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第三届广州市南沙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表彰决定 >> 单位优秀提案
多措并举,促进南沙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发布日期:2020-08-04 03:58:00    来源:   【字体:  

提案者:区工商业联合会民建南沙区基层委员会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接连视察辽宁、广东,强调“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明确提出“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要求,释放出毫不动摇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近来,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合力搬掉阻碍民企发展的“三座大山”,为民营经济实现更大发展创造新的空间。
  一、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一)从全国层面看,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概括起来说,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我国民营企业由201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28家。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从省、市层面看,民营经济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018年广东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5.26万亿元,增长7.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4.1%,民营经济增加值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平稳健康发展的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18年广州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6.7%,高于全市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民营经济制造业投资增长12.3%。在智能机器人、生物制药、大数据新兴行业,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全市1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超九成都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已成为广州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三)南沙民营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南沙区民营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先后引进了真功夫、恒大和等一批优质民营企业。特别是南沙自贸区挂牌以来,注册的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2018年,全区共有“四上”民营企业600家(剔除注册类型为国有或集体企业及控股类型为国有控股和集体控股的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等),占全区“四上企业”数量(1144家)的52.45%,实现产值营业收入1525.51亿元。但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全区2018年民营“四上”工业企业共233家,实现产值243.8亿元,同比下降13.8%,南沙区民营企业正面临市场竞争激烈、融资难、转型升级难等问题。
  南沙区民营企业呈现出“实力强的大型民营企业数量比较少,中小微民营企业数量多,但大部分技术含量低”的特点。传统产业方面,汇聚一批大型民营企业,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在南沙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中小型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受资金、人才方面影响,产品成本高、档次中低档,主要面向国内市场,难以跻身国际市场。
  近年来,南沙民营企业逐步向现代农业、汽车零部件、海洋工程、医疗设备、精细化工等现代产业领域进军,成为南沙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南沙民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等多种形式,从品牌、品质和技术多方面寻求提升,培育和提升企业竞争力。海缝汽车零部件、芬尼克兹、敏嘉制造等企业通过加大研发力度、积极实施技改和创新、创立自有品牌、树立名牌形象等措施实施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开拓市场渠道,获得了较好成效。
  IAB、NEM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虽聚集亚信数据、云从科技、小马智行、蔚来汽车、腾讯云计算、微软广州云等70多个业内顶尖企业投资项目,但产生效益还要一段时间。目前,南沙区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集中在制造、服务、餐饮、房地产开发、建筑、物流运输等传统产业领域,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少,与周边发达地区存在差距。二、南沙民营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一)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比例太低,缺乏龙头骨干企业。目前在南沙区内497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当中,民营企业有233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接近1/2,但这些民营企业的产值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之中占比仅约10%(全区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总产值2421亿元)。其中民营企业营收5亿元以上只有6家,1—5亿元56家。总体规模都不大,缺乏龙头骨干企业。
  (二)传统制造业占比高,而且这些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人才和资金,想转型升级,困难重重。有企业主说“不转型是等死,转型是找死”,可见转型之难,光凭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转型。
  (三)制造业企业用地门槛高,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产业用地。目前南沙产业用地每亩要求的产值是3000万元,10亩用地就要有3亿元的产出,很少有中小企业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成熟的产业园区很少,企业项目进来很难找到合适用地。企业用地的程序流程不清晰,企业对用地政策不了解,无法更好地规划企业自身发展。如某外贸公司反映难以读懂弄通相关用地政策,想按规范报建程序增加用地容积率,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
  (四)本土中小企业难享受产业扶持政策。产业政策体系中的制造业优惠政策主要为了吸引世界500强、中央大型企业等实力雄厚的企业进驻南沙,新兴产业需达到5000万元以上营业收入且纳税不低于1000万元,而其他先进制造业营业收入需达到5亿元且税收不低于7000万元,区内制造业民营企业达到申报条件的不多,无法享受优惠政策。
  (五)民营企业负重前行。在用工方面,普遍面临招聘难、用工成本高问题,而子女入学难问题成为企业员工流失的重要原因。大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无法享受高端人才政策优惠,中小型民营企业难以留住员工。在运营方面,环保、安全方面政策变化太快,检查过多,导致企业难以适应,常常反复投入,极大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
  (六)南沙出口型民营企业占比较高,贸易摩擦对外贸型企业影响较大。美国对中国产品出口增加关税以来,我区民企对美出口的产值明显减少,包括一些间接出口的企业产值也下降。今年关税是否还要增加,存在不确定因素,出口美国的订单也在减少,一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面临较大压力。

  三、大力推动区内民营企业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解决南沙民营经济发展难点和痛点的系统性政策体系,培育和发展一批骨干企业,扶持100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产值和效益五年翻一番
  建议给这个政策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南沙民营经济五年翻番行动计划”,针对该计划制定配套政策。
  近几年区委、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形成了南沙区“1+1+10”产业政策体系。该政策对进一步扩大开放,引进高端产业进入南沙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南沙民营经济五年翻番行动计划”配套政策,可以在现有“1+1+10”政策的基础上补充和组合,构建扶持“南沙民营经济五年翻番行动计划”政策体系。
  (二)多管齐下增加民营企业用地,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用地空间
  用地门槛一方面要考虑经济指标,也要考虑解决就业、技术创新、发展前景等指标,把民营企业有优势的指标纳入考察范围。按照企业类别总体调控指标,保证一部分用地指标给民营企业,并对已经在本地长期发展,对本地就业有较大贡献的企业优先供地,保障这些企业就地发展壮大。集中镇街的土地资源,特别是各镇街工业园区、产业基地的土地资源,规定土地用途、投资密度、产出标准,以竞标形式,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给企业提供适当的发展用地。创新土地、房产产权确权模式,简化审批流程;探索研究临时房产证办理和质押方法,支持企业逐步理顺已用土地及房产证照,进一步明晰产权、盘活沉淀资产。加快推进企业旧厂房、旧物业改造,提高厂房、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建立厂房租赁、改造提升、土地开发信息发布平台,及时为企业提供物业改造投资信息。针对初创企业用地问题,由政府建设一些产业园和标准厂房,用较低的价格出租给小微企业。对承租民营企业厂房的初创型小微企业,给予一定时间的租金补贴。建立闲置土地及厂房的信息库,为那些想进入南沙投资的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三)延长优势产业的产业链
  目前,南沙区的主要产业包括汽车制造、修造船、航运物流等,如何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对增强我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非常重要。政府相关部门要搭建平台,如通过产业导向宣讲、行业论坛、政策扶持等,引导民营企业进入这些产业零部件生产、贸易、物流、售后服务等,为民营企业创造商机,带动一批民营企业更好发展。
  (四)为民企“走出去”创造条件
  利用中国贸促会南沙分会等资源为民企“走出去”搭建信息平台,为民企提供境内境外的政策、法律、税收等专业化信息。推出参展经费补贴政策,由财政拨款支持民营企业参加市内外大型交易会、产品展会等,支持民营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加大民营企业新兴市场开拓的保障力度,设立专项工作经费,组织民营企业“走出去”,开拓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和国际营销渠道。
  (五)为民营企业家搭建学习平台
  民营经济体系中民营企业家就是企业的灵魂,民营企业家已成为社会财富创造的中坚力量,是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加强民营企业家的培训工作对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参照浙江等地做法,设立民营企业家专项教育培训资金,在政府财政预算中将民营企业家培训教育经费专项列支,根据民营企业家培训教育规划,政府每年划拨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民营企业家队伍的培训教育工作。同时,企业家也可在企业发展资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作为培训资金的补充,通过举办高标准的民营企业家培训班,帮助民营企业家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知识,交流办企经验,开拓经营思路。
  (六)加强产学研合作带动民营企业发展,打造品牌民企
  区内民营企业大部分以制造业为主,企业产品研发复杂,所用经费巨大,对企业造成一定负担。建议搭建民营企业产学研合作平台,利用南沙科研机构和周边高校等资源,帮助民营企业解决产品研发或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或引入高校科研人员直接到企业开展研发服务,减轻企业研发成本和压力,提高民营产品研发效率,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注重加强民营企业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加大对已获得省、市级“名牌产品”和有发展前景的“名、优、特、新”产品的扶持、培育力度。
  (七)加强与港澳企业合作参与城市建设
  在南沙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加大对南沙城市化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方向的宣传力度,吸纳更多的民营企业投资南沙,鼓励民企在工业设计、航运、旅游、总部经济、先进制造业等方面,强化粤港澳联合科技创新,与港澳中小企业携手展开深度、全面合作,让南沙与港澳中小企业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出力。
  (八)引导民营企业抱团发展,拓展民企发展空间
  发挥商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引导广大民营企业进一步树立发展信心,抱团发展。如用地方面,由商协会组织挑选2—3家企业作为提升土地容积率的试点,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与规划国土部门协调,提高容积率,增加建设面积,并将成功案例复制到更多企业之中。民营经济是南沙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待未来南沙为民营经济实现更大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