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宜居环境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示范区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03-11

在南沙经济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的现阶段,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首先要求着力建设好一流的宜居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把建设和谐宜居城市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建设和谐宜居城市作出专门论述,宜居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导向。

一、宜居环境的内涵

宜居城市指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氛围浓郁、设施舒适齐全、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是一个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构成的复杂系统,各系统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共同创造出健康优美和谐的城市宜居环境。按照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连续多年评选“宜居城市”的“适宜居住度”的综合评价体系解析,宜居城市的主要特征:资源承载力强、环境优美、经济富裕、社会文明、生活舒适、公共安全度高、城市美誉度高,城市综合宜居指数在80以上且没有否定条件的城市。

一是经济繁荣富裕宜居城市应该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城市,经济实力是发展宜居城区的前提,是保障社会公共福利投入的重要条件。只有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才能为宜居城市物质设施建设提供保证。

二是社会文明进步宜居城市应该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只有在政局稳定、治安良好、民族团结、各阶层融洽以及社区、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居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城市生活,才能将城市视为自己物质的家园和精神的归宿。文化丰富厚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化设施齐备、文化生活活跃、城市文化氛围浓郁,只有富有文化丰富度的城市才能称之为思想教育、科技文化中心,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环境育人造人的职能,才能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

三是资源承载力强。保护和维育好山川水系等自然本底资源,保持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资源承载体系是面向资源承载度的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是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支撑面。

四是生活舒适便宜生活的舒适便宜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居住舒适,要有配套设施齐备,符合健康要求的住房;交通便捷,公共交通网络发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等质量良好,供给充足;生态健康,天蓝水碧,居住安静整洁,人均绿地多,生态平衡。

五是环境优质景观优美。环境优质、生态良好、城市景观展现文化艺术品位、公共环境干净整洁是宜居的城市的必要条件。

六是公共安全度高公共安全度是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处理人为灾害、突发各类公共事件应急求援,以及维护日常社会治安,确保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基本能力。如地震、洪水、暴雨、台风、瘟疫、防疫、大暴乱、恐怖袭击、社会治安,公共安全度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前提要求,有了公共安全感,居民才能安居乐业。

二、南沙建设一流宜居环境的建议

广州是国内较早提出宜居理念的城市之一,多年来的研究探索与建设实践证明,建设宜居城市是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动力。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南沙建设宜业宜居一流环境,在更高层次上优化城市环境品质,持续提升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中的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无疑是南沙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选项。

(一)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建设绿色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家园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处在社会经济大发展的重大转型期,南沙应该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

一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资源承载体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通过对土地资源、水资源承载力及经济发展目标等的综合评价,客观判断南沙资源本底的承载力适宜度,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和建设用地标准。借鉴国内外先进宜居城市的建设经验,提高生产性用地利用效率和生活性用地的标准,实现结构优化,土地集约,完善布局。应严格保护生态用地和非建设用地,实施严格的生态空间管理政策。划定禁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已建区进行空间管制,防止城市无序蔓延。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做好南沙生态系统维育的各专项规划研究和实施计划。

二是制定河涌水系“蓝色生态系统”的维育和利用机制。河网密布是南沙自然生态突出的特色,也是南沙自然本底的巨大优势,利用正在实施的河长制、湖长制,对南沙302条河涌8个水库水系的现状情况做好全面摸查,特别是13条主干水道的情况,包括水体水质、水面水底清洁度、水系岸边的环境,编制《南沙蓝线控制体系专项规划》,制定系统全面的对河涌水系蓝色生态系统保护、维育和科学利用策略措施,发挥蓝色生态在建设宜居环境方面的特色作用。

三是制定山体、绿化、公园、绿地等“绿色生态系统”的维育和利用机制。山体资源是南沙稀缺资源,需要严格保护维育好。以黄山鲁、大山、十八罗汉山为南沙绿色系统的结构性结点,以公园、公共绿地、道路沿线防护控制绿带、水系岸线防护带为脉络,建构完善的绿色生态系统,形成多功能全渗透的绿色开敞空间体系,成为南沙建设宜居环境的重要支撑,需要与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各项发展规划同步编制《南沙绿线控制体系专项规划》,制定系统全面的对绿色生态系统保护、维育和科学利用策略措施,发挥绿色生态系统在南沙建设宜居环境中的基础作用。

四是构建好“蓝+绿”开敞空间系统,形成生态网络分隔城市功能区的公共开敞空间体系。利用“蓝+绿”公共开敞空间建构自行车系统和完善的步行系统,完善布置体育健身设施、环境家具、丰富人文景观,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健身、休闲、观光、游憩等户外活动和社交场所。

五是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提高环卫能力。把垃圾处理与污染防治纳入循环经济轨道,全力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进垃圾源头减量,完善网点收运系统,完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系统,提高居民环境卫生意识。

(二)建构高效、便捷、绿色、智慧的公共交通体系

一是完善区内交通服务设施,建构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交通设施维护监管机制,全面完善区内各类交通设施配套,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技术,构建南沙交通设施智能化服务和监管体系,包括公共停车站场、加油站、城市道路照明系统、轨道交通枢纽站和其他公共交通的转换接驳指引、公交站点的运行指引、交通路牌等。完善大型公共建筑、场馆和站场无障碍设施的设置。着力推进充电桩的布点规划和实施,从容面对正在到来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新时代。

二是倡导公交优先的绿色出行理念。实践证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公交优先的绿色出行理念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城市病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它不仅是一种交通出行方式,也是一种交通发展策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用地、发展形态、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南沙应全面实施公交优先发展策略,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机遇,积极推进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建设、完善轨道交通站点和城市道路公共交通转换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城市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应用,扩大公共交通的覆盖面,形成“村村通公交”发展格局。扩大绿色低碳出行服务供给,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道等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依托城市绿色开敞空间建设,改善自行车与步行出行条件,引导构建“公共交通+共享单车+步行”的绿色出行系统,利用南沙水系网络发展水上公共交通系统。引导规范私人小客车的合乘、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等健康发展。加快推行区内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政策、提升交通工具的能耗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制定科学的交通环境监测体系,加强绿色出行的宣传教育,深入宣传绿色出行理念,让绿色出行成为南沙的一种生活方式。

2017年底,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部三部委联合就如何加快发展智能汽车与绿色出行进行了政府工作部署。“智能+绿色”出行成为未来出行的主导方向。2017 11 月,以“智能网联时代的汽车与出行变革”为主题的全球未来出行高层论坛暨国际展览会(GFM2017)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大会全球未来出行高层论坛以“智能网联时代的汽车与出行变革”为主题,重点就智能汽车时代绿色出行的发展趋势展开跨界讨论。智能汽车和公交优先的绿色出行理念成为最大共识。南沙建构 “智能+绿色”未来交通出行新生态时不我待。

三是建设智慧交通体系,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无人驾驶新时代。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研究,借力互联网创新运行管理模式,在南沙建构“智管理慧民生”的智慧交通体系。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交通运行效率,通过物联网、无人驾驶、信息技术等新型技术,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行组织效率,提升道路系统和轨道交通网络的承载能力。建立智能交通运输指挥中心、建设智能网联汽车及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建设无人驾驶试验示范基地。谋划南沙新区未来将实现以智能公共交通为主,无人驾驶私家车个性化出行为辅的交通出行方式。鼓励共享交通等新型交通模式,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交通运营,形成对传统运输模式的有益补充。按照全要素道路标准建设以此对未来南沙新区的路网结构和空间分配模式进行改善和优化。对标雄安新区的规划目标:“成为一个没有红绿灯,没有拥堵,拥有先进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不再需要大量人力上路管理的城市”。南沙在建构智慧交通体系方面需要快马加鞭。

四是把南沙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枢纽。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的推进,湾区内城际间的通勤交通需求比例会不断攀升。据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通勤交通调查显示,广义通勤出行占总出行量的60% 以上,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增加。轨道交通是通勤交通的首选方式。充分发挥南沙区域地理位置优势,以南沙枢纽和庆盛枢纽为核心,以城际轨道交通体系为支撑,运用等时出行半径圈的概念,研究以城际出行不超过1 小时为可接受的最大时间,划分为:小于30 公里的通勤生活圈层、3050 公里的通勤公务圈层、50100 公里通勤商务圈层,重点解决50公里通勤公务圈的通勤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从不同范围圈层的交通出行目的和需求差异进行分析,提出不同范围圈层适应的主体公交交通方式组合方案,指引湾区内公交体系的资源优化配置。主动推进湾区内城际间道路客运互联互通,整合城际公路客运资源,构建多方式的城际快巴系统,提供点点直达、站站停靠等多样化城际公交服务。实行统一标准与调度运营,积极开通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运量、低成本互联互通的公交化客运班线,统筹研究道路客运班线与港澳跨境公交线路运营模式、票制票价、补贴模式,专项建设运营停靠站点,同时要研究制定运营服务标准,推动以南沙为枢纽的湾区内城际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设,建构粤港澳大湾区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持续增强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的连接和湾区内各城市之间的公共交通连接能力。近期要进一步强化南沙与白云机场、香港国际机场、深圳机场三大机场的便捷快速连接,增强南沙城市核心功能区域的对外交通辐射能力,把南沙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枢纽。

(三)建构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

公共服务品质和影响力是评价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南沙经济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取得巨大成绩,教育、医疗、文化等民生事业发展显得相对滞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时代,不仅要立足“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完善南沙公共服务体系,更要有“变弱项为强项、补短板成长板”的雄心,增强公共服务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对标国内国外宜居城市最高标准,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核心示范区为目标,构建具有“世界标准、南沙特色”的高品质城市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教育坚持优化存量与扩大增量并重,增强南沙教育开放度和包容度。基础教育资源提质增量均衡发展,公办学前教育资源配置亟待加强,引导和鼓励企业、机构创办学前教育作为完善基础教育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多元化多渠道加大力度做好教师队伍的持续培训工作,包括对教师岗位师德师品方面的培训,探索建立一套有效的校长岗位考核评价机制。适当开展校际间校长和骨干教师的轮换机制,探索公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机制,打破教师编制问题对教师队伍建设形成的掣肘。探索建立一套有效激励教师自我成长的竞争机制,形成教师队伍良性新陈代谢,全面提升南沙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打造一支适应南沙发展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教师队伍,这是切实提升南沙教育优质发展的基础。尝试使用通过“教育券”实现政府购买社会力量办学优质资源,探索切实可行的优化配置基础教育资源分配机制,最大力度实现在南沙工作、生活的非户籍人口的基础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以港澳合作为引导,着力建设国际教育合作试验区和粤港澳教育培训基地,推进与港澳各级各类学校的合作与交流,开启基础教育国际化合作模式。以南沙产业规划和产业发展需要为引领办好职业教育,围绕IABNEM产业发展、港口、行业、物流、金融等方向作为创办职业教育的主导方向,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特色职业教育园区。着力扶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探索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融合发展机制。探索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教育联盟”,设立“名校长名教师高峰论坛”、“名师工作室创新成果共享平台”等,增强南沙教育开放度和包容度是提升南沙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二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质增量带动存量提升。公共医疗服务工作要着力通过优质增量部分带动现有公立医疗机构提升发展,加强医疗卫生体系信息化建设,促进南沙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做优做强,近期更多在存量上下功夫,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室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基础作用,整体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效缓解区内老百姓看病难问题。远期要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医联体建设,强化存量人才培养,构建全区医院间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医疗服务网络,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建构区域医疗服务中心,为大湾区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为目标,完善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信息互联互通,建构网络化智能化医疗服务模式。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公共卫生保障基础。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综合监督体系、妇幼健康服务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体系及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实现基层卫生服务全覆盖。

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完善文化服务设施布局,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增强文化服务功能,确保乡镇、街道文化中心建设高标准高品质。用“共享”理念尝试建设功能完备的集美术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青少年文化宫、妇幼活动中心、影剧院、老年大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文化中心。大力提升镇村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水平,加快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集宣传、教育、美术、科普、体育、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搭建共享文化社交平台。创新文化服务形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均等化知识信息服务圈,培育基于新媒体的数字文化新型服务业态。满足数字化时代公众的数字文化新趋势和新需求,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数字文化事业服务体系。培育群众喜爱的有影响力文化品牌活动。

四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全民健康理念。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城市大型体育公共服务设施、体育场馆建设与民众体育需求脱节,不同区域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改革滞后,南沙体育公共服务情况基本类似。解决上述问题,努力实现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在于强化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增强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保障。加快南沙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分区分级分类定位、布局和建设,让民众在城市的不同区域都能够享受到便捷、完善的基本体育服务,加强公共财政投入,确保体育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应与南沙人口同步增长,满足不同群体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除了对体育活动项目、形式、内容外,还应注重体育设施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塑造,在选址、配套等方面充分利用绿道、公园等公共开敞空间建设体育公园、健身路径、自行车系统等,为民众创造生态环境良好的体育活动场所,通过充分发挥体育公共服务在建设宜居环境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构建健康南沙理念。发挥南沙现有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品牌。

(四)推行持续的城市更新策略

城市更新是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不能满足生活需要的功能区或建筑、设施等进行必要的、有计划的、伴随着城市发展全过程的动态城市再建活动。一般通过再开发、整治改善和保护的方式实现。包括对实体建筑物、城市街区、空间环境、游憩环境、生态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包括邻里的社会结构、心理定势、情感依恋、风情民俗等的延续与更新。

南沙的城市发展有着自己特殊的情况,在城市化程度低、城市建设基础薄弱的底子上,十几年间受城市、区域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强大牵引,南沙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特别是南沙新区、自贸区成立以来,城市发展定位高、目标远大,城市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突出,与城市发展同步实施持续的城市更新策略势在必行。通过城市更新改善旧城镇、旧工业园区、旧村庄的城市功能,提升环境品质,完善公共服务配套,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升南沙新区城市竞争力,增强南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和带动力。借鉴国内外城市更新的实践经验,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业主和市场积极参与的城市更新南沙模式。

一是设立城市更新专署管理机构。广州市20152月正式设置国内首个城市更新局,职能涵盖原“三旧办”,由临时机构成为常设机构。之后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多个城市都先后成立专署的城市更新管理职能部门,到目前广州市除南沙区外的其他行政区都已先后设置了城市更新局。实践证明城市更新专署机构的缺位是令城市更新工作协调推进困难重重的重要原因。建议南沙尽快设立城市更新专署机构,负责统筹推进南沙城市持续更新再建工作。

二是完善城市更新规划管理体系。传统规划编制和审批体系以控制为导向,刚性较高,而城市更新则更强调弹性引导和利益平衡,这要求必须将城市更新规划和审批尽快纳入到法定体系中。探索研究建立与传统规划体系相对接的城市更新规划体系,通过层次清晰的规划工具更好落实城市发展更新管理目标。加快建立“控制与引导相结合、适度刚性与合理弹性相结合”的城市更新规划审查流程与标准,将改造规划决策过程纳入既有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之中。

三是建立差异化的改造空间资源整合制度。政府全面参与重建具有较高的政治和财政风险,有必要借鉴国内外相关实践经验,在引导和统筹重建区域划定的基础上,建立差异化的项目实施机制,对于战略发展区域内的重大更新项目,政府应对项目的规划编制、实施合作主体确认、协议拆迁以及分期建设监管等各环节给予更多干涉,或直接作为投资人参与重建,以确保重建过程及结果与城市管理目标协调一致;而一般性的更新项目中,政府仅从宏观层面进行项目筛选、协调和监督,在必要情况下给予资金或政策支持。

四是创新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协调手段。“城市更新单元”是城市重建活动的最小空间单位。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作为重建活动的管理依据,既要表达政府立场代表的公共利益诉求,又要协调规划实施层面可能产生的问题和矛盾,其核心要素包括如改造项目分拆机制、利益——责任平衡机制、规划评估机制、监督实施机制等方面,这是超出传统规划工具的重要内容。必须尽快建立适应城市更新特点的技术手段,以促进在规划过程和结果中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保障更新规划的可实施性。

五是创建多元化财税鼓励政策。不断完善城市更新的财税支持政策,建立政府“管理工具箱”,税收减免、提供低息贷款等可有效减少甚至终结现有的“容积率补偿法”。尝试创新投融资政策,开拓城市更新项目的投融资渠道,如发展城市更新“信托制”,建立全市层面的信托融资机构,或通过 “政府授信融资”方式实现政府与市场主体风险共担等。尝试建立“城市更新基金”制度,以经济杠杆作用促进城市更新单元规划整体实施的同时,通过基金制度的运用条件促成改造主体之间更加充分、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六是构建系统持续的评估检讨机制。城市更新实现周期长,对城市发展影响效果的体现具有滞后性,因此必须强化城市更新中的规划评估,建立系统的城市更新规划评估检讨机制。完善各层次城市更新规划方案编制中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手段,坚持城市更新规划实施效果的定期评估与检讨工作,对重点更新项目开展跟踪研究,在对项目实施情况全面了解、分析基础上,不断调校工作目标,完善制度设计。

七是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城市更新涉及多方面深层次的利益分配与调整,公众参与不仅重要也很必要。加强城市更新中政策制度的统筹衔接,寻求城市更新中公众积极参与的有效路径,包括放宽社会组织参与条件、增加参与渠道,基于利益维度进行参与主体划分,做好信息公示与披露的政策协调,在更新决策初期要充分考虑后续保障策略的衔接,以保持政策之间的连贯性。识别参与主体的利益导向性,明确不同主体的参与诉求与参与能力,在更新决策前期阶段科学评估受影响弱势群体的合理诉求,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如引入市场力量参与城市更新的项目中,业主(居民)与开发商在利益博弈地位上并不完全对等,政府角色重塑不等同于完全放权,仅定位为“协调者”而不直接介入居民与开发商的博弈协商过程,就容易出现政府功能缺失,过犹不及同样值得注意。随着市场参与城市更新的程度加深、大众传媒和居民参与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城市更新也出现多元主体参与、协商式沟通的发展趋势,这在很大程度对推动更新进程具有积极的作用,政府需要做好前瞻性的准备工作。

八是以乡村振兴战略引领南沙城市更新工作创新。积极引入市场资源参与南沙城市持续更新建设计划,按照旧村、旧社区、旧园区、旧城分类制定更新目标和行动安排,值得借鉴的创新城市更新成功的案例有深圳福田柠盟城中村握手楼变人才公益和创业社区。

 

(五)建构精细化城市管理体系

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用绣花功夫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推动城市建设管理向精细化、品质化、国际化目标迈进,让南沙成为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的高品质城市发展引领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生活圈核心功能示范区。

一是制定南沙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原则和目标。按照“精益、精确、细致、严格”的原则,以数字化、标准化、科学化、网络化、规范化的思路,细化城市管理空间、量化城市管理对象、规范城市管理行为、创新城市管理流程,实现城市管理活动的全方位覆盖、全时段监控、高效能管理。

二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城市管理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城市管理工作导向应由重对物的管治向重对人的服务转变。长期以来,城市管理习惯于围绕硬环境管人、管物。实施精细化就要求重在为人民服务,强调人与环境和谐,把一切满足人民群众对建设宜居城市环境的需求作为城市管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简单、常态但做不到位的城市问题入手,确保城市管理问题发现及时、反馈灵敏、处理快捷、成效显著。

三是强化依法管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关键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努力形成南沙城市综合管理法治化新格局。要加快补好短板,聚焦影响城市安全、制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综合整治,形成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努力让城市更干净、更整洁、更安全、更有序。

四是要强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技术标准,整合信息资源,高效利用信息化技术成果,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推进城市管理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提高南沙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五是工作标准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细微之处见精神”,精细化管理要拿出绣花的精细,建立健全各类精细化指标体系,努力使城市管理更加注重细节、注重过程、注重效果,逐步实现管理精细化、服务精细化。例如针对南沙处在大建设时期,面对高频率建设工地、道路施工现状,政府部门应通过对承建商细致有效的监督管理,做好在建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和环境影响的监管。建立多个相关行政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因各自为政而造成的不必要的道路重复开挖等不良影响。

六是城市管理主体由单一的全能政府向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合作共治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管理主体不再唯一,而要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合作共治,政府是依法行政的有限政府,企业要自律,公民要参与。精细化管理可以很好地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主动参与治理作用,政府既是企业与市民的服务者,也是秩序的维护者。

(六)建构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外现,城市人文环境包括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也包括城市散发出的、令人心向往之的文化感、人情感。“海洋文化+岭南水乡文化”特色是构建“南沙文化”的基底。强化南沙在岭南文化、水乡文化和海洋文化集合的区位资源特色,提炼出海洋文化、岭南文化共同的开放、包容、创新、担当的基本特质,用“南沙文化”营造城市人文环境,这也正是新时代担负国家发展战略使命的“粤港澳大湾区”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一是保护挖掘南沙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南沙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包括虎门炮台、妈祖文化、星海故里、黄阁麒麟民俗传统文化、岭南水乡家文化等,打造相应历史文化品牌:整合南沙炮台群资源打造南沙博物馆岛近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挖掘星海故里民族文化打造星海文化系列品牌,利用民间对妈祖文化的热爱创办妈祖文化节,挖掘黄阁麒麟民俗文化,创办以麒麟舞表演为核心的民俗民间艺术文化节,扩大彰显岭南水乡特色的龙舟节、水乡婚礼、莲藕节、甘蔗节和水乡旅游节等影响力。依托南沙湿地水乡生态文化保护区,创建国际休闲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中心。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开展相应文化书画节展,推进粤港澳青年文化交流,打造大湾区文化合作交流平台。

二是深挖“海洋文化”主题系列,打造“一带一路”系列文化品牌。海洋文化隐含着开放、包容、连接四海的特质,建设一批以海洋文化为主题,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脉络的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海洋科技馆等,探索海上丝绸之路史迹。创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博览会等。

三是建构开放包容多元文化融合的国际社区。吸引国际化人才落户南沙除了提供优厚的各项补贴,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决定了城市的“友善”程度,往往也成为国际化人才去留的决定性因素。政府在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城市人文环境的建构,提高公共服务的主动性,如:在重要交通节点和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增加英语路牌指引,在医院门诊大厅、急诊大厅设置英文指引和英文咨询服务,在政府办事窗口设置外国人接待窗口、发布外国人专用的城市指南,政府相关机构主动向外来人口提供一些生活和工作上的协助等。完善适应国际化需求的休闲娱乐设施、搭建适应国际化需求的优质社交圈,通过增强积极的人文关怀提高南沙城市“友善”程度,帮助外国人或者海外回来的华人能迅速融入当地,建构开放包容多元文化融合的、城市友善、社区友好、人民幸福的国际化社区,助推南沙成为国际化人才创新创业的聚集枢纽、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示范区。

(七)完善城市公共安全防护体系

一是提升城市公共安全度。巩固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推进基层派出所、社区警务室和小区物业管理的联防体系建设,加大科技强警投入,实现社区治安视频监控网络全覆盖。

二是建设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交通运输、建筑工程、森林防火等重点领域安全预防工作,保证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完好率。

三是强化公共卫生安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严把市场准入关,启动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提升资源利用率、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地监管,提升环境品质,保障生活生产安全。

四是提高交通、能源、通信、给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在防灾方面的建设标准。强化城市生命线系统的防灾救灾性能,建立公共安全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五是制定中长期的公共安全战略和应急反应计划借助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公共安全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专家库和智囊团,加强公共安全意识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危机意识和防灾减灾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公共安全社会心理干预体系,提高社会突发事件心理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