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沙区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计划

为规范和加强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督检查工作,督促食品生产者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保障食品安全,依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省、市局工作要求,结合南沙实际,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以风险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对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以下简称食品小作坊)开展全覆盖的日常监督检查,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二)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应节食品等开展专项检查,排查防范食品安全风险,规范生产加工行为。
(三)全年实现: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计划公布率100%,监督检查覆盖率100%,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后处置率100%。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有率100%。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自查报告率100%,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率及抽查考核率100%。食品小作坊登记率和建档率100%,检查与抽检计划公布率100%,监督检查覆盖率100%,食品安全自查率100%,风险隐患整改率100%,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有率100%,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率90%。
二、检查依据及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及细则、《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广东省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有关表格(修订版)的通知》(粤食药监办食产〔2018〕36号)、《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广州市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穗食药监食产〔2017〕33号)、《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转发〈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南沙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提质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3年)》等法律法规及文件规定。
三、检查计划
(一)按照风险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结合辖区监管工作实际,具体制定本区域年度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参与或配合做好省、市级的监督检查工作。省局、市局组织开展的飞行检查、体系检查次数计入年度检查总次数。
(二)开展专项整治,对辖区内大米、食用植物油、固体饮料、压片糖果、肉制品、酒类等高风险、重点食品品种开展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跟踪整改到位,有效落实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各项工作要求。
(三)继续开展食品小作坊提质行动,落实提质方案的阶段目标,进一步规范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行为。
(四)根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期间高风险食品监管的紧急通知》(粤市监办发(2020) 2265号),将每月第1个工作日开展“湿粉统一查”、每月9日、19日、29日(非工作日可自行调整)开展“酒类统一查”一并列入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做好相关检查工作的统筹规划。
(五)疫情防控期间,按照《广州市加强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广州市冷冻冷藏肉品和冷链物流环节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引(第一版》、《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的同时做好企业进口冷链食品冷库常态化疫情防控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十必须”等相关要求。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职责分工,以风险风机为基础,及时制定本辖区2021年度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食品加工小作坊日常监督检查具体实施计划,统筹安排,抓好计划落实,并向社会公布。
(二)突出检查重点。将食品生产企业溯源数据完整性纳入日常检查内容,指导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及时按要求在食品生产全过程动态监管平台上录入有关数据。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进口冷链食品冷库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检查。
(三)落实问题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整改到位:对检查结果判定为不符合的,督促企业主动停止生产经营直至消除风险隐患;对检查中发现存在可能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责令其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依法查处。
(四)加强责任约谈。对肉制品、特殊食品、固体饮料等高风险行业、抽检屡次不合格企业、举报投诉较多的问题企业实施约谈,对相关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开展告诫提醒,督促企业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五)强化信息管理。现场监督检查人员应充分用好日常监管信息化系统,积极使用移动执法终端开展风险分级和日常监督检查,如实记录日常监督检查情况,按要求公开监督检查结果,并妥善归档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