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湾区| English |简体版|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长者助手| 登录

明珠湾区| English| 关怀版

南沙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食品药品安全 > 安全消费 > 消费知识

消费知识

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3月食品安全信息公布

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发布日期:2021-04-22
【浏览字号 : -

  【食品抽检信息】

  根据2021年度抽检计划,南沙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对全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抽检。本次抽检共抽取生产、流通环节样品共181批次,经检验,实物质量合格样品180批次,实物质量合格率为99.4%;实物质量不合格样品1批次,不合格率为0.6%(具体产品抽检信息见附件)。

  【风险分析】

  氟虫腈。农药在保障蔬菜高产、稳产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具有难降解、高残留的弊端,加之农药不合理使用时有发生,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日益突出。氟虫腈是一种以γ-氨基丁酸(GABA)受体为靶点的广谱苯吡唑杀虫剂和兽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氟虫腈在动植物以及环境中会代谢生成毒性较高的砜化物及亚砜化物,对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甚至人类健康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先前的研究表明,氟虫腈对水生生物、家蚕、蜜蜂等都具有较强的毒性,而且氟虫腈能够刺激啮齿类动物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可能导致甲状腺癌。此外,氟虫腈对人体的神经、消化和循环系统都有一定的影响。

  【消费提醒】

  消费提示。

  一、警惕食用河豚鱼引起中毒

  河豚鱼,因含有河豚毒素,食用后易中毒而导致神经麻痹,进而发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危及生命。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药和治疗方法。

  为避免食用河豚鱼中毒,建议不购买、不自行捕捞和食用野生河豚鱼,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

  二、警惕珊瑚鱼(海鱼)雪卡毒素中毒

  食用海鱼要警惕雪卡毒素中毒。雪卡毒素(又名西加毒素)是一种脂溶性高醚类物质,毒性非常强,比河豚毒素强100倍,无色无味,不溶于水,耐热,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存在于珊瑚鱼的内脏、肌肉中,尤以内脏的含量为高。雪卡毒素非鱼类本身固有,对鱼类自身没有危险,属获得性毒素,毒素会慢慢积聚,鱼体越大,含有的毒素也越多。苏眉、东星斑、西星斑、老鼠斑、青斑、杉斑、芝麻斑、老虎斑、龙趸、红斑、红曹等11个种类,均为易感染雪卡毒素的鱼种,都曾发生过雪卡毒素中毒事件。

  雪卡毒素中毒最显著的特征是“干冰的感觉”和热感颠倒,即当触摸热的东西会感觉冷,把手放入水中会有触电或摸干冰的感觉,并有消化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等。因此,食用海鱼尤其珊瑚鱼,要注意:1.尽量避免在3月-4月(繁殖期)购买和进食珊瑚鱼;2.避免进食1.5kg重以上的珊瑚礁鱼,而且勿吃鱼的内脏、鱼头、鱼皮,尤其是卵巢;3.已经出现雪卡毒素中毒的人在3-6个月内应避免再次食用海鱼。


  附件:1.2021年南沙区3月食品抽样检验合格样品信息表

                 2.2021年南沙区3月食品抽样检验不合格样品信息表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2016 © 版权归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所有

    联系电话:020-12345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

    主办: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3100790号-1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92744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

    联系电话:020-12345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