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明珠湾区| English |简体版|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长者助手|登录

明珠湾区|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州市南沙区民政局 > 政务动态

政务动态

麒麟起舞 舞动传承——南沙区“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之地名文化进社区

来源:区民政局发布日期:2023-03-13 【浏览字号 : 浏览次数:-

        南沙区民政局在开展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工作的路上,注重乡村地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探索出“乡村文化+社区”的模式,将地名文化融入社区。祠堂作为乡村旅游景点,作为文物建筑,承载了诸多历史、人文、科学、艺术、建筑、民俗等信息,是我国珍贵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纳入到乡村地名试点采集目录6大类53小类中。近几十年来,祠堂的文物价值得到了更集中的关切,很多祠堂都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黄阁有着南沙最古老的传统村落集群,是粤港澳同根同源的文化故土和情感纽带,位于黄阁镇大井村的张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是南沙的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1.png

 张氏宗祠

  2023年3月11日上午,在南沙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南沙时间银行黄阁社区服务站联合黄阁镇社工服务站、大井村村民委员会、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南沙麒麟小学共同开展“麒麟起舞 舞动传承”地名文化进社区游学体验活动,带领亲子家庭深度了解大井村、张氏宗祠的历史,体验黄阁麒麟舞的魅力。本次活动招募了20对亲子参与文化游学体验活动。活动开展前,工作人员向参与本次活动的学生介绍本次活动的文化传承人、活动内容以及活动目的。除此之外,工作人员针对文物保护以及学生安全问题进行活动前培训。

  活动开展过程中,由麒麟文化传承骨干志愿者张老师协助带领学生开展本次游学体验的讲解。在活动现场,张老师首先给学生介绍张氏宗祠名称历史起源以及发展。看似简单的石板台阶,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与故事,张老师以实物+历史典故的形式,形形色色地向学生介绍讲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不少学生积极举手发问以更深入学习祠堂文化。

图片2.png  

 麒麟”文化深度游学

  在了解、学习完张氏祠堂文化内容后,张老师带领学生开启了“麒麟”文化深度游学。黄阁镇麒麟文化传说及舞麒麟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麒麟,是一种圣兽,相传圣兽麒麟在古时途经黄阁镇时,被黄阁镇的景色所迷住,遂降落群山之中,乐而流连忘返,后化为神石坐落于山冈之上。”

  黄阁麒麟舞起源至今已有百年,每逢佳节当地居民就舞起麒麟,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故有“麒麟献瑞”一说。早在2001年黄阁镇就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艺术麒麟之乡”,2007年南沙黄阁麒麟舞更是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麒麟舞就像一处宝藏,值得并等待人们一直深挖下去,去更好地发现它的独特魅力和时代价值。

  在讲解麒麟起源以及寓意之后,进入麒麟舞现场体验学习环节,在古老的宗祠外,麒麟舞老师为学生们讲解麒麟舞的要领、注意事项、穿着技巧等,并且带领着学生们一起学习麒麟舞的基本舞式,学生们也乐开其中,非常认真地跟随老师的脚步动了起来。

  麒麟舞在舞动时,按特定的出洞、绕头、耍尾、寻青、踢青、食青、醉青、吐青、打沙、吐玉书、游花园、回洞等艺术套路和舞蹈技艺舞动,舞动时充满热烈喜庆气氛和浓厚的广东韵味。一招一式,都舞出了黄阁人民对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安康幸福生活的愿望和向往。学生们在体验当中真切感受到了传统麒麟舞的魅力。

  本次活动,通过游学+互动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学习黄阁镇“祠堂”文化、“麒麟”文化魅力,了解地名中蕴含的故事,吸引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传承历史文化,从而促进学生对黄阁镇本土特色文化的参与和传承,为新时代麒麟文化传承与发展凝聚新力量,夯实黄阁镇本土特色文化传承根基。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2016 © 版权归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所有

联系电话:020-12345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

主办: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3100790号-1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92744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

联系电话:020-12345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