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南沙动态 > 热点专题 > 代表委员声音
来源:南方+发布日期:2024-05-29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
“随着《南沙方案》的推进,粤港澳三地基础教育的深度融合必将往前更进一步。”围绕增强粤港澳三地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加强粤港澳基础教育深度融合,南沙区政协常委、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校长严明堂带来了几点建议。
他认为,应建立港澳籍学生入读在粤高中选拔考试机制。“经过多年实践与努力,目前内地高校招收港澳台学生已开辟了多种渠道,包括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考试、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考试、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以及自主招生等。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对于港澳地区的大学生培养有成熟的机制,但对于区域内粤港澳高中教育的融合需要探索。”严明堂表示,由于粤港澳教育体系的差异,评价机制的不同,港澳学生很难通过内地中考升入高中,因此,有必要探索港澳学生申请内地高中的选拔机制。
据他介绍,南沙区开展合作化办学以来,拥有市属广州外国语学校和区属广州二中天元学校、华师附中南沙学校、广大附中南沙学校四所完全中学,这四所学校教育资源优质,教学质量高,完全能承担港澳学生就读需求,但必须出台相关政策解决港澳籍高中学生求学路径。
同时严明堂也建议建立交换生制度,构建“沉浸式”互动学习机制。“港澳青年是未来香港、澳门建设的中坚力量,让他们了解历史,爱国、爱港、爱澳,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非常有必要。因此,建立交换生制度,能让粤港澳青少年参观、考察与学习;更要有姊妹学校同学之间同吃、同住、同学、同游、同研、同享的‘沉浸式’互动学习,加强粤港澳学生的深度融合和相互交流,提升港澳学生对内地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的深度了解。”他说。
此外,他也建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招生计划上对广东考生有所倾斜,实现粤港澳三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深度融合。“港科大(广州)作为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除了依托高校雄厚的教科研力量,助力大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更多的粤籍优秀青少年。”
版权所有: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92744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联系电话:020-12345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