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今天),是我国第九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推动综合应急能力建设,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关注,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区民政局联合区教育、公安、卫生、城管、安监、市场监管、应急、气象、南沙街以及龙穴街等单位,分别在南沙街辖区的万达广场和龙穴街,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讲活动。
在活动现场,还给南沙的蝴蝶洲社区和龙穴社区颁发了由国家减灾委认定的“2016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牌匾。
此次活动通过展板、宣传册、现场答疑等方式,围绕灾害防御、生活常识、突发事件应对等内容,向广大市民宣传常见灾害种类、日常预防措施等知识,对于提升民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防灾减灾日的由来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 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