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 > 区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来源:本网发布日期:2022-01-07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
2021年,南沙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和《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示范指标体系》(2021年版),充分发挥法治在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成为全市唯一法治广州考评“三连冠”的区,营商环境评价居于全国国家级新区前列,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成果巩固提升。
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一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会议、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部署法治南沙建设工作。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先后主持召开区政府党组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集体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二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组织领导。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三、四次、第五次会议,制定实施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推进编制法治南沙建设规划(2021-2025年)和南沙区“八五”普法规划,完善了法治建设工作格局。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组织召开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审议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等议题,谋划和落实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三是加强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听取了区市场监管局等6个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年终述职内容,区管领导干部全部完成书面述法。建立领导干部述法报告公开制度并获市政府全市推广。
(二)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一是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落实《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价18个一级指标中有11个排在前3位。法治政府建设获市政府督查激励,在市委依法治市工作会议上作法治建设经验介绍。成立营商环境国际交流促进中心,打造国家级营商环境智库平台。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先行先试优势,7项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第七批复制推广,12项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第五批制度创新案例,16项在全市复制推广。推动修订《广州市南沙新区条例》,列入2022年度广州市地方立法计划,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有力法制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广州·南沙)法律服务集聚区进驻高端法律服务机构近 30 家,加快打造成为面向全球的涉外法律服务示范区。二是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加速。建设“穗智管”区级平台,打造城市运行管理的“智慧大脑”。区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累计汇集整合1766项数据资源主题、数据总量约21.6亿条,日均数据交换量达到25.2万余条。率先在全省建设区(县)级数据标准规范,强化电子证照应用,开通证照种类达106种,电子证照审批签发量达242万余张。区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注册企业达5022家。推动政务服务“零跑动”,实现99.4%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办事不用跑”、行政许可事项即办率超过85%,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办理时限压缩了94%以上。三是“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实施商事登记确认制、“证照分离”改革,开展“自贸通办”“跨省通办”“跨域通办”,开办企业实现“1个环节、0.5天”办结。在全国率先实现“交地即开工”的基础上,推出“交地即开工”4.0版,为企业开工建设节约时间成本3个月以上、经济成本200万元至1000万元。“无证明自贸区”减免21个部门330项证明事项。今年完成省、市三批次调整的2531项管理权限的承接工作。
(三)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一是重点领域制度保障取得新成效。出台《广州市南沙区关于鼓励工业企业春节期间疫情防控留工稳产措施》《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若干措施》等多份疫情防控行政规范性文件,为提高依法防控能力、推进“双统筹”提供重要支撑。发布《广州市南沙区建筑和交通工程专业港澳人才职称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全国首创港澳工程专业人才可在内地评职称。打造全国首个常态化粤港澳规则对接平台。2021年共发布行政规范性文件34件,其中双语(英语)发布的涉营商环境行政规范性文件13件;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到期前评估47件,向市人民政府、区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备行政规范性文件各10件。二是依法决策机制进一步健全。印发实施《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出台前向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规定》,提高政府决策质量。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制度,将《“1+1+10”产业政策体系文件修订》《广州市南沙区商业网点规划(2021-2025)》纳入区政府2021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推进决策程序落实工作。三是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充分发挥。坚持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区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重大经济活动、重点建设项目、合作协议等均经各承办部门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其中区政府法律顾问室出具法律审核意见书718份,其中各类政府合同150份,全面防控政府法律风险。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整合13个职能部门21个领域的4507项执法事项,形成“一支队伍管执法”南沙模式。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印发《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关于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的公告》(穗南府〔2021〕1号),自2021年9月15日起由各镇街实施生态环保、林业管理领域61项行政执法事项。全市率先建立“1+7”镇街综合执法联动制度体系,首批实施镇街综合执法的61项行政执法事项顺利推进。二是促进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在全省率先推行行政机关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把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工作全面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加大企业家保护力度。全面开展跨部门、多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对执法对象“一次检查,全面体检”。探索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抽查,将企业信用与监管有机结合。发布行政执法典型案例,加强行政执法指导。三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5宗涉横沥镇城镇建设用地征地批复行政复议案件均获国务院行政复议办终局裁决维持。加强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监督,连续5年对全区行政执法单位执法案卷进行全覆盖评查,执法规范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完善行政执法信息与执法监督网络平台,实现对全区行政执法动态监督和全面监督。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法衔接”,开展执法工作法治督察。
(五)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一是加强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出台首个区级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方案,率先建立“立等即取”“立收即审”受理机制,受司法部充分肯定。区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61宗,同比增长50.87%,办结233宗(其中25宗为上年度结转案件),综合纠错率为24.03%,行政复议纠正行政机关不当或违法行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全面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71.34%。以区政府为单独被告的行政诉讼案28宗,已审结23宗,胜诉23宗,胜诉率达100%。二是健全预防与依法化解纠纷机制。“1+1+9+N”行政复议与调解机制获省司法厅全省推广。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设立首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法律支援中心,发布首个区级法律援助白皮书(2016-2020),横沥司法所获评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与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珠海市横琴新区等地成立首批5个区域合作劳动争议仲裁庭,建立开放的劳动争议仲裁区域合作模式。三是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构建疫情防控“四级责任体系”,织密织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线,构建“四个环节”全流程闭环口岸管理机制,不断巩固扩大疫情防控成果。完善疫情暖企应急扶持措施,先后出台了关爱企业十条、提振经济37条、人才复工复产八条、留工稳产、惠企发展十条等措施,为企业减负增效。构建疫情防控法律服务体系,加大对危害疫情防控行为的执法力度。
(六)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一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意见,共办理各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10件、各级政协提案135件,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认真做好司法建议、检察建议落实和反馈工作。二是健全行政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着力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区财政局入选广东省财政系统法治财政示范建设单位。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筑牢数据质量防线。保障和支持审计部门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扎实开展审计工作,共完成了4项财政审计、7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项目审计、3项公共投资审计、2项专项资金审计、3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推进审计全覆盖。三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以公开为惯例、不公开为例外,实施行政行为和政务服务全过程公开,全面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加强政策发布解读,南沙区政府被评为政策解读优秀单位。扎实做好12345热线服务,热线工单办理满意度不断提升,综合考核排名居全市前列,多项重要考核指标得分位居全市第一。
(七)加强依法行政组织保障和机制落实。一是提升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举办全区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各部门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举行区政府常务(扩大)会议学法讲座2次。举行领导干部旁听法院庭审2次。严格抓好国家工作人员年度学法考试,全区学法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均达100%。二是打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督促作用,加强领导干部法治能力考核,将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重大事项依法决策、依法履职情况纳入2021年度区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推动法治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同时,将区各单位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能力纳入绩效考核,切实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三是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连续2年举行区镇两级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约15万人参与评议投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大力开展宪法法律宣传,“七五”普法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南沙区司法局获评2016-2020年全国普法工作先进单位。
我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包括法治政府建设发展不均衡、重大行政决策规范管理有待继续深化、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还要提升、法治队伍力量仍然不足等。对于这些问题,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2年度主要任务
2022年,南沙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上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为“三区一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坚持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健全党领导法治政府建设制度,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推动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二)不断提升政府依法决策水平。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事前评估、跟踪反馈、实施后评估及决策监督等制度。压实决策承办部门合法性论证主体责任。深化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制度,完善听证事项目录。健全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作用。加强镇街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监督管理。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健全行政执法风险防控机制,将风险评估作为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办理的必经程序。加强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推进“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推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积极应对新经济业态、新经营模式,加大管理方式和制度创新力度。
(四)加强对执法工作监督。健全区、镇(街)二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强化全方位、全流程监督。加大对执法不作为、乱作为、选择性执法、逐利执法等有关责任人的追责力度。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设立行政复议委员会为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提供咨询意见,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规范和加强行政应诉工作,持续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
(五)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新业态新模式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以良法善治保障健康发展。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优化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暨“一带一路”(广州·南沙)法律服务集聚区效能,打造高端法律服务高地。
版权所有: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92744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联系电话:020-12345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