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政协第三届广州市南沙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 大会发言
关于加快推进南沙智慧交通建设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0-08-04 11:44:00    来源:   【字体:  

关于加快推进南沙智慧交通建设发展的建议

九三学社南沙委员会

区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

区政协经济和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

 

南沙是交通部批准的“智慧交通管理车联网示范区”、住建部批准的“城市社区智慧交通信息示范区”,也是广州市“四个出新出彩”里的“智慧交通管理示范区”。大力推动智慧交通建设,不但是南沙区对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国家、省、市赋予的使命。对此,南沙责无旁贷,必须全力以赴。

一、南沙区智慧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

智慧交通是指依托城市智慧交通大数据平台,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采集车流、人流、物流等信息,精准分析、深度挖掘城市人流、物流的发展态势,优化车辆、道路、停车位等各种交通资源配置,实现物流、人流快捷、安全、高效、智慧出行。

实践证明,在道路宽度、设施没有增加的情况下,通过智慧交通的构建,可以使道路通行能力提升20%以上,大大缓解交通压力。

(一)南沙区交通现状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和推动下,区内交通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道路建设不断推进,地铁、公交等公众出行项目均得到较快发展,已实现各镇、村公交线路全覆盖,公共交通占人们出行比重在不断上升。

目前,我区户籍和流动人口共约92.6万人,汽车保有量约为20.3万辆,近4年汽车保有量增长率均超过10%,后续随着人口持续流入,我区汽车保有量将持续保持高位增长;区内道路整体运行状况良好,但进港大道、环市大道等主干道在早晚高峰期已开始出现拥堵现象。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推进及南沙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我区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城市交通拥堵加剧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目前正是通过智慧交通等手段来提前布局的良机。

(二)存在不足及挑战

1.智慧交通的总体规划待制定

我区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交通相关的部门和机构之间尚未形成常态化合作机制,也未从全区的层面制定智慧交通总体规划性文件及具体行动计划,智慧交通建设缺乏总体考虑与谋划。

 

2.存在交通数据的“信息孤岛”

对交通大数据的感知、分析、共享、利用能力,是衡量城市智慧交通建设水平的重要试金石。目前我区在交通大数据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信息孤岛效应仍然存在。在推动区内智慧交通建设时,各部门未能更为有效地形成合力,公安、交通局和交通运输公司之间的信息数据不连通,客流信息缺乏深度开发,难以精准掌握全区客流宏观动态,客流信息、车辆信息、信号信息呈割据状态。同时,交通相关的数据和系统之间缺乏兼容和共享共通,为交通管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扰。二是交通数据、监管系统过多过杂。目前我区存在交通数据、监管系统数量多,但不能兼容共享的现象。以区内交通控制系统为例,目前交警部门正在使用悉尼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与东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但由于两套系统之间无法兼容,导致区内交通控制被所属的不同系统分割,不能更好地进行统一管理。

3.部分道路建设与标识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一是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存在红绿灯设置不科学,转向车道、调头车道与标识设置不合理等情况。如万达广场1号门前人行道绿灯切分为四段,且不同时亮起,导致行人过马路至少需两次,甚至三至四次,行人失去耐心,红灯横穿马路现象时有发生;珠电路右转进港大道方向,为次要干道转向并入主要干道,由于设定了右转红灯,导致右转车辆堵塞,给交通流畅程度带来一定影响。二是调头线设置不科学。如进港大道与凤凰大道交界、金隆路与上隆岭路交界等地方的调头位,过于靠近红绿灯位置,转左与掉头的车辆共用一条车道,结果“一车调头,全道堵塞”三是区内道路规划尚需优化。区内道路大多尚未实行“机非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同一道路上行驶,如广珠路(S111)等道路尚未设立人行道路,给沿线居民出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部分镇街交通道路设计远远落后于发展的预计和需求,路网通达程度需进一步提高,如丰泽路、双山大道等断头道路还需要进一步打通。

4.公众出行及停车等交通服务的高品质多样化需求有待满足

目前区内在公众出行服务方面,虽然已有电子站牌、“行讯通”等信息服务手段,但已有的信息服务手段效果欠佳,电子站牌信息单一,功能较少。公交线路与班次布局也有待进一步优化,尤其农村客运资源的分配需更加合理。虽然目前我区已实现“村村通公交”,但农村客运线路班车依然较少,村民等待公交汽车的时间远远长于在中心城区的等待时间,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出公共交通的便民性,村民也因等待时间过长,更多地选择自驾车出行,既不利于缓解区内的交通压力,也使所配备的农村客运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浪费现象。部分区域停车难问题越发突出,如蕉门河等中心城区停车场规划较少,特别是在万达等商业聚集区以及大型住宅区,居民无处停车,导致乱停乱放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停车场资源利用也不够充分,酒店、机关、企业等停车场尚未社会化,社会车辆不能进入,冷热不均,亟待整合。另外,新能源车充电设施少、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都给智慧交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5.建设智慧交通所需的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南沙电子监控设备数量远不能满足交通管控需求,由于我区道路大多采取建成再移交的机制,导致交警部门在铺设电子监控设备存在较为严重的滞后性,不仅导致道路重复开挖、铺设线路,也造成监控滞后于执法需求,截至20201月份,我区已移交交警管理的285个路口中,已建设执法覆盖的路口仅为81个,智慧交通指挥系统的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加快推进南沙智慧交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智慧交通建设的工作合力。制定符合我区定位的智慧交通总体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成立南沙区智慧交通建设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交通的区领导担任副组长,区交通局、公安局、发改局、科技局、工信局、自然资源局、政数局等部门担任成员单位,统筹协调全区智慧交通建设,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建立交通局、公安交警、科技局、工信局快速协调机制,形成区内相关机构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的合力,避免重复开挖、重复建设等现象。

(二)加快道路升级,改善交通环境。一是尽快打通我区如丰泽路、双山大道等断头路,提高区内路网完善度;二是优先考虑区内教育、医疗等大项目的交通规划设置,结合未来情况提前建设与之相适应的道路。三是推动区内道路全部实现“机非分离”,由中心城区主要干道开始,逐步覆盖到全区道路设立非机动车道,提高区内交通行驶安全程度。

(三)科学设置交通信号与标识,建设智能立体停车场等保障设施。一是进一步完善区内交通信号灯、调头口的设置。根据实际人流、车流情况,对交通信号灯的控制进行合理调配,减少行人、车辆不必要的等待;完善调头位设置,建议调头位与红绿灯保留至少20米距离,让车辆提前调头,缓解调头车辆“占道”问题。二是建设包括路内停车在内的停车位数据库和智能立体停车场,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区内企事业单位、社区等社会停车位资源的共享,在停车需求较大的区域,适当开放给公众使用,缓解停车位的资源紧张情况。参照石家庄等地做法,在庆盛、蕉门中心区等地建设新型地下筒式立体停车场;也可以在明珠湾区建设以智能立体车库为主的大型停车场,采用垂直升降智能存取存放车辆的机械和电气系统,以匹配明珠湾区以后的停车需求。

(四)打造“南沙智慧交通大脑”,为交通管理提供一体化精准认知。尽快完成区内道路监控、调控等电子设备的建设工程,尽早实现全区道路监控、调控(如智慧路灯)等电子设备全覆盖,为智慧交通提供必需的硬件支持。建立南沙区交通信息共享平台,将公安、交通、国土规划、气象等与交通密切相关的信息数据录入该平台,并将区内交通信息数据与市交通信息平台进行对接,各部门系统统一使用该平台所提供的基础数据,实现各项信息互联互通,减少交通信息孤岛效应。建立区交通大数据中心,尽快统一区内交通控制系统,对区内人、车、路(包括交通信号灯等)进行统一监控、统一管理,做到一车一策、一路一策、一场一策。

(五)充分利用新一代技术,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智能化个性化水平。建议进一步优化升级公交系统管理平台,建立区内客流情况数据库,通过分析乘客出行规律及其发展态势,对区内公共交通进行线路优化、实时调度。可参照北京通州、东莞等地做法,加强与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平台的合作,定制南沙区专属版的交通导航指引系统,提高交警部门对区内道路交通的研判、引导效率。可参考增城区5G+智慧公交的做法,在南沙区主要交通线路上建设5G连续覆盖智慧公交线路与5G公交体验站场,提高我区公交服务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南沙区在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技术上的优势,利用好小马智行、省交投、工研院、软件所、广汽magicBox等资源汇聚的优势,开放如庆盛、明珠湾等特定区域和路段,结合广东省、广州市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试点基于智慧灯杆的车路协同智慧交通环境建设,试点无人驾驶汽车及示范线路建设,拓展南沙市民的公共出行方式,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智能化个性化水平。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