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 > 区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来源:广州市南沙区司法局发布日期:2025-01-22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
2024年,南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以高水平法治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平台建设,连续7年法治广州建设考评获优秀等次,连续4年因“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被市政府督查激励。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更加有力。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区政府党组会议等研究部署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印发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推动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学习重要内容,区委党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专题培训必修课。在南沙街、东涌镇、黄阁镇设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二是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区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行政执法、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报告。印发南沙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组织12985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并通过学法考试,全区各级各部门国家工作人员集中旁听法院庭审活动18场次,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意识持续增强。三是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组织5个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会议述法,53名党政“一把手”提交专题书面述法报告。法治广州建设考评反馈问题整改率达100%。聚焦短板弱项对16个单位开展法治督察,法治建设“述、评、督、考、责”联动机制持续健全。
(二)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更加有为。一是高水平法治保障国家战略实施。推动省人大出台南沙首个省级地方性法规《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推动全市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落户南沙,推进《广州市南沙区港澳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执业实施办法》市政府规章立法工作。二是高质量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省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全面实施。出台全省首个区县级法治化营商环境规划,获市委依法治市办全市推广。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依法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出台深化包容审慎监管20项措施,获市司法局全市推广,以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全方位护航企业合规经营发展。三是高标准建设涉外法治先行区。打造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南沙国际片区,落户全市首个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全国首个律师协会涉外法律服务分会,作为唯一的区在全市涉外法治工作会议上两次作经验交流发言。集聚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4家(数量居全市第一),港澳律师41名,35名律师入选省、市涉外律师人才库,“港澳律师执业孵化站”入选省自贸办年度最佳制度创新案例,涉外法律服务能力加快提升。
(三)政府依法履职能力更加突出。一是推进政府职能优化协同高效。推动省政府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次调整广州市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行政执法职权的公告》,各领域行政执法职能配置进一步优化。深化上级下放事权承接,31项市级行政职权调整由我区实施,行政执法赋权赋能机制持续深化。二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编制并发布8096项政务服务实施清单、5698项权责清单,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全面实行。推出“交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新模式,推动全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上线服务事项1136项,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专区(广州南沙)实现120项涉港澳高频事项全流程网办,“微警认证”新接入政务服务应用3912个,日均使用超1000万人次,政务服务便利度持续提升。着力提升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意识,创建省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试点3项经验入选“省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优秀项目。三是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围绕重点、新兴领域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6份,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项目纳入项目库管理制度。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纳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3项,印发政府合同管理实施意见,依法科学决策保障不断强化。
(四)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一是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体系。出台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推出17项措施全面提升执法效能。全市率先推行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不定期开展现场监督活动。连续9年对全区行政执法案卷进行全覆盖评查,全市率先出台加强南沙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不断强化。二是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按程序将下放镇街的综合行政执法事项调整至21项,印发加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意见,深化镇街综合执法大队标准化建设,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从“有”向“优”转变。三是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落实对企业重复频繁检查重点问题整改,全面推行更广范围的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涉企“综合查一次”,行业领域和跨部门检查种类不断拓展,涉企行政检查同比下降近30%。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开展涉企乱罚款、职权下放重放轻管问题专项整治,建立全市首个区级公安、检察院、行政执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协作机制。
(五)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不断强化。一是形成监督合力。坚持内外监督协同发力,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76件、政协提案198件,满意率达100%;完成审计项目15项,提出审计建议91条。二是行政复议“先防先治”做优做实。贯彻实施新行政复议法,推出行政复议申请“容缺受理”便民机制,拓展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快审快结”绿色通道,行政复议“宽口径、高效率、低成本”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有效发挥,全区新收行政复议申请675件,同比增长53.76%,审结589件,行政复议决定直接生效率90.32%。三是全面提升行政应诉能力和水平。全区各部门、镇街共办理行政应诉案件285件,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6.64%(创近4年新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行政复议诉讼维持率、行政机关胜诉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均居全市前列。四是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加大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深化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暖商护企活动。成立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南沙工作站,深化府院联动联调行政诉讼案件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是法治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有待进一步深化。《南沙方案》《南沙条例》涉法治建设任务需要进一步落实落细,高质量立法护航粤港澳全面合作方面有待深化,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方面制度供给有待加强。法治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需进一步加深。二是法治化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便捷高效政务服务有待加强,涉企法律服务、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需进一步深化。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需要持续推进,涉企“综合查一次”有待在更多领域实施推广。三是涉外法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涉外法律服务机构、人才数量上尚未形成竞争优势,涉外法律服务供需对接精准性有效性需要加强,粤港澳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港澳法律服务资源与涉外法律服务市场需求不匹配。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搭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台子”,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广州市南沙区关于持续深化行政机关柔性执法包容审慎监管的实施意见》,精心引导规范企业合法经营,预防纠正违法行为,着力推进行政执法部门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二)建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队伍“班子”,持续巩固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成果。推动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强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主体责任。在全区更多领域推广涉企“综合查一次”应用场景,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加强对行政执法涉企经济影响评估,进一步加强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保护。
(三)盘活涉外法治建设“棋子”,保障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市政府规章《广州市南沙区港澳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执业实施办法》在2025年第一季度出台实施;持续深化南沙与港澳在建筑工程、城市规划、医疗、旅游等领域的规则衔接。大力推进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南沙国际片区建设,积极引进高端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和人才,打造规则衔接机制对接高效枢纽。依托“两中心、一分会”,聚焦涉外法律服务需求端、供给端打造涉外法律服务链。联动高校资源打造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版权所有: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92744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联系电话:020-12345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