目+虚拟实验”的特色教学模式,例如利用AI绘画工具开展图腾创作、通过虚拟人技术模拟敦煌藻井艺术探究;建立包含S-T模型、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等量化指标的评价体系,动态监测课堂互动质量,平衡知识掌握与创新素养培养,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实践样本。

  图片2.png

  此次活动也为来自港澳地区的青创团队提供了展示机会和路演平台。来自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等的港澳青创团队带着先进的技术、创新的产品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来到现场,主要涵盖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多个前沿领域。小南了解到,本次活动于3月28日举办了“AI未来校长课程”项目路演。经过现场评选嘉宾及专家的严格评审,四所杰出的学校脱颖而出,荣获蝴蝶发展教育基金与“AI未来校长课程”指导委员会颁发的特别奖励。

  蝴蝶发展教育基金及“AI未来校长课程”的发起人姜波指出,“AI未来校长课程”是一项为期三年的计划。随着该课程在2025年于全国十个城市、千所学校中的稳步推进,校长们将把全新的教育理念带回各自的学校,使之生根发芽。这将推动教育从传统模式向注重跨学科创新思维、科技素养和全球视野培养的方向转变。学校将更紧密地围绕产业需求,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形成教育与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姜波表示,之所以将“AI未来校长课程”首站选在南沙,不仅基于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还基于南沙人工智能企业的快速发展。希望通过开展“AI未来校长课程”,为南沙培养更多视野开阔的校长,造就更多未来青年领袖。此次活动是首次将不同阶段的校长融合在同一课题中。姜波表示,希望未来能将课题集结成册出版,并推送到联合国青年项目发布,向世界讲述中国青年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探索和努力,为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来源:广州南沙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