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第三届广州市南沙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提案征集
将南沙建设成为大湾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0-08-04 05:39:00    来源:   【字体:  

将南沙建设成为大湾区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示范区的建议

民建南沙区基层委员会

 

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构建综合服务枢纽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的核心领域,是发挥南沙新区创新合作先行作用的建设重点。《广州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5)》明确指出发挥南沙新区优势,加强粤港澳合作推进高端服务业枢纽平台建设;为促进现代服务业及高端要素在南沙集聚发展,推动粤港澳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制定了《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扶持办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发展短板,促进商务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健康服务、家庭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以航运物流、旅游服务、文化创意、人力资源服务、会议展览及其他专业服务等为重点,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支持广州南沙与港澳合作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和国际交流平台,建设我国南方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目前,南沙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成效初显。依托良好的临港优势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运枢纽潜力逐渐发挥;逐步构建南沙新区产业新框架,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各类创新性金融机构集聚发展,现代金融服务创新成果涌现。南沙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粤港澳三地进一步联通,广州与港澳全面务实合作持续深化发展,广州逐步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功能。全面合作的深化发展,引擎功能的持续发挥,迫切需要推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相关要素在粤港澳区域空间实现高效集聚,优先推动广州综合服务核心枢纽的形成。

一、南沙自贸区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产业链集聚势能尚待发掘

南沙新区先进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20191~5月南沙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9457932万元,同比增长3.6%。总产值中装备制造业为5292981万元,同比增长11.2%;汽车制造业4076153万元,同比增长14.1%;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470753万元。先进制造业蓬勃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从2018年数据看,全区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3.48:58.86:37.66,第二、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还存在不协调的现象。

(二)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能级实力需要孕育提升

截止2018年,南沙区已累计引入142个世界五百强企业投资项目,包括海尔智能制造中心、国际分拨中心等,在先进制造、航运物流、科技金融、技术创新等领域形成产业集聚态势。然而相对先进制造业和航运物流、特色金融、科技创新等高能级企业集聚态势显著,其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知名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跨国公司总部等机构集聚态势相对较弱,有待提升。

(三)其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须加快集聚步伐

根据《2018年广州南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2018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排行榜中,位列前20的服务业企业中,主要集中在物流航运、金融、技术创新三类生产性服务行业。其中物流航运企业8家、金融投资类型企业7家、技术创新类型企业2家、其他(综合服务、设备工程、港务服务)类型企业共3家。可见,目前南沙片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基本集中于物流航运、金融、技术创新行业,其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较少。

(四)迫切需要制定与国际水平对标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

生产性服务业行业标准化,是促进行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生产性服务业标准的制定,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更为重要的是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升级,有利于带动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现有生产性服务业行业标准主要集中在物流运输、金融、信息技术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但伴随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涌现,以及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对于标准化的需求将会逐渐多样化。显而易见,现阶段在工业设计、商贸、广告会展、专业服务等新兴领域的标准数量较为欠缺,部分领域的标准基本空白,标准化建设滞后于产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建设南沙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具体建议

(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集聚融合

一是精准对接各先进制造业发展需求,制定行业融合发展规划。南沙新区集聚的先进制造业行业应进一步明确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产业发展部门间需要加强协调,精准对接各行业提出的“异质性”生产性服务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动相关生产要素、生产性服务企业集聚。二是数字技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先进制造流程,实现产业链协调发展。对“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服务外包”相关技术创新、技术应用、技术引进给予金融、财税方面的支持,引导银行和金融机构加大对相关领域的倾斜力度。三是加快5G技术、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在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普及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强有力的“黏合剂”,推动两业实现深度融合。拓宽信息技术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应用场景,为产业融合发展带来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包括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供应链管理等。鼓励制造业企业通过“产品+服务”“制造+服务”和跨界融合三种渠道,推动产业融合。

(二)提升集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能级实力

一是打造南沙新区生产性服务业优质企业,孵化世界级品牌。甄选一批南沙片区生产性服务业“瞪羚”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通过金融、财税、保险配套政策支持,进行重点培育孵化,积累探索示范经验,塑造一批成功的企业典范,积累可推广的经验。适时、适度引进生产性服务业亟需的前沿现代服务技术、相关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积极融入“全球服务创新链”,推动新兴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帮助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走出去”,尤其鼓励其与先进制造业企业携手“走出去”,以两业深度融合的价值链条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二是通过更加优化的营商环境引入国际生产性服务业跨国公司入驻南沙新区,设立区域总部、服务贸易运营总部,以及涉及研发、采购、国际结算和航运物流等关键生产性服务环节的共享中心,集聚顶级企业优势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三)深化与港澳、国际生产性服务业合作

一是重点围绕七个功能片区中的南沙枢纽区块,建设粤港澳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快推动粤港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地建设。集聚优势资源,务实推进资讯科技、金融后台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专业服务领域合作,探索南沙新区和港澳经济融合发展新机制、企业管理创新经验。二是发挥港澳生产性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深化落实南沙新区服务业开放措施,加强南沙新区与港澳的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建设与港澳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加强信息技术、高端商贸、金融投资合作,共同建设南沙新区与港澳的生产性服务业区域品牌。三是加强南沙与港澳科技创新平台的对接与合作。构建开放融合、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体系,形成南沙新区与港澳的区域创新布局。深化南沙新区与港澳在文化创意、工业设计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合作。

(四)加快推进其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步伐

将南沙新区建设成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需要大力推动各类型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高端要素在南沙新区集聚发展。一方面要继续深化现有优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包括航运物流、金融投资、科技创新三种产业的集聚优势。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其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高端生产要素、行业资源在南沙新区集聚的步伐,重点围绕总部经济、信息技术、工业设计进行推进。总部经济:设立全球总部、区域总部、智能总部,以及涵盖研发设计、国际结算、物流航运、金融投资等核心生产性服务环节的“共享中心”,鼓励总部企业提升能力,打造国际化总部经济基地。信息技术:一是推动信息技术产业高端生产要素数字化集聚。建设好集聚高端生产要素的大平台,使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相关产业要素等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手段得到充分共享,使集聚于该区域的企业因此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大大提高信息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二是做好国际优质信息技术企业和创新技术“引进来”工作。加强与广州现代服务业“走出去”集中的国家(地区)、前瞻性信息技术集中的国家(地区)的合作。通过设立国际产业合作园区、技术研发中心、现代服务中心多元化载体,布局国际现代服务集聚发展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整合全球信息技术创新资源,引入符合南沙新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前瞻性和关键性技术。工业设计:建立载体平台推动南沙新区与港澳优质工业设计企业空间集聚,培育孵化若干大湾区工业设计产业园区。通过产业园区的共商、共建、共谋,寻求工业设计企业与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最佳契合点。加快工业设计成果与先进制造业工业企业对接转化,完善工业设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从而推动先进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真正实现工业设计在现代制造业产业链中的价值。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打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动能。加强工业设计、信息技术、检验检测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推进生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

(五)加快制定与国际标准对接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

一是南沙自贸区要充分发挥政策先行先试优势,以国际最高标准的服务业规则和服务业标准为依据,制定适合南沙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行业标准,探索生产性服务业管理新举措,积累经验并将成功经验向我国其他地区推广。二是加强南沙片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标准化建设,探索标准建设新的管理体系。对于明显落后于国际发展水平的行业标准,要及时淘汰,重新制定;对于有现行国际标准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应及时积极引进、组织企业学习国际标准;对于目前暂无国际标准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领军企业应主动跟踪国际发展趋势,以行业协会为主制定相应标准。尤其是南沙片区目前有优势的航运物流、金融投资、科技创新三大行业,应该争取抢先制定标准。对于尚无法进行标准化生产的服务行业,则应明确行业规范、推行服务公约,提高行业服务质量。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