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明珠湾区| English |简体版|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长者助手|登录

明珠湾区|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州市南沙区民政局 > 政务动态

政务动态

南沙社工进村(居),架起邻里友爱桥

来源:本网发布日期:2018-03-16 【浏览字号 : 浏览次数:-

 【发展历程】

  南沙地缘广阔、人口分散,农村社区多、居民文化程度低,因征地拆迁、外出打工而引发的就业问题、子女教育问题、老人照料问题以及外来人口融入问题随着南沙的发展日益凸显。早在2011年,南沙区委、区政府就提出了将专业社工服务延伸至城乡社区的思路,在全市率先推开了村(居)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形成了南沙区本土社工发展的路子。

  4项措施保障落实

  一是实施社工人才五年计划,设立社工人才培育专项经费,每年投入20万元用于培育社会工作人才;二是出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系列文件,累计投入建设经费5124.697万元、“以奖代补”经费4375万元;三是开发社区社工岗位,推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购买社工服务;四是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纳入南沙新区村(居)环境完善和提升工程。目前,全区共建成156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室内面积达到70415.17平方米,通过购买服务实现专业化运营的中心122个,共有专、兼职社工人员320人,率先实现广州市提出的“一社区一社工”全覆盖。

  5项职权助推社区治理创新

  2016年,南沙区民政局印发《南沙区关于实施村(居)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社区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制度上,赋予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参与社区发展计划编制、开展社区宣传教育、培育社区志愿者和社区社会组织、促成社区多元参与、打造社区品牌等五项职权,打造社工参与社区治理的本土化社区服务模式。

  2个中心叠加打造社区服务体系

  区民政局建立镇(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与村(居)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联动协作机制,以扩大服务覆盖面、打造精准服务、提升服务“双效(效率、效果)”为目标,形成了家庭综合服务中心7类专业服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7类社区服务相互嵌入的两级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专业优势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本土优势,在服务内容上,突出专业社会工作与社区治理相结合。

  1个信息化平台实现即时管理

  2015年,区民政局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管理与指导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进行动态监督管理。指导平台集档案记录、查询统计、项目管理、社工管理和评估指导等功能于一体,有效实现社区服务信息数据化、评估管理智慧化、业务指导即时化。

  【成效明显】

  至2017年12月,社区社工累计建立居民档案54934个,开展家庭探访13.3万次;提供个案服务9881次,开展小组活动5404次,开展各类社区活动、志愿者服务11677场,服务居民220.3万余人次;孵化社区组织、社会团体211家,协助社区议事515次;开展了“邻居节”、水乡文化节,实施村民素质提升计划、农民再就业计划、社区创业培训班、渔民支持行动、社区文化传承行动等,打造52个社区服务品牌项目,极大地丰富居民精神生活,有效整合社区、社工、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力量和资源,增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功能,促进社区融合,使社区建设工作不断深化提升。

  【基层心声】

  东涌镇东涌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柏锋认为南沙区的社会服务有一个亮点,不仅有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还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他们和政务服务中心相互配合,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社会工作者的参与,确实给社区带来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他们能和老百姓很快建立起信任关系,这是我们社区干部要学习的地方。我以前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社区干部要去学习社会工作知识,不仅要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还要参加社会治理与服务创新相关培训?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些举措对我们的工作的确有帮助,主要是思维的转变,它让我们学习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理念,强化了专业服务意识,还运用专业方法开展服务,我们现在也会用“同理”的技巧来为居民服务。

  【案例一】

  泰安社区位于南沙区珠江街中心区域,面积1.68平方公里,辖内常住人口7834人,其中户籍居民3875人,流动人口3961人,是珠江街辖内人口最多的社区。社区60岁以上的户籍老人有790人,约占户籍人口20.95%,人口老龄化突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单家独户的居住结构成为主流,同时也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空间,“都市冷漠症”正困扰着许多社区居民。为了重建邻里关系,泰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提出了“邻里互助卡”项目,联合居委会发动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社区组织倡导邻里守望相助,以户为单位向居民发放邻里互助卡,通过一张小小的“邻里互助卡”,将同一条巷子或同一栋楼里陌生的邻居联系起来,在互换信息的同时,信任关系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案例二】

  南沙街海庭社区的金苑小区自建楼房250多栋,为开放性旧式小区,大部分居民都使用电动车。由于历史原因,小区内没有设置电动车停车场,电动车辆停放无秩序,大范围私拉乱接电线的现象突出,容易引发线路短路和漏电起火,危及生命安全。海庭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主动对接海庭居委会商讨对策,经过多次协商,达成“推动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解决充电站”的共识,由居委会牵头解决电动车充电站的硬件建设,社工引导居民成立充电站协会负责充电站管理问题。社工以“赋权”和“地区发展模式”为指导理论,充分运用聆听、沟通、引导等专业技巧,通过开展社区调研、居民访谈、开展居民代表座谈会、组织筹建小组,提高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参与社区事务的认识和热情,最终形成充电站协会筹建方案,报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审批,引入政府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实现了社区居委会、社工的优势互补,促进了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

 

图为:珠江街西新社区社工组织开展街坊论坛

  

图为:万顷沙镇社工社工组织开展政策宣传活动

  

图为:南沙街南沙社区社工在开展家庭个案服务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2016 © 版权归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所有

联系电话:020-12345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

主办: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3100790号-1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92744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

联系电话:020-12345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