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区民政局发布日期:2023-03-16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踏过二月的轻寒,迎来万物复苏的三月,南沙区民政局在开展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的路上,探索出“乡村文化+社区”的模式,将地名文化融入社区,形成乡村地名试点特有的宣传推广模式。
在南沙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南沙时间银行积极发挥平台支撑作用,链接东涌镇社工服务站、社区水乡姐妹志愿力量,以水乡文化为主题,于2023年3月12日上午,组织辖区亲子家庭于东涌水乡风情街开展东涌水乡 疍家风情——地名文化进社区活动,旨在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参与亲子了解东涌水乡沙田文化和疍家风情,品味地名文化,推动岭南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播。
水乡风光
“东涌”名称来源于清代雍正年间围垦的吉祥围东面的河涌,习称“东涌”,后渐成集市,得以形成并延续。东涌镇是2006年1月由原东涌镇、鱼窝头镇、灵山镇西樵村合并而成,是全国文明镇、全国宜居小镇和广东名镇,拥有广州目前唯一的水上绿道,全长26公里。东涌镇最具特色的就是水乡沙田文化、疍家风情。新中国成立前,疍家人与陆上人家是两个世界的生活方式,他们以渔船为家,疍家艇和陆地上的房子一样,在河涌并排列成行,划分不同的商业区,一切起居、饮食、婚姻、丧祭,无一不在船上,旧疍家人当时过的就是那种“一叶破舟栖五口,日泊田头夜漂流”的风雨飘摇的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东涌疍家人陆续上岸,依河涌两岸而居,虽过上了陆上生活,但疍家文化在东涌这个水乡小镇随处可见。东涌“吉祥围”便是东涌的象征,清雍正年间将围垦沙田取“吉祥如意”的寓意而得名。如今这里成为占地7300平方米的吉祥围民俗文化广场,成为广州南沙东涌体验岭南乡土风情和岭南民俗文化的旅游景点。
吉祥围
活动当天,水乡姐妹团担当活动的导游,带领大家沿着水乡风情街古老的麻石路,走过流水小桥,来到大家翘首以盼的东涌著名地名文化景点——东涌水乡风情街、东涌农耕渔猎展览馆,感受着疍家文化。坐上疍家艇,听着传统咸水对歌,沿着水乡纵横交错的河涌,饱览河涌两岸参天的古榕、“青砖黛瓦的岭南建筑、碧悠的水波、小桥流水人家……感受东涌水乡地名文化的浓厚底蕴。在水乡姐妹团志愿者的导赏下,参与的亲子们对河涌两岸的地名独特文化听得津津有味,对旧时水乡人民为了抵御外敌建成进可攻、退可守的东涌炮楼而凝聚的智慧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家长们纷纷将本次活动分享到朋友圈,受到广泛的关注并表示希望能多参与此类有意义的地名文化进社区活动。
坐上疍家艇
版权所有: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92744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联系电话:020-12345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