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明珠湾区| English |简体版|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长者助手|登录

明珠湾区|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州市南沙区卫生健康局 > 政务动态

政务动态

把准医疗帮扶脉,对症施策见成效——南沙区卫生健康局援黔医疗帮扶工作

来源: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日期:2020-11-20 【浏览字号 : 浏览次数:-

  根据《进一步加强对口帮扶助推贵州省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工作方案》要求,南沙区卫健系统与黔南州龙里、贵定、惠水3县卫健系统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结对帮扶以后,南沙区卫生健康局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认真部署,制定了为期4年的援黔医疗对口帮扶工作方案,明确帮扶责任,制定帮扶措施,全系统上下齐心,全力做好援黔医疗帮扶工作。通过开展全方位的医疗帮扶措施,黔南3县卫健系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水平及医疗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帮扶成效显著。

  一、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不以千钧为重

  广州南沙与黔南龙里、贵定、惠水3县距离有一千公里,两地在高铁时代来临前,千山万水的阻隔使得交流甚少,但两地四县(区)共处珠江水域,共饮一江水,2016年底,两地为了实现共奔小康的宏伟目标终于走到了一起,在脱贫攻坚战中并肩作战,成为了战场上最亲密的战友。在这场攻坚战中,南沙区卫生健康系统可谓是两地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一支“铁军”,他们上下齐心,敢打硬仗,善打硬仗。他们克服了底子薄、任务重的困难,与黔南州3县共计71家县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全力开展援黔医疗对口帮扶全覆盖工作;他们克服了人员编制少、在岗人员紧缺的困难,先后派出52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受援医院开展为期至少1个月的挂职帮扶,派出短期支援专家(一个月以内)200余人次;他们克服了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困难,多方协调,选准方向,竭尽全力在3家受援县级人民医院开展“5+2”组团式帮扶工作。

  二、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龙里县妇幼保健院是南沙区卫生健康系统结对帮扶的其中一家县级专科医院,是一所有着64年沧桑历史的“老”医院,2017年前,该院仅有1500㎡的建筑面积,13张床位,仅开展产检、妇幼保健等简单业务,年业务收入仅过百万。该院在搬迁到新址后,可谓是“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了该院的首要目标。自2017年与南沙区卫健系统结对后,南沙区卫健局把准龙里妇幼保健院的发展方向,结合医院发展需求,先后有针对性的选派区内均有丰富创建经验的管理人才、业务能力强的妇产、儿科、放射科等医疗技术骨干共14名常驻开展挂职帮扶,投入帮扶资金320余万购置学科发展紧缺的医疗设备,协助龙里县妇幼保健院新建医院管理制度等300多项,新成立新生儿科等10个临床科室,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三年来医院门诊量、住院人数、手术量及业务收入等运行指标均翻倍增长,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今年该院顺利通过贵州省卫健委的考评,达到“二级甲等”专科医院指标要求。正是南沙区卫健系统“对症施治”,帮扶干部踏实的工作作风、扎实的临床技能、无私奉献的爱岗精神,促使龙里妇幼保健院在短短的三年内实现“从无到有”的飞跃。

  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医疗技术的提升离不开帮带,为助推贵定县人民医院打造成西南地区有竞争力的县级二甲医疗机构,南沙区卫生健康局利用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办医的机遇,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优质资源引进到贵定县人民医院,促成了贵定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治未病科、消化内科等学科与华南地区最顶尖的医院建立了帮扶关系,推动了贵定县人民医院在相关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南沙区卫健局积极协调解放军广州陆军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向定成教授到贵定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进行现场指导,对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出谋划策,协助促使贵定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于2018年顺利通过了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成为贵州省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急诊支架手术的两家基层医院之一。正是南沙区卫健局大力推动贵定县人民医院发展重点学科,促使该院实现了“从有到优”蜕变。

  医疗技术的提升也离不开学习,南沙区卫健局通过“走进去”和引导“走出来”的形式着力提升受援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结对帮扶以来,南沙区卫健局通过组织区内专家、邀请省市名医等,开展了“医疗卫生对口帮扶月”“智慧南沙大讲堂”等系列培训活动,三年来共对3县医疗机构开展培训200余场次,培训医务人员5000余人次;先后协调来自3县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60人余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等广州市内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及区属医院进行跟岗学习及进修,为受援县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最优质的学习平台。

  四、肝胆相照,倾囊相助

  黔南州惠水县当地的群众由于饮食习惯,往往多发胆囊疾病,惠水县人民医院作为当地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常年收治不少因患胆囊疾病而住院的病人。以往群众得了胆囊疾病如胆息肉、胆结石等疾病,通过手术切除胆囊是常见的治疗手段。然而,胆囊切除之后,与其相连的肝脏功能会有所变化,久而久之亦对人体消化功能产生消极影响。

  而同处珠江水域的广州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早在2006年则在全国首创研发了“硬镜微创保胆取石技术”对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进行微创保胆治疗,同时开发了保胆取石手术专用医器械——CHIAO系列内镜产品,申报并获得了800多项国家专利,可以说,该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在结对帮扶惠水县人民医院后,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深入了解惠水当地的多发病与常见病,把准群众的就医需求和医院发展的瓶颈,通过派出学术带头人开展手术示教、临床骨干常驻开展手术治疗、协助配置专利内镜设备等形式,把该院非常成熟的肝胆外科微创技术体系毫无保留地整体“移植”到惠水县人民医院。结对帮扶以来,医疗帮扶团队协助惠水县人民医院开展了200多例保胆及微创治疗手术,同时利用内镜技术的优势,把两孔(单孔)消化道穿孔修补术、腹腔镜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腹腔镜经皮内环口结扎(闭合术)等5项微创治疗技术引进到该院,让当地的老百姓免去了以往“挨刀”的痛苦,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一流的微创技术,也促使惠水县人民医院的手术治疗手段实现“从优到精”的突破。

  五、全心投入,硕果累累

  援黔医疗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南沙区卫健局举全系统上下之力,持之以恒,通过开展培训讲座、临床教学、手术示教、指导开展新技术、接收进修人员、指导学科建设等,以“传帮带”的形式真正把医疗技术留在黔南州当地,逐步实现“派出一人,造福一方”的效果。援黔医疗帮扶工作得到黔南州3个县人民政府及受援单位的肯定及表彰,受援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南沙区卫健系统派出的医疗帮扶人员事迹先后被人民网贵州频道、贵州日报、广州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近年来,南沙区卫生健康局选派出的医疗专家共4人被评为“黔南州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共4人被评为“黔南州百名优秀医生”;2019年4月,广州市南沙区对口帮扶龙里县团队被龙里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德行龙里”2018年度人物;2019年11月,南沙区卫健局被评为“贵州省2019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南沙卫健系统4名医务人员被评为“贵州省2019年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2016 © 版权归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所有

联系电话:020-12345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

主办: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3100790号-1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92744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

联系电话:020-12345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