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沙区科学技术局发布日期:2024-07-11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近日,新华社报道了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广州软件应用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广州软件院”)及孵化企业广东中科凯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凯泽”)联合共建的“中巴人工智能智慧农业实验室”合作项目。该项目获得世界银行和亚洲灾害防治中心支持,作为重点项目被列入由国家发改委指导、中国经济信息社制作的《中国智·惠世界》案例集,并于2024年7月4日在上海开幕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正式发布。案例集聚焦人工智能国际合作成果,讲述人工智能“中国故事”,分享全球智慧,精彩展现了人工智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民生发挥的重要作用。
AI助力巴基斯坦智慧农业发展 在旁遮普省的麦田里,无人机正在空中巡视,智能管控系统代替人工“照顾”农作物,农民直接在手机上“一键式”精准进行施肥灌溉等操作……风吹麦浪夏收忙,得益于中巴合作的“利用计算机视觉实现气候智能农业的高通量作物监测”项目(以下简称“高通量作物监测项目”)在此试点应用,今年的旁遮普省农田麦收科技感十足。 旁遮普省是巴基斯坦的农业主产区,其粮食年产量占全巴年粮食总产量的约76%,在此开展高通量作物监测项目的试点应用,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旁遮普省,已有600名农民加入到高通量作物监测项目的试点应用中。种植小麦、甘蔗等农作物30多年的当地农民穆罕默德·马利克正是其中一员。几年前,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加入到父亲的农业事业。然而,传统农耕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不可预测的自然气候和病虫害影响,这导致粮食产量和收入的双重不稳定。 广州软件院智能视频实验室主任吴军博士介绍:“我们通过搭载视觉识别设备的无人机巡飞等方式,实现对作物监测、栽培管理、病虫害分析和农事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包括长势判定、作物健康监测、作物需水量分析、施肥、施药等。” 马利克对此抱有疑虑:“这项技术对农民来说太复杂了,我对它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也存疑。”项目团队人员及时解惑:“我们可以制作以当地方言编写的植被健康地图文字指南、视听材料,发送到你儿子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上。” “农作物的状态,对水和肥料的确切需求被量化,更精准了。这避免了我们过去浇水过多或不足的情况,能帮助我们精准灌溉和施肥,降低投入成本。”学会使用这些技术后的马利克说,“现在我们全家都盼望这项创新技术,能为农业带来更多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帮助提高作物产量。” 什么样的“机缘”让中科团队与巴基斯坦的农业发生“碰撞”?会发生怎样奇妙的反应? 巴基斯坦是世界十大小麦、水稻生产国之一,农业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8.9%,吸纳了全国44.2%的劳动力。尽管农业种植基础优渥,巴基斯坦却是最易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国家之一,也是面临严重突发性饥饿人口最多的十个国家之一。 2022年,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与广州软件院联合成立了中国-巴基斯坦智能系统实验室。吴军博士回忆道:“2023年第四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在昆明召开期间,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的农业系主任找到我,希望与我们开展合作,用中国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当地农业发展。” 巴方有农业资源和需求,中方有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经验,双方一拍即合。2023年底,由巴基斯坦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广州软件院及孵化企业中科凯泽共同启动高通量作物监测项目,基于项目成立的中巴农业实验室已于2024年5月11日正式挂牌。 “授人以渔”助力农业发展 如今,中巴农业实验室已有9名博士及多名硕士、工程师投入到高通量作物监测项目开发中。巴方还派出几名博士后常驻广州,学习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 “我来自一个农民家庭,非常了解巴基斯坦农民今天所面临的问题,严重的热浪和水资源短缺成为我们面临的主要挑战。我加入这个团队,为农民提供实时数据,帮助他们优化种植决策,确保社区粮食安全。”中巴农业实验室巴方科研人员萨奇布·阿里说。 “巴基斯坦目前迫切需要依靠先进技术驱动的农业实践。该项目对巴基斯坦来说是一个机遇,它提供了科学的实际解决方案,农民也都很感兴趣,这为当地农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农业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苏丹·哈比布拉·汗博士说。 “将人工智能技术带到巴基斯坦,并应用到农业领域,切实能帮助当地农民解决饥饿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们最想实现的目标。”吴军博士说。世界银行和亚洲灾害防治中心为高通量作物监测项目提供基金支持,强调了这种创新解决方案在应对气候挑战和增强农业可持续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未来,中巴农业实验室计划两年内在巴基斯坦全境推广这项技术,实现粮食安全与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后续,还将推广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培养“AI+”应用于农业领域的专业人才,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助力更多国家消除饥饿、增进民生福祉。
版权所有: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92744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联系电话:020-12345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