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会议 更多+

加快海洋科技双创平台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7-03-14

加快海洋科技双创平台建设的建议

区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民盟南沙区基层委员会

 

按照党的十八大作出的“建设海洋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国务院批准的《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发展海洋经济促进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南沙区在2014年底设立了广州南沙新区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以培育壮大南沙区海洋产业集群,提高南沙海洋科技产业集聚度,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广州市南沙区(南沙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了以建设国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为抓手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都为加速形成南沙科技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城市形象、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南沙海洋科技双创平台的建设,是深化和落实这个指导思想的重要步骤。

一、我区海洋科技发展的重大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和党中央关于建设海洋强国与创新驱动发展的两大战略部署,为推动海洋科技管理工作服务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均体现出了对海洋科技工作的重视,海洋科技在国家科技大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全国科技兴海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兴海长效机制,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超过55%,海洋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速达到20%,海洋高端装备自给率达到50%。要加快高新技术转化,打造海洋产业发展新引擎。

广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指出,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搭建一站式产学研海洋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将是广州市“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广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优化提升传统优势海洋产业,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做强现代海上航运物流,升级海洋船舶工业,拓展军用舰艇、钻井平台、水下机器人等领域。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建设国家级海洋科研基地和技术中心,搭建一站式产学研海洋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南沙区委第二届第三次代表大会精神指出,要把握国家建设海洋强国机遇,整合各类海洋科技创新资源,增强海洋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这些都为南沙海洋科技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南沙海洋科技创新工作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南沙海洋科技支撑管理、创新服务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国内外海洋科技发展的新趋势

从世界范围看,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主要海洋国家间争夺全球海洋领导地位和话语权的关键领域之一。围绕海洋科技主导权和制高点的争夺日益激烈,海洋科技水平及其创新能力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占据主导地位。科技主导着新一轮世界海洋竞争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不仅决定一个国家开发利用海洋的深度和广度,更决定该国在全球的地位和作用。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临海区域也同样。

走在海洋科技前列的法国于1988年在布列塔尼半岛的布雷斯特市设立了海洋高技术产业园,占地107公顷;集中了法国50%以上的海洋科研人员和机构,包括法国国家海洋开发研究所、发展研究所、欧洲大学海洋研究所、西布列塔尼大学等;产业发展主要集中于园区企业,重点发展海洋能源开发、海洋微生物技术、海洋渔业等产业,是世界海洋生物产业最密集的聚集地。如今该科技园为法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6年,布雷斯特市与我国青岛市结为友好城市。

在我国,20112014年期间,国家海洋局先后认定上海临港、福建诏安、江苏大丰、大连、青岛、厦门、广州南沙七个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2016年又批准了宁波梅山、天津临港、潍坊滨海、舟山、秦皇岛等地设立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全国共有12个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一时间,海洋科技方兴未艾。青岛是我国海洋科研、教学和国际学术交流基地,海洋科技密集程度居国内之首,在海洋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居全国一流水平。青岛高级海洋专业人才数量占全国的30%,涉海领域两院院士占全国的60%,具有高级职称的海洋科技工作者1700人。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26个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机构,有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2艘海洋调查船、9个海洋观测站、9个海洋资源库。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课题约有46%由驻青院所承担。较为齐全的海洋产业体系为青岛海洋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南沙区海洋科技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良好。2014年底设立了广州南沙新区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拥有一批海洋科研机构,包括广东深蓝产业创新中心、广州南沙中山大学科技创新基地、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等;拥有龙穴岛造船基地、广州港南沙港区、广州国际航交所、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南沙龙沙等大批海洋龙头基础产业。南沙区较为齐备的海洋科技机构和海洋经济产业基础,适合海洋科技项目研发及成果转化。南沙海洋科技具备了厚积薄发的潜力。

因此,进一步促进政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南沙海洋科技双创平台的建设,为海洋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创造有利条件,对现有技术的优化升级提供了保障,将会带动我区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全面落实。加快建设南沙海洋科技双创平台的重要意义在于: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发展微生态,有利于推动在我区形成鼓励海洋科技创新、宽容失败的双创大环境;完善多层次的双创支撑体系,有利于推动个体创新创业潜能充分释放、尽快转化;通过促进双创资源集聚和开放共享,有利于推动培育、引进新兴产业。

三、推动我区海洋科技双创工作的建议

虽然南沙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产业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与海洋科技发展较好的区域相比,海洋技术产业园仍较少,创新资源较为分散,且与南沙区现有海洋产业结合度不高,因此,有必要加快各类创新载体和研发平台的建设步伐,提升创新资源的集聚水平和整合能力,达到快速增强南沙区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的要求。我们建议:

(一)设立南沙海洋科技双创平台。引导企业成为海洋技术创新的主体,为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海洋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公共服务支撑,形成海洋科技和产业集聚效应,早日实现研发、孵化、转化、服务四位一体的目标。

(二)完善组织保障。建立海洋科技和产业工作指导机制,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和运用;加大财政海洋科技投入,逐步提高海洋科研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对于南沙海洋科技双创平台的创立主体,在省给予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市的配套支持,及时给予区一级的配套支持,充分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等各方面资金渠道,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海洋科技。

(三)加快龙穴岛航运物流区城市功能组团的规划和设计。按照市、区十三五规划的蓝图,突出发展重点与特色,注重可持续发展,设计出适合南沙区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规划方案。建议由国土部门牵头,联合各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开展龙穴岛北部填海区中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139.9公顷总体规划设计工作,统筹开展项目立项和专项报批工作,并加快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等各类专题论证。

(四)进一步加大涉海院校和机构的引进力度。例如引进湛江海洋大学等和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水下机器人团队等机构;推动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尽早迁入,借助已有海洋产业发展基础,加速人才、资金和技术流入;开展平台招商、龙头项目招商、产业链条招商和战略合作伙伴协同招商,发挥自贸区建设平台优势开展对外宣传,引进大型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的机构,促进和培育海洋科技产业集群,带动南沙区海洋经济发展。

(五)进一步推进与发达海洋科技国家、区域的合作。推动签署和落实政府间海洋科技和产业合作协议,加强联合研发平台和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构建海洋科技和产业的全球创新网络。

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加快南沙海洋科技双创平台的建设,南沙区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定会成为南沙科技的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