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以超级场景为牵引打造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新高地

文章发布日期:2025-04-30 文章来源:区发改局

  4月28日,由广州市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办公室、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等主办的广州市低空经济产业推介暨《2025广州投资发展报告》发布活动在平云广场举办。

  会上,南沙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孙勇对南沙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和低空经济产业情况及政策环境进行了重点推介,并发布了《广州南沙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和低空经济产业惠企政策包(2025年版)》和广州南沙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及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供需清单(第二批)

图片1.png

  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赋予南沙建设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大湾区)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准入标准实施和应用的使命任务。今年年初,广州将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智能无人系统等产业列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之中,剑指万亿蓝海。在政策红利及产业部署的双重加持赋能下,南沙正以超级场景为牵引,依托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加速打造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的新高地。

什么是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

  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是指对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海陆空多种无人装备及其配套基础设施,进行一体运行和监管的新型综合应用体系。其应用涵盖物流运输、应急救援、农业植保、海洋监测、智慧城市等领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未来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2024年8月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率先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建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建设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南沙的独特资源优势在哪?

  一是空域、测试条件良好,600米以下空域可用范围达88%,人口密度低、空间资源广阔、水域资源丰富,为低空飞行航空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测试、飞行条件,据了解小鹏汇天、亿航智能等evtol企业均在南沙成功试飞。

  二是应用场景丰富,系统推动五港联动、空间承载广阔、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山、江、田、海、塘、湿地”等生态资源,为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发展提供丰富应用场景。

  三是创新资源汇聚,广天院、工智院、港科广低空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落地,建成无人体系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

  四是创新型企业集聚,集聚小马智行、行深智能、华科尔、雷迅创新、番高领航等无人设备制造企业以及芯聚能、芯粤能、巨湾技研、易而达等一批关键零部件企业。

建设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南沙的发展路径是什么?

01加速打造“1+7”无人体系场景矩阵

  “1”全国首个城市级全空间无人体系超级场景。全面开放明珠湾起步区33平方公里“海、陆、空、地下”四域空间,发布全空间数字底座、无人体系+文旅+商业、应急救援等10大应用场景需求,通过体系化场景构建吸引近20家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在明珠湾开展试验验证。在同一区域内实现城市交通、旅游观光、零售消费、物流配送、市政服务、巡检巡查、智慧安防等方面无人体系全面覆盖,打造无人技术全面融入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样板。

  “7”大行业应用场景。在全国率先开展自动驾驶示范运营,已累计投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车辆85辆,小马智行成功在美挂牌上市,成为Robotaxi第一股;城市治理、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3大场景超2000条航线。建成覆盖行政区全域的无人机综合服务机巢,服务覆盖自然资源监测、城市管理监测、水务监测、应急监测、“百千万工程”飞行服务等38种“专业级+消费级”业务场景;打造首个区县电力巡检无人机调控中心,运行1700多条航线;搭建医疗运输海-地-空一体化的急救新场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配建了直升机停机坪和连通海洋的泊岸码头,形成快速高效的海陆空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农林植保无人机创新应用,投入56台农用无人机开展植保作业和水稻撒播作业。无人船商业化游览规模快速增长。建成首个无人船场景蕉门河体验基地,已累计达万人级运营规模。建成大湾区首个“北斗+5G”全自动化码头。南沙港区四期工程部署了138台全球首创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智能导引车,实现自动化装卸、智能理货、智能车辆调度。

02构筑无人体系基础设施新脉络

  全面升级全空间无人体系管控运营平台,引入北斗网格码、数据安全防护、相控阵雷达、电磁侦测等一批领先、可靠技术,能够实现空域、航线自动划设和厘米级精准管控,部署全国密度最高的“通感一体”多基站组网(19个5G-A设备),实现海、陆、空无人设备一网监管、感知、服务。

  打造“1+3+N”起降设施网,近期将围绕物流配送、文旅观光、应急救援等场景需求,启动建设1个起降场和7个起降点,以及通感基站、雷达、无人船泊位、测试场等一批基础设施,搭建城市交通、河流海陆空联动观光旅游、公园海陆空联动观光旅游等8条跨区跨境商业化运营航线。

图片2.png

03构建“两湾引领、两翼汇通、三点支撑”空间发展格局

  明珠湾超级场景核,重点推动无人设备和技术首试首用,吸引总部研发、软件系统、运营测试、智能无人设备制造等类型企业。已部署了全空间无人体系管控运营平台、全域智能联合创新中心、信息安全共性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沙分中心等多个重点平台,北斗网格码、5G-A、有源相控阵雷达、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已开展市场验证,感知设备、大模型应用平台、无人设备等技术和设备协同融合应用成效初显。

  南沙湾融合场景核,加快建设飞行试验场、低空研学和文旅观光基地,打造集场景应用、培训、试验、维修检测等功能融于一体的低空经济启航湾。现已集聚雷迅创新等无人机创新制造主体,建成中国AOPA大湾区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无人机飞行训练基地,落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产业学院两大产业学院,培养学生超千人。

  环港科大(广州)创新区东部创新翼,重点强化人才培养和产业孵化基地功能,打造无人体系产学研深度合作圈。汇聚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低空经济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科创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广州南沙科学城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等创新平台,落户大湾区首个全空间无人体系技术创新中心。

  大岗先进制造园区西部智造翼落地整机、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打造全空间无人体系生产制造新高地。

  三大孵化基地为入驻的低空企业提供免租、减租优惠,已申请近100平方公里空域,配套飞演指控中心、飞行器起降试验场、航电实验室、光学测试实验室、风洞试验平台等研发测试平台。其中,越秀IFC大厦重点引入软件研发、技术与运营服务等总部型企业;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重点引入研发、测试、生产制造初创企业;南沙资讯科技园重点集聚飞行培训、销售、测试企业。

04真金白银“政策”礼包支持产业发展

  近日,南沙更新升级政策“礼包”,推出《广州南沙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和低空经济产业惠企政策包(2025年版)》,围绕培育壮大企业主体、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支持应用场景落地等方面,发布16项惠企政策,最高给予5000万奖励。

  除政策“礼包”外,南沙正在研究编制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和低空经济专项政策,将从项目落地、适航取证、航线开通运营、应用场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更大支持力度。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落户在南沙,公司注册资本3亿人民币,由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南沙资产经营集团、广州交通投资集团等共同持股,经营范围涵盖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电子专用设备制造及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与销售等领域,将积极探索低空经济的新模式、新业态,为广州、南沙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下一步,南沙将发挥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广州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重点平台赋能作用,成体系式探索无人体系产业发展路径,不断做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全国先行试点、无人体系产业孵化基地等国家试点,加快完善管控运营平台2.0、起降设施、气象设备、通感设备等产业发展亟需的基础设施。持续引爆超级场景,重点围绕物流、交通、文旅等不同产业领域成体系打造商业化应用场景,率先开通物流配送航线、载人观光、跨境商务航线、医疗救援航线。

附件:
相关稿件: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2016 © 版权归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所有

联系电话:020-12345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

主办: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3100790号-1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92744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

联系电话:020-12345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