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港澳合作事务办公室 > 政务动态
来源:广州南沙发布发布日期:2023-01-11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1月5日,南沙与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澳门专才发展学会人才协同发展合作伙伴框架协议签订仪式暨“粤港澳人才协作办公室”揭牌仪式在南沙国际人才港举办。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合作三方分别同时在广州南沙、香港、澳门线下签约,通过视频直播互相见证。
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出席线下签约揭牌活动并讲话。南沙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家炳,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主席骆勇,澳门专才发展学会会长高俊辉分别代表三方签约。香港中联办广东联络部、香港中联办九龙工作部、澳门中联办广东联络部、广东省港澳办、香港特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澳门特区政府人才发展委员会、广州市委人才办、广州市港澳办等有关单位领导参与见证,南沙开发区人才发展局承办此次活动。
三地将开展9个人才合作项目
谢伟指出,粤港澳人才协同发展既需要“硬平台”支撑,也需要“软环境”烘托。
近年来,南沙依托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推动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出台首个国家级新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政策体系,港澳居民个人所得税优惠、15%企业所得税优惠等重大政策落地实施,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扎实推进,全国首创港澳工程专业人才职称评价标准体系,率先实行人才往来港澳商务签注备案“绿色通道”,设立全省首个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出台支持港澳青年发展的“新十条”政策,规划建设港式国际化社区,打造了创享湾等11个粤港澳青创基地,集聚300多个青创团队,粤港澳人才协同发展的生态日趋完善。
据介绍,《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 澳门专才发展学会人才协同发展合作伙伴框架协议》的顺利签订以及三地人才协作办公室的揭牌,意味着南沙与香港、澳门三地的人才协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建立三方常态化协商交流机制和长效合作机制也有利于发挥粤港澳三地人才资源和创新要素等方面的优势,协同推进三方人才事业互动、互补、互惠发展,开创粤港澳三地人才工作合作新局面。
香港特区政府驻粤经济贸易办事处副主任苏紫贤女士通过视频连线致辞,她指出,香港希望通过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在人才交流方面加强合作,发挥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共同将大湾区打造成国家的人才高地,而今天这个人才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澳门特区政府人才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周昶行线上发表致辞,他认为这次签署的三方合作伙伴框架协议发挥了粤港澳三地在人才资源上的优势,框架中签订的第一批先行先试合作项目,与澳门特区政府的人才政策互利共赢。未来,希望三地通过创新的人才发展机制,落实各项合作项目,进一步提升三地的竞争力,为国家建设“国际高水平人才高地”。
小南了解到,根据南沙与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澳门专才发展学会达成的共识,三方签订的《框架协议》以附件形式提出了互设人才协作办公室、人才政策宣传解读项目、国际青年人才访学实习项目、合作开展人才协同发展专题研究、举办粤港澳人才交流活动、大湾区三地人才培训班及联合进修培训项目、大湾区联合招才引智项目、推动粤港、粤澳人才评价标准衔接、共建粤港澳人才协同专家咨询委员会等第一批共9个人才合作项目。当天同时在香港、澳门、南沙设立“粤港澳人才协作办公室”为落实的首个合作项目。
“粤港澳人才协作办公室”将为合作三方互相提供人才政策宣传、人才需求信息共享、联合举办三地人才交流活动、联合引进全球英才等多样化服务,促进南沙与港澳三地人才资讯互融互通,便利三地人才合作交流,加快促进三地人才工作协同发展。
南沙在13个专业对港澳人才实现资格认可
近年来,南沙以建设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和国际化人才特区为抓手,持续优化政策机制,加快建设引聚平台,强化人才服务保障,推动人才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
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在多个领域实现对港澳专业人才认可,设立全国首个粤港澳院士专家创新创业联盟,组建大湾区首家博士后公共研究中心;
获批建设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设立全国首个“大湾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
设立“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为各类人才在南沙创新、创业、生活提供全链条、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人才工作获评全国最佳创新案例。
目前,南沙已集聚高层次和骨干人才约2万人,近三年翻两番,近五年高层次人才年均增长超100%,集聚“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数十名,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不断凸显。
港澳人才到南沙发展更加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港澳居民最关心的就业问题上,南沙实现了职业资格认可先行突破,目前已在建筑、工程、卫生、司法、税务、旅游等13个专业领域实现对港澳专业人才认可,成功备案55家香港工程建设咨询企业和253名香港专业人士;在全国率先试点聘任7名港澳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积极推进科创要素流动,在全省率先实现市级科研资金跨境拨付;实行人才往来港澳商务签注备案“绿色通道”,港澳人才到南沙发展更加便利。
“我通过南沙的人才资格互认,成功评选了建筑施工专业的正高级工程师职称,这为我在内地开展工作打开了一扇更广阔的大门。”
澳门工程师学会理事长萧志泳接受采访时对南沙开展的职业资格互认工作赞不绝口,认为此举将可为更多港澳人才融入大湾区提供更大便利,“今天揭牌的粤港澳人才协作办公室,也将进一步推动三地人才工作互动,我相信,南沙会成为港澳人才融入大湾区发展的桥头堡。”
版权所有: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92744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联系电话:020-12345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