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明珠湾区| English |简体版|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长者助手|登录

明珠湾区|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州市南沙区水务局 > 政务动态

政务动态

广州到2025年全市建成区40%以上面积达“海绵城市”要求

来源:广州日报发布日期:2022-06-27 【浏览字号 : 浏览次数:-

  近年来尤其是“十三五”期间,广州市围绕水污染治理集中发力,全市河湖水环境质量取得了较大改善,许多过去人们“避而远之”的黑臭河涌现在变成了碧波荡漾的景观带。6月23日在《广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明表示,在“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 市水务局将治水工作由水污染治理为主向水资源、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统筹推进来转变,努力实现广州市水务高质量发展。

  优化水资源配置 完成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李明提出,广州将进一步巩固“西江、北江、东江、流溪河”的“四源共济”水源格局,统筹实施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南沙段)、北江引水工程、西江引水中途泵站工程等跨市域引调水项目以及牛路水库续建、沙迳水库新建、南大水库扩容以及大封门水库扩容等本地水源项目,全面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

  同时,进一步加强广州各供水系统间互联互通,重点推进北部水厂扩容及“西水东调”输水干线建设,实现东部地区少水缺压时可使用西江取水进行补给,提升供水网络整体韧性。到2025年,全市总供水能力达到955万立方米/日以上。

  此外,进一步提升供水质量和服务,加快实施老旧及高风险供水公共管网更新,完成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和农村供水设施改造任务,全面整合全市现有供水单位,建立统一的供水服务标准和全流程网办服务平台。到2025年,市政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9.9%以上。

  强化水安全保障 4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

  在水安全保障方面,进一步强化流域整体洪潮防御能力,统筹实施全市江海堤防巩固提标,南部推进大湾区(广州市)堤防巩固提升及生态海堤建设,北部推进流溪河及两涌一河堤防系统完善工程及潖江蓄滞洪区工程建设,东部推进东江北干流及增江堤防达标加固,中心城区做好城区堤防查缺补漏。

  进一步加强片区排水防涝能力,以海绵城市理念为统领推进水安全韧性城市建设,打造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老城区结合更新改造,抓紧补齐防涝设施短板,对历史易涝点开展针对性治理,力争尽快清零;新城区强化规划源头管控,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落实海绵城市要求,科学布置排水调蓄设施,加强竖向设计,刚性管控河湖空间。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以2019年为水平年)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深化水环境治理 谋划新建海珠西部净水厂

  水环境治理方面,李明强调,要进一步深入推进源头治污攻坚,继续推进排水单元达标建设,落实单元内排水设施“四人到位”机制,有序实施排水监管“进小区”。继续攻坚合流渠箱清污分流改造,实现“污水入网、清水入河”。至2025年,全市排水单元达标建设比例达90%以上,443条合流渠箱基本实现常态化开闸。

  进一步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按照“集散结合、适度分散”的原则,中心城区谋划新建海珠西部净水厂,外围城区结合人口和产业布局,重点推进广州南站商务区、知识城创新型中央商务区、明珠湾区起步区等重点区域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工程,同步实施污水主干管及配套公共排水管网建设。到2025年,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65万吨/日,“十四五”期间新增污水管网2700公里。

  进一步加强排水精细化管理, “一厂一策”推进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双提升”, 完善厂网河一体化运维机制,深入开展污水厂网联调联控,规范工业企业排水管理。到2025年,全市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85%以上并稳步提升。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2016 © 版权归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所有

联系电话:020-12345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

主办: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3100790号-1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92744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

联系电话:020-12345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