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明珠湾区| English |简体版|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长者助手|登录

明珠湾区|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治政府建设 > 部门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部门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广州市南沙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来源: 广州市南沙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发布日期:2020-12-24
【浏览字号 : -

  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司法局的正确指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的要求,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服务创新,加快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助力南沙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取得积极成效。现将我局2020年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法治化。区委、区政府多次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研究部署全区法治建设工作,多次就南沙法治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对此,我局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局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责任,把法治建设要求融入到分管业务中,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处室(中心)配合的工作格局。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安排专人管理信息公示系统,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积极作用,把合法合规性审查作为必经程序,确保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不断提高依法决策水平。

  (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发挥领导干部“头雁效应”。领导班子带头学法用法,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组织全体干部进行年度学法考试,合格率为100%;二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今年共举办了《民法典》和政务公开培训专题讲座,充分利用OA系统、微信群等新媒体以及政务大厅电子显示屏、大屏幕,线上线下一体化为干部群众宣传《宪法》、《民法典》、《广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三是组织开展10场行政审批培训会,安排人员力量下沉镇街,开展15次现场填报会审,面对面培训指导企业现场填报100余家,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初步形成人人讲法、人人敬法、人人用法的良好风气。

  (三)扎实开展政务公开,着力提高政务公开水平。一是编制区、镇(街)一级的26个试点领域政务公开标准化目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二是严格贯彻落实挂网稿件三级审核机制,每日进行栏目人工巡检及预警,印发《广州市南沙区政务新媒体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制度文件,通过制度促进门户网站、全区政务新媒体的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完善12345热线投诉服务。出台“1+6”(即1个工作意见+6个配套制度),把12345热线工作纳入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力推企业设立登记全程电子化。在推行企业开办“一口受理6+X证照联办”模式的基础上,将22张表单上的469项信息整合为1张表单上的55项信息,将开办企业整合为一个流程,真正实现南沙企业开办“一表申请、一个环节、最快2小时办结”。二是深入推进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改革。推出社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交地即开工”3.0版,通过“四实施”、“三优化”、“二扩大”、“一精简”等举措,大幅度提高审批效率,深化赋能社会建设项目。三是实行简易低风险项目审批。对于简易低风险项目,从取得用地到产权登记仅需6个环节,用时28天,办事零成本。四是落实简易注销工作。扩大适用简易注销的商事主题类型,通过“一网通办”平台进行线上简易注销,提高企业注销登记效率,为企业退出市场提供更加便利化服务。五是打造“无证明自贸区”。通过直接取消、数据查询、部门核验、告知承诺四种方式分类实施改革,实现无证明办理,打造“全国首个无证明自贸区”。

  (五)强化政务服务创新,不断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水平。一是打造“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园区”。搭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营商通”涉外综合服务平台,集中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人签证、港澳台居住证等75个事项。二是创立“立体化政务服务南沙模式”。全国首创“5G+无柜台”开放式首席服务,为申请人提供“一对一”服务,涵盖经营管理类、建设工程类等共845项事项;建立“114政务百事通”助孵助园服务体系,为南沙各园区及孵化器进行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构建“服务无距离”自助式快线服务模式,整合36部门675常办事项,实行24小时不打烊“全天候服务”。三是为区内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普通材质的企业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合同专用章,实现企业注册“零成本”。四是推动政务服务“跨城通办”、“跨省通办”。梳理第一批与中山跨城通办的事项清单;设置“广佛跨城通办专窗”,实施第二批224项南沙-南海广佛跨城通办事项;联合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政务联盟”合作,共同签订政务联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两地办理结果互认机制。

  (六)强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大幅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一是制定《广州市南沙区“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2年)》及其《实施方案》;二是强化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在1877项考核事项范围内,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率100%,办事不用跑率98.14%,行政许可事项四级深度占比99.43%,可即办率79.55%,时限压缩率90.89%,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可网办率100%,统一认证率100%;三是建设区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打通区35个委办局和市局的数据交换共享通道,信息资源主题累计801项,汇集数据超过12.8亿条,提供数据共享主题370余个,交换数据总量近6.8亿条,日均数据交换达25万余条。四是建设覆盖全区80余项审批业务的智能综合审批系统,完成业务系统与“好差评”系统对接工作,确保全区政务服务业务可“一事一评”;落实广州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平台系统管理,实现审批全流程覆盖,切实做到“系统”之外无审批。五是融合电子证照技术优势,加大电子证照、数据共享、电子印章、双向邮寄在政务服务中的推广运用力度,实现更多事项全流程网办。六是全国首创“微警认证”政务应用,实行持中国大陆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华侨护照等证件的办事人员,可通过“微警认证”服务平台办理873个政务事项。七是建设区级综合政务服务信息平台、网上办事大厅南沙分厅、南沙自贸区企业专属网页,初步打造了“一个平台、两级管理(区、街)、三级联动(区、街、社区)”的政务服务管理体系。

  二、下阶段工作计划

  2021年我局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的要求,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持之以恒推进法治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与时俱进,在提升政务服务中聚焦群众福祉。进一步推进南沙中山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工作,搭建“南沙区政务服务监督在线行”平台,建设“人脸无感识别智能政务应用大厅”,继续深化“5G+无柜台”首席服务,持续完善重点企业(项目)服务工作。

  (二)精准发力,在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中砥砺前行。进一步探索信用承诺简化审批“信即办”改革工作,推动一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为1个工作日,争取实现当场办结、“立等可取”的目标;进一步精简审批材料,试行简易低风险工程项目建筑师负责制,细化审批事项办事指南。

  (三)攻坚克难,在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中增强后劲。加强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大力推行电子证照,突破数据共享难点,制定数据治理方案、数据规范,加快推进区云平台扩容、综合业务光纤网的实施和改造工作,加快推进南沙区协同办公项目建设。

  (四)强化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强化“好差评”工作数据的应用,做好第三方公众满意度调查工作,完善区12345服务热线数据分析平台功能,与广州12345平台建立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机制,强化12345热线管理。

  (五)持之以恒,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中坚持法治阳光。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明确各单位年度政务公开工作重点,主动做好信息公开工作,加强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和管理。主动对表对标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围绕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的新要求,增强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领导干部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推动法治文化深入人心。

  广州市南沙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0年12月24日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2016 © 版权归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所有

    联系电话:020-12345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

    主办: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3100790号-1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92744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

    联系电话:020-12345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