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第三届广州市南沙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提案征集
加快发展我区文化产业,助推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
发布日期:2020-08-04 05:27:00    来源:   【字体:  

加快发展我区文化产业
助推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

区政协文化文史学习和联络委员会

区政协榄核镇地方组

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打造国家“软实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主打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9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共建人文湾区,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作出了明确部署。南沙区正逐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区域中心,肩负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助推人文湾区建设的重任。

一、现状与问题

广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进入21世纪,随着广州经济和广州港的快速发展,广州已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南沙自贸区作为广州城市副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门户枢纽,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地理位置和政策优势,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

南沙区经济政治、社会民生事业发展迅速,“三区一中心”建设迈上了新台阶,但文化和文化产业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与大湾区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文化发展是一个地区发展的DNA,可以绵延传承,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南沙区文化文史资源禀赋,有广府文化、沙田文化、妈祖文化、水乡文化及地方特色浓郁的麒麟文化和星海文化等文化积淀,加上“一带一路”倡议大背景、自贸区政策创新条件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等,为我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文化产业化、园区化发展是当今文化发展的主流,文化产业园区是文化企业的集聚区,更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措施。由于建区时间较短,南沙区的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区内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数量较少,文化产业体系仍不完善,缺少文化产业扶持平台,文化产业集聚区仍在建设筹划中,缺少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经营规模较大且发展潜力足的创意型文化企业等问题。

二、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南沙区委、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在现有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上,突出“星海文化”,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化发展,使文化发展与经济快速发展相适应,助推粤港澳人文湾区建设。

(一)开展南沙优秀传统文化文史现状大调研并重新编制文化发展总体规划。建议采取区委统一领导、区政府协调指导、服务外包为主的模式,聘请专家团队,开展一次南沙文化文史现状专题大调研,深入了解掌握南沙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现状,深入研究挖掘南沙历史文化的内核精华,准确把握南沙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规律,确立南沙文化的特色定位和发展目标任务,综合编制或重新修编南沙文化发展总体规划三年(2020~2023年)或五年(2020~2025)行动计划。

(二)加快建设南沙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促进文博、文创、文旅“三文”融合发展建议借鉴海南省海口市复兴城文化产业园等先进做法,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引进外来优秀文化,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本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可采取包装提升或重新规划等形式建设一批人文历史、书画艺术、岭南水乡、非遗项目、工业文明、南沙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同时要按国家级标准建设,使旅游为经济和文化增值。建议把南沙天后宫的妈祖文化和黄山鲁森林公园以及拟建资福寺的宗教文化整合包装建成宗教和民俗文化产业园区;把湿地公园、十九涌渔人码头及周边打造成为湿地文化旅游景区,增设“世界湿地文化与自然环境最佳生态景区展览馆”;加大对羊晚集团的支持力度,升级打造有代表性、有示范性且南沙特有的星海文化产业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香云纱”的保护与开发,升级改造榄核香云纱文化创意园,建立香云纱文化推广传播基地;以广汽丰田汽车整车和发动机生产工厂为核心,在汽车城范围内增加建设汽车文化展览馆,构建汽车文化产业园等。

三)树立“星海文化”为全区重点特色文化形象。一是全力打造全区全覆盖“星海文化”形象。冼星海故里榄核镇历史上归番禺区管辖期间,是“覆盖全区并举全区之力打造星海文化”的,在市桥街道先后建成了星海公园、星海中学、星海青少年宫、冼星海纪念馆等。2012年榄核镇划归南沙区管辖后,我区主要是在榄核镇范围内,在原建的冼星海故里纪念馆基础上,新建冼星海铜像(星海园广场),命名了一条“星海大道”,以及还在建设中的羊晚星海艺术基地、星海艺术产业园。澳门冼星海纪念馆也将向公众开放,打造具文化旅游魅力的星海文博区。我们认为,星海文化既是革命文化、爱国文化,又是音乐艺术,既植根于本土,又有国际化影响。番禺、南沙、澳门都在挖掘“星海文化”资源、打造“星海文化”品牌,三地所重视的星海文化同祖、同根、同源,可在发挥各自优势基础上,加强合作,做到共有、共建、共享,合力推进“星海文化”建设上新台阶。建议我区同样以“覆盖全区并举全区之力打造星海文化”的态势,把“星海文化”挖掘打造成我区的重点特色文化,将星海文化形象、文化标志拓展至全区。二是全力打造“星海音乐之都”充分借鉴玉溪市打造聂耳文化的成功经验,将南沙区打造成为“星海音乐之都”,建议:1.“蕉门河公园”改名为“星海蕉门河公园”,将公园打造成为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蕉门河城市客厅;2.在蕉门河边竖立大型冼星海铜像并设计制作大型《黄河大合唱群雕》;3.将榄核中学更名为“冼星海纪念中学”4.引进星海音乐学院建立分院或附属学校,建议可规划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附近,以便形成高校集聚效应,或结合星海文化产业园建设,规划在榄核镇内以助推星海音乐小镇建设;5.命名一批星海文化品牌,如“大湾区星海大合唱节”等,开展国内外、境内外和本区全民性大合唱活动,大力弘扬冼星海爱国爱民精神;6.树立榄核革命老区品牌,以榄核三圣宫旧址为中心建成“榄核革命老区纪念馆”,并把星海音乐、星海文化、家文化、咸水歌文化、香云纱文化等融合在一起,把该馆建成一个以革命史为统领的内容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沙田水乡文化旅游胜地。

(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南沙)会展中心”。参照海南省琼海市会展业的先进做法,充分利用南沙特有的政策优势和地理优势,对标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围绕产业特色、政务服务、社会服务,文化娱乐、培训展览等功能定位,完善业态布局,融入南沙文化元素,打造一个世界级的“粤港澳大湾区(南沙)会展中心”,成为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同时,设立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优化办展办会环境,精简报批流程,减免相关收费,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大力吸引市场资源培育会展产业,重点引进专业展览和大型会议,培育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会展领军企业,开创全区会展文化经济新格局。

    (五)借助“产业+金融”模式,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建议由广州南沙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南沙金控”)作主导方,引入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广州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文投”),双方共同出资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湾区基金”),注册地在南沙区,基金规模建议为100亿元以上。同时,我区要加大对文化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借助大湾区基金落地南沙的有利条件,通过“产业+金融”模式,引导更多优质文化企业和文创项目入驻我区,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我区对金融服务业以及传媒、影视、游戏、音乐、艺术表演等文化产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我区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聚集效应,并保证我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战略地位,更好地落实我区文化发展的战略布局。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