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29日)

【发布日期:2016-04-08】

——2016329日在广州市南沙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六次会议上

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  曾进泽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同时受开发区(自贸试验区)管委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是南沙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开发区(自贸试验区)党工委、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南沙新区、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心任务,积极进取,大胆创新,攻坚克难,较好地承担起国家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探索经验的光荣使命,圆满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3.0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20.55亿元。十二五期间,上述指标年均增速分别为18.3%23%38.4%,增速均位列全市首位

——战略地位日益凸显。2012年和2014年,先后获批国家战略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形成双区叠加蓬勃发展新格局。同时还获批成为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成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了与国家战略功能相适应的规划体系、人才体系和社会管理体系,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五年来,坚持把80%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2015年全区民生投入102.11亿元,较十二五初期增长189.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83万元、2.28万元,同比增长9.2%9.6%。在全市率先实现区属公办学校十二年免费教育;率先将全体户籍劳动者纳入就业补贴范围;率先统一城乡低保标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按照一核四区城市功能布局,以明珠湾起步区和蕉门河中心区为重点,加快城市重点组团建设,带动新区功能布局主骨架初步成型。南沙港区三期码头等港口基础设施已投入使用,集疏运体系加快完善,航运枢纽功能不断强化;高快速路、轨道交通和市政道路建设进展顺利,珠三角交通枢纽地位加快形成。水、电、气等民生及科教文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过去五年,我们在探索中发展,在创新中突破,在攻坚中前行,在转型中提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经济实现快速增长。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产业新业态得到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作用明显。高端制造业持续发展2015年,汽车制造业年产值达846亿元,船舶制造业产值达123亿元。广汽丰田三期主体工程启动建设,东方重机、海瑞克、三菱重工等龙头企业快速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航运物流业快速发展。2015年,南沙港区实现集装箱吞吐量1177.37万标箱,比2010年增长62.4%。已开通国际班轮航线62条、穿梭巴士支线51条,建立无水港业务点10个。南沙航运产业基金和广州航运交易有限公司已开始运作。商业服务业迅猛发展。万达广场、风信子等一批商业综合体已开业。2015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526亿元,跨境电商企业实现交易额13.84亿元,旅游购物出口78亿美元。平行进口汽车试点顺利。融资租赁企业数量和业务规模超过全市一半,实现广州飞机租赁零突破。旅游健康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南沙天后宫等3个国家4A级景区。举办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大力发展游艇邮轮、水乡生态、历史文化等特色旅游,旅游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得到有效激发。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投入使用,霍英东鹤年堂中医城等一批医疗健康项目成功落户。2015年商品销售总额8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0.75亿元,分别是2010年的6倍和3.8倍。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技投入不断加大,2015年区本级财政科技支出5.29亿元,是2010年的6.7倍。科技创新主体不断增加。建成10个技术创新平台,集聚全市25%的新型研发机构。广州工研院和广州产研院被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获批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47.6%。创建省名牌产品11件、省市著名商标33件。创新环境不断改善。一批国家部委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的配套政策已落地实施;省出台了支持南沙的64条政策,并赋予了60项省级管理事项;市下放了58项管理权限;区在科技、人才、总部、融资租赁等方面出台了23项扶持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重大项目加快集聚。围绕三中心一体系开展的系列招商引资引智引技工作成效显著,成功引进了法国欧莱雅、中铁建、中铁隧道、平安综合金融电商物流园等一批国际化、高质量、创新型项目,在总部经济、航运物流、特色金融等领域形成产业集聚态势。截至2015年,已有50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落户,超过50家各类总部型企业进驻,集聚了108家融资租赁企业、654家金融和类金融机构、709家跨境电商企业、1200多家航运服务企业。

(二)坚持先行先试,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成果。

重点领域改革有新突破。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开发区、自贸试验区和行政区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实施行政审批动态调整和行政审批标准化操作,市场准入前置审批事项由101项压减为12项。在全市率先推行企业设立登记一口受理新模式,实现十一证三章联办,市场准入联办证件数量和效率全国领先。实施一照一码、综合窗口服务等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率先建设统一的市场监管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对全区4万多户商事主体实施了信用分类监管。创新金融业务发展迅速,跨境人民币贷款、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跨境人民币缴税(费)业务已经开展。境外融资、跨境放款、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全自动结汇等金融新产品新业务已经顺利推出。

制度创新有新成效。形成了可向全市复制推广的“56+8”改革创新经验,25项创新成果纳入广东自贸试验区首批可在全省复制推广的27条改革创新经验。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外资和内资项目均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对负面清单以外的项目(企业)统一实施备案管理。率先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模式。实施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易通关、海关快速验放、国际转运货物自助通关、检验检疫智检口岸、以政府采购形式支付查验服务费用、陆路跨境快速通关等一批标志性改革,通关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

对外开放重大平台建设有新进展。与港澳合作不断深化,目前已落户港澳投资企业749家,总投资额约104亿美元。与港澳人才交流、游艇自由行、数据传输、社会事务、专业服务等专项合作加快推进。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全球路演招商,成功举办国际航运圆桌会议、港口城市发展合作高端论坛,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得到进一步加强。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上新水平。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自贸试验区法院。组建了广州国际航运仲裁院、广州国际金融仲裁院自贸试验区分院、广州知识产权仲裁院自贸试验区分院和广州市贸促会南沙自贸片区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了全市首家粤港合伙联营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国际化水平有新提高。

(三)坚持高水平抓建设管理,城市功能面貌显著提升。

区域交通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初步构建起南沙区内、与广州市区、与周边地区紧密联系的大交通网络。港口码头吞吐能力大幅提升。南沙港区三期主码头6个泊位基本建成,粮食及通用码头已建成投产,近洋码头、江海联运码头等项目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建设进展顺利。地铁四号线南延段完成土建总工程量的73%,地铁18号线、22号线已列入广州市轨道网近期建设规划,南沙港铁路南沙段已开工建设,深茂铁路、肇顺南城际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高快速路加快建设。深中通道已明确线位并启动前期工作,虎门二桥主塔基础施工全面完成,黄榄干线争取今年上半年通车,广中江高速公路的番中大桥、放马互通立交及其连接线正加快建设。南沙商务机场投资建设运营主体已组建区内交通更加便捷。凤凰一桥等12个骨干市政道路和跨江桥梁项目建设已完成。提升改造了428处公交站亭(站场),公交线路由19条增至61条,公交车辆由113辆增至396辆,开通了自贸试验区公交快线和2条跨区客运线路。

自贸试验区各区块建设全面铺开。各区块的功能定位、重点产业、建设时序和组织体系已经明确,开发建设有序推进。明珠湾起步区已形成146万平方米在建规模,灵山岛尖93%配套道路已启动建设,第一批市政道路已基本具备通车条件,已落地和即将落地项目投资额达400亿元。蕉门河城市中心区目前已建成740万平方米,在建610万平方米。总部经济集聚区项目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市民广场中轴线配套道路、进港大道改造提升工程已完工。海港区块航运服务集聚区和商务配套功能区规划建设已启动。南沙湾区块高端商务及配套设施初具规模,邮轮母港综合体项目已完成土地出让并动工。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庆盛枢纽区块、南沙枢纽区块正在加快建设。

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去年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7.5%,优于全市平均水平。推进四水共治工作,完成46公里污水管网改造,重点河涌水质稳定达到良好标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0平方米。430个村居环境提升工程项目加快建设,名镇、名村、美丽乡村创建成效显著。

城市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成功创建1个国家卫生镇和2个全国和谐社区。五类车和城市六乱得到集中整治。2015年,拆除违法建设4.65万平方米,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新增管道燃气用户1.9万户。平安创建工作全面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群众治安满意度持续提升。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食品、药品、农产品监管进一步加强,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处置,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四)坚持民生为重,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十二五期间,民生事业累计投入317.11亿元,年均增长30.5%,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每年办理十件民生实事,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保、文化体育、公共交通等领域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广大群众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农工作有力推进。特色农业有效发展,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省级名牌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9个,培育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万亩农产品生产基地5个。完成7.69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1200公里机耕路硬底化建设以及1.8万亩鱼塘标准化改造。推进广州市农科院整体搬迁落户。培训新型农民5450人次。创建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由27家增至165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工作有效推进,81个村完成了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五年来累计安排1.29亿元扶贫资金,区内外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就业社保水平持续提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了户籍劳动者就业有补贴、创业有资助、培训不收费。五年来累计资助就业创业5.88万人,提供就业岗位12.1万个,创建创业基地(示范点)28个。与十一五末相比,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63%低保标准提高48.5%,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提高167%。建成区级养老院和9个镇街日间托老服务中心、128个农村老年人活动站点。居民、侨民危房改造以及筹建保障房任务顺利完成。社会慈善和残疾人事业稳步发展。

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奖,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五年来,新建、改扩建33所公办学校(幼儿园),增加学位1.18万个。引进华师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广州修仕倍励国际实验学校等优质教育资源;与澳门旅游学院开展职业教育合作。高考、中考成绩实现稳步提升,2015年首次产生了全市中考总分状元和文科高考总分状元。

医疗卫生服务明显改善。完成南沙中心医院二期建设,新增医疗床位400张。对6家区镇医院进行扩容提升,对119家村卫生站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推进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镇村一体化管理;增加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内容和药物品种;实行一院一策补助机制;在村卫生站推行24小时应诊服务,群众就医更加方便。切实做好登革热、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传染病防控工作。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完成全区117处文物点普查和预保护。区儿童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区图书馆新馆和新区五馆加快建设。完成156个村(居)文化广场、文化室的改造提升,公共文化场馆100%免费开放。打造龙腾盛世等一批文化精品。建成177处体育设施,在全市率先完成双十体育圈建设。成功举办妈祖诞文化旅游节、WDC标准舞/拉丁舞世界公开赛等1万余场次文化体育活动。

(五)坚持狠抓作风建设,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增强。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2015三公经费压缩约12%。农村廉情预警工作和三资管理工作有新成绩,全区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站交易总金额达6.33亿元,同比增长37.6%。按时公布财政预、决算信息,阳光政府形象得到进一步树立和强化。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和程序,成立南沙新区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社会创新咨询委员会。圆满完成六五普法检查验收。推进依法行政,五年来审查涉法性文件1333份,办结行政复议案件140件。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区政协通报情况,自觉接受监督。五年来,共办理省、市、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95件,办理省、市、区政协提案676件,办复率均达100%

物价、统计、审计、国企改革发展、外事、港澳事务、侨务、打私、打假、对台、民族宗教、国防动员和兵役、双拥、计生、气象、人防、应急、三防、保密、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均取得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开发区(自贸试验区)党工委、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开发区(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驻区单位、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一是经济规模还需进一步扩大;二是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珠三角交通枢纽功能还需进一步增强;四是高端人才引进工作力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是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快;六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根据《中共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工委、中共广州市南沙区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我们编制了《广州市南沙区(南沙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领开发建设。落实省、市决策部署,以自贸试验区为根本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贯彻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粤港澳经济合作新模式、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先行先试。全面提升国家新区战略功能,建设广州三中心一体系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功能区,打造广东对外开放重大平台,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强化制度创新,构建对接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的制度框架,着力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面向全球扩大开放,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引领广州产业发展。统筹推进港口、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网和商务机场建设,加快构建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枢纽。高标准推进绿色生态南沙现代城市建设,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形成国家新区与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优势、自贸试验区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机制,以及多重国家战略功能复合发展新局面,努力成为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排头兵和示范区,建设广州未来之城。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着力实现经济实力快速提升,自贸试验区建设走在前列,综合服务枢纽功能显著增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迅速突破,现代城市格局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进步,民生福祉大幅提升,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到2020年,确保地区生产总值比2015年翻一番,并确定以3000亿元为努力目标,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认真贯彻区委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狠抓工作落实:

——坚持创新发展,加快打造国家战略功能。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构建一核四区城市功能布局,统筹推进自贸试验区各区块建设,不断优化创新发展新空间。依托港口核心资源,大力提升航运物流、国际贸易、现代金融等服务功能,加快广州三中心一体系核心功能区建设。发挥自贸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机制效应,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加强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构筑高层次人才高地,推动南沙成为广州创新驱动领军者。以引领广州乃至广东产业未来发展为目标,优质高效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产业新体系。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市场准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率先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改革创新和营商环境新高地。

——坚持协调发展,建设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新城市。统筹推进港口、轨道交通、高快速路网和市政道路建设,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构建海陆空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南沙由地理中心变成交通中心。完善城乡一体化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发展机制,统筹城乡一体发展。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培育现代城市要素,打造智慧南沙。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形成多元参与、协同善治的社会治理格局。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

——坚持绿色发展,建设宜业宜居生态之城。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等环保行动,加强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全面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实行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低碳技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提升生态环境品质,构筑由生态涵养区、景观保护区和城市绿网区组成的水乡生态绿化网络,构建青山、碧水、田园、湿地、港湾等特色生态相融合的发展格局。

——坚持开放发展,建设广东对外开放重大平台。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完善高效便捷大通关体系,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加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推动与国内各节点地区的全面合作,打造港澳向内地拓展、内地借助港澳通达国际市场的双向通道和重要平台,建设一带一路结合点和重要枢纽。围绕促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对接港澳营商规则,加强产业合作,优化口岸通关环境,推进与港澳社会领域的合作,促进人员、资本、信息等服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形成粤港澳合作新格局。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推动外经贸发展转型升级,建立双向投资促进服务体系,提高开放合作水平。

——坚持共享发展,促进人民群众同步共享开发建设成果。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为目标,完善人民群众同步共享开发建设成果机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就业创业服务力度,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及特殊教育,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教育需求。建设健康南沙,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完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提高流行性疾病、重大疫情防治能力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提高待遇水平,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普惠共享的救助、养老、助残、住房等保障体系。

三、2016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南沙加快实现国家战略功能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关系重大。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的形势仍然复杂,各类困难和风险挑战相互交织。我们一定要准确判断形势,保持清醒头脑,按照区委二届七次全会部署,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增后劲为主线,全面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商品销售总额增长50%,进出口总额增长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广汽丰田三期主体工程。以中船集团龙穴造船基地、东方重机、中铁南沙总部、中铁建南沙总部等项目为龙头,加快推进千万吨级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基地、重型装备成套供应和高铁走出去基地建设。推动环保产业园、大岗重型装备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高端装备和大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围绕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发挥现有优势企业的集聚和带动作用,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机器人、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内生性较强的产业集群。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支持企业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推进产业链、价值链整体提升。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企业修复增长动力。

加快建设三中心一体系抓紧实施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设航运交易、服务、信息平台,打造珠江航运运价指数。建设国际航运服务业集聚区,积极引进一批航运总部和航运服务企业,加快鞍钢、宝钢钢材物流中心及保利电商港等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保税物流和冷链物流。推进钢铁、有色金属、粮食、塑料等一批交易平台建设,拓展DIT国际延迟中转业务,打造临港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国际中转中心。积极推动南沙港和机场空港联动发展。完善陆路跨境快速通关模式,打造和香港机场联网的跨境商品大通道。做大做强广州航运交易所和广州航运交易有限公司,设立航运及船舶产业基金,推动航运交易、金融产业深度融合。

优质高效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高端商贸及专业会展,促进传统商贸与电子商务结合。加快汽车综合服务园区建设,做大整车进口业务,发展汽车整车保税中转业务。充分利用资讯科技园等服务外包平台,大力发展电商服务和计算机软件等为主导的服务外包产业。制订出台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加快推进羊城晚报创意园等项目建设。继续推进自贸区人民币跨境双向资金池业务发展,依法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争取资本项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取得突破。发展新兴金融业态,推动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研究推进创新型保险产业集聚区建设,吸引专业保险机构集聚,推动金融保险业发展。积极深化与港澳旅游合作,大力推进一程多站旅游发展。加快邮轮、游艇旅游业发展,推动形成邮轮、游艇旅游产业链。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娱乐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拓展新兴消费热点。

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筹建力度。坚持政府主导、专业化、市场化招商方向,加快建立全球招商网络,聚焦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领先企业开展靶向招商。对接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加快推动龙头企业、平台企业将高端产业板块落户到南沙。引进连锁机构总部及结算型总部项目,迅速做大总部经济规模。进一步完善企业筹建及服务工作机制,积极协调项目在前期工作、工程建设、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合力推进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中远海运散货总部、中交建国际总部、合捷跨境电商园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二)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形成新的动力源和增长极。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环境。以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契机,进一步加快高端科技要素和功能集聚。出台一批支持政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创新平台等扶持政策。转变科技投入方式,进一步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推动一批科技企业在新三板和广州市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引入设立一批风险投资基金。面向全国、全球招聘一批与国际接轨的优秀人才,全面推进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等创新模式,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全面加强粤港(国际)科技合作,依托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重点推进光电国际合作实验室建设,打造开放式智能制造中心。以慧谷和明珠科技城为重点,加快推进广州工研院二期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国家物联网标识平台、国家超算中心南沙分中心、3D打印研究院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检测认证服务平台落户。推进港澳青年学生实习和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联合香港、澳门、广州的科技服务机构、高校、企业成立粤港澳创新创业联盟。

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形成一批创新集群。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项资金,支持相关单位新建孵化器、补贴在孵企业租金、奖励孵化成效。今年争取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10家,孵化总面积60万平方米。深入推进质量强区和品牌战略,发展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品牌企业。

(三)强化制度创新,加快打造改革创新和营商环境高地。

健全宽进严管的市场准入和监管制度。完善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继续推进并完善一站式市场准入统一平台,深入推进企业登记一口受理、多证联办等改革,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探索证照分离改革。落实企业年度报告、经营异常名录等制度,完善市场监管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建立跨部门协同联动的协作机制,强化各部门认领监管,加快物联网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全流程监管。

建立高效便捷的大通关体系。进一步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和口岸监管三互机制建设。完善政府购买查验服务试点、海关快速验放机制和互联网+易通关等创新模式。推行第三方检测结果采信制度、中转货物原产地签证制度。推广智检口岸新模式,推进进出口商品全程溯源管理,打造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逐步实现检验检疫业务全流程无纸化。加快推动启运港退税、国际中转保税、沿海捎带业务、国际航行船舶登记等政策落地。

完善创新型体制机制和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简政放权,编制实施权责清单,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积极推进法定机构试点工作,设立明珠湾区开发建设管理局、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局。组建行政审批局,加快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按省市部署开展自贸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南沙新区条例,配合省出台并组织实施自贸试验区条例。依托南沙自贸试验区法院、南沙国际仲裁中心及国际航运、金融、知识产权仲裁院等专业机构,公正高效解决各种涉外商事纠纷。

降低企业营商成本。落实国家、省、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研究制定降低企业成本的一揽子措施,在做优增量、调整存量、主动减量上精准发力,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营改增试点扩围等政策,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四)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广州市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发挥航运产业基金对航运物流和一带一路沿线合作项目建设支持作用。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港口、商会及国内外大型企业合作,在南沙建设引进来、走出去平台,集聚全球高端资源要素。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城市联盟建设。探索建立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自贸园区的经贸合作,在检验检疫标准、技术、互认等方面推进国际间多国互认制度,合作建立高效便利的进出口货物通关体系。建设跨境投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促进跨境双向投资。

加快与港澳深度合作。推进穗港数据传输专用通道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服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加快粤港澳专业服务集聚区建设,力争年内引进一批会计、法律、建筑、测量等专业服务业领域的企业及项目。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建设粤港澳口岸通关合作示范区,探索与港澳间人员往来便利化新措施。

大力推动外贸转型升级。用好用足新区、自贸试验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国家和省的支持政策,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旅游购物出口等贸易新业态。制订跨境电商总体规划,加快跨境电商企业集聚。培育壮大保税贸易、融资租赁等新业态,发展一批新型外贸服务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推动产业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延伸。

(五)优化城市功能品质,加快建设宜业宜居生态新城。

以自贸试验区建设引领城市发展。紧紧围绕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定位,加快各区块的基础设施、商务配套和产业项目建设,发挥自贸试验区对高端要素的吸附作用,提升城市集聚辐射功能。蕉门河城市中心区要加快推进总部经济集聚区等56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城市客厅的功能和形态更好形成。明珠湾起步区要着力推进中化集团城市综合体、中交明珠国际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启动体育馆周边约30万平方米区域开发建设;抓紧开展横沥岛尖征地拆迁和土地收储工作,并启动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加快南沙湾区块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导入,推进邮轮母港综合体项目建设。加快海港区块用地用海报批,推进南沙港区、保税港区、物流园区以及航道疏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庆盛枢纽区块、南沙枢纽区块建设,并同步开展招商引资。

加快建设珠三角交通综合枢纽。以加快南沙区域海陆空大交通体系和区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南沙港区四期、邮轮母港等一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增开8条外贸航线、3穿梭巴士支线,建设3无水港和办事处。加快地铁四号线南延段、南沙港铁路、深中通道、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广中江高速、番莞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协调地铁18号线和22号线加快前期工作。推进商务机场各项协调工作有效开展。加快推进区内30个骨干道路和跨江桥梁项目建设,力争凤凰二、三桥及黄榄干线等项目在年内完工。优化中心区支路网系统,完善城市交通微循环,高标准建设静态交通,初步形成畅达、高效、优质的综合交通体系。   

营造良好的城市宜居环境。大力促进绿色发展。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南沙。重点推进自贸试验区生态廊道建设。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完善黄山鲁森林公园、十八罗汉山森林公园等景区景点建设。大力推进低碳循环发展。进一步做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继续推进锅炉淘汰、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扬尘污染等治理,扎实开展节能减排,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碳排放总量降幅达到目标要求。加快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统筹各类管线敷设。继续开展内河涌整治工作。完成凤凰湖2号湖建设,提高生态水城建设成效。全面培育城市精细化管理要素。在城市功能要素布局以及规划管理上,积极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努力打造南沙高端化、精细化、品质化城市形象。以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城市治理架构试点为契机,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推进城市智慧管理。

持续加强社会治理。继续推行五个一社会治理模式。深入开展城市综合整治行动,严治城市六乱,严查两违,严管五类车,全面推进建筑工地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加强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水平。深入推进平安细胞工程建设。完善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突出抓好危险化工品、道路交通、食品药品及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工作,杜绝各类重大事故发生。进一步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健全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和诉前联调机制,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途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

(六)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集中力量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今年全区将加大投入力度,办好十件民生实事。一是全面实施强教工程;二是继续实施优医工程;三是实施社会保障提升工程;四是实施公交服务提升工程;五是实施社会治安和交通管理智能化提升工程;六是实施生态环境提升工程;七是实施阳光食品安全管理提升工程;八是实施文体惠民工程;九是推进农村民用电增容改造工程;十是实施便民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

扎实做好三农工作。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加强职业农民培训,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重点建设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产地市场,支持发展农产品电商服务。鼓励发展特色观光休闲农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成40%以上农村民用电改造工程建设,完成200个村居环境完善和提升工程项目建设。统筹推进18条美丽乡村和3个中心镇的创建工作。推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向全区铺开,完成全区农村股份制改革,积极推进货币+物业村集体发展模式。完成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各项任务。

完善就业社保体系。完成城乡居民医保扩面任务。完善区、镇(街)、村(居)三级社会保险服务体系。实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70%以上。推进区养老院试营运。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体的精准救助,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制度。做好恤孤、助残工作,推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巩固提升教育质量。加快华师第二附属中学、广外附小附幼等建设,新增公办学校、幼儿园学位2000个。支持发展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深化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合作,凸显教育国际化特色。

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优化医疗机构建设布局,加快南沙中心医院二期后续工程、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和区疾控中心实验楼建设,继续实施区内医院优化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区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加快实施以智慧医疗为目标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加强计生服务管理,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提高重大传染性疫病防控能力。

切实增强文体服务供给能力。完善镇(街)、村(居)文化基础设施,丰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加快区图书馆新馆项目施工,推进新区五馆建设。组织开展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进一步整合文化、体育资源,推动场馆便民开放,实现公共文体服务均等化。

此外,物价、统计、审计、外事、港澳事务、侨务、打私、打假、对台、民族宗教、国防动员和兵役、双拥、气象、人防、应急、三防、保密、档案、地方志等工作也要围绕中心工作,继续抓好落实,完成好各项任务。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

推进依法行政。注重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健全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切实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制定七五普法规划,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加强高效施政。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实效。加强行政审批规范化管理。建设互联网+”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完成村(居)政务服务站建设,完善优化区、镇(街)、村(居)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坚决整治懒政怠政、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增强政府工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强化廉洁从政。建立预防腐败清单制度,加强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专项经费等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扎实抓好财政资金使用、公共服务事项等信息的公开。强化行政监察,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重大事项报告核查。持之以恒纠正和解决四风不严不实问题,改进政府机关作风,建设廉洁南沙。加强公务员教育管理和能力建设,努力打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清正廉洁、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各位代表,南沙发展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开发区(自贸试验区)党工委、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加快建设国家新区和自贸试验区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无水港:无水的港口,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在无水港内设置有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督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

2.平行进口汽车:是指在汽车生产厂商授权销售体系之外,由除总经销商以外的其他进口商从境外进口的汽车,与国内授权经销渠道平行

3.三中心一体系:是指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4.一口受理:是指通过整合多个部门审批流程,推行统一收件、内部流转、联合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发证的企业注册模式,申请人可一站式办理新开设企业相关业务。

5. 十一证三章联办: 是指对于企业设立登记所需办理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国税)》、《税务登记证(地税)》、《社保登记证》、《外商投资企业备案证明》、《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食品经营许可证》、《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企业备案表》等十一个证照以及公章、财务章、报检专用章等三个公章,以统一收件、内部流转、联合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发证的方式办理。

6.一照一码:是指通过一口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结果互认,将由三个部门(工商、质检、税务)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通过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由工商部门直接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7.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指为国际贸易和运输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处理公共平台,实现企业通过单一窗口平台一点接入、一次性递交满足监管部门要求的格式化单证和电子信息;监管部门处理状态通过单一窗口平台反馈给申报人;监管部门按照确定的规则,共享监管资源,实施联合监管。

8.“互联网+易通关是指运用互联网+”理念,将海关监管与互联网平台深度融合,精简优化海关作业流程。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办理报关、查验、缴税等通关业务,优化提前归类审价手续。

9.“智检口岸是指通过互联网+”、云计算等手段,与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实现一点接入,一次性递交,一个平台反馈和24小时无纸化网上办公。

10.新区五馆 是指南沙档案信息规划展览中心,包括国家档案馆、规划展览馆、城建档案馆、房地产档案馆、地方志馆。

11.“三资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的资金、资产、资源。

12.口岸监管三互是指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

1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4.静态交通:是指车辆的停放,包括因乘客上下车、货物装卸的短时间停放,停车场的长时间停放,以及停车场(库、点)的规划、管理等相关方面组成的一个总概念。

15.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16.四节一环保:是指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附件1

 

2015年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序号

项目

完成情况

 

1

深化强教工程

    完成南沙一中高中部扩建及华师附属小学、幼儿园、时代南沙小学、黄阁镇中心幼儿园5所学校的建设,新增学位3000个以上。面向全国公开选调或引进55名优秀教师。在全区每所中小学建设了一间双向视频录播室。完成全区50%中小学校光环境改造工程。开展足球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举办2015年南沙区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组织比赛172场。

 
 
 
 
 

2

深化优医工程

    南沙中心医院二期工程已完工并通过验收,新增医疗病床400张;二期后续工程建设已完成工程总进度约30%。加快了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院区、区疾控中心实验楼和区内医院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大项13项,小项43项,人均经费60元。在12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全区基层医疗机构签约率达到96.09%;重点人群签约率为40.97%(省下达指标为30%)、建档率82.04%(市下达指标为75%)、健康档案使用率79%(市下达指标为50%)。

 
 
 
 
 
 

3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

    食品生产企业、超市、农贸市场监督抽检覆盖率为100%;食品生产企业、重点超市、学校食堂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8.1%98.4%98.2%。督促企业开展电子监管数据上传与GSP2013版认证工作。电子监管目标完成率达到100%

 
 

4

全面实现农村主要道路硬底化和亮化工程

    年初计划完成340公里共420个项目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工;20158月份新增250个项目(约94.256公里),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完成了9130盏农村路灯建设。

 
 

5

全面实现机耕路硬底化

    全面摸查机耕路硬底化的数量,分两年开展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60公里道路建设,正在实施第二阶段300公里道路建设,第三阶段270公里道路已进场施工。

 

6

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治理力度

    已完成26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及7个村(居)的农村污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对金洲涌进行了重点整治,金洲涌南岸、北岸已完工,主要养猪场排污口已封堵。30条河涌清疏整治已完工,全区重点区域主要河涌的水质稳定达到类以上。

 
 

7

推进农村民用电增容改造工程

    全年投资6112万元,完成48个农村民用电增容改造项目建设。

 

8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印发实施了《广州市南沙区困难群众、优抚对象及退役士兵临时困难补助实施办法》,将本区户籍困难群体每年医疗救助上限从8千元提高到4万元,将危破房改造救助上限从4万元提高到5万元。26项社保业务权限下放至全区145个村(居)办理,建立了三级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将本区户籍劳动者就业岗位补贴由每月80元提高至每月200元,全年提供就业岗位2.5万个,培训劳动力11473人次,完成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135个。完成801户有需求的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工作,南沙残疾人康复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已完成。完成拥有400张床位的区养老院基本建设。

 
 
 
 
 

9

全面提升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110个综合文化室改造提升工作已全部完成,有效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能力。设置了45套数字图书借阅机,初步构建起了覆盖全区的数字化移动阅读服务网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规范团体活动管理,培育扶持了20个基层文艺团体。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51场次(其中开展全区性大型活动18场次)。完成4一站两点3个小型足球场的建设。落实了南沙体育馆等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对外开放;实现了各村(居)健身路径建设全覆盖。

 
 
 
 
 
 

10

实现村村通网络

    全区行政村新增487个无线网络(WIFI)热点,实现了无线网络(WIFI)行政村(公共服务区域)全覆盖。

 

 

 

 

附件2

 

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

序号

项目

工作目标

1

全面实施

“强教工程”

    加快推进一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新增2000个公办学校、幼儿园学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通过积分入学入读区属公办中小学校的学位增加20%;引进和培养一批名校长、优秀老师;开展学区化建设试点工作,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开展5所学校自助图书馆试点建设工作。

2

继续实施

“优医工程”

    完成南沙中心医院二期后续工程主体结构建设;完成广州市妇女儿童中心南沙院区基坑工程的20%;实现南沙中心医院重点科室工作日均开设专家门诊;加强基层慢性病防治服务,高血压患者管理率达40%以上(省下达指标35%)、规范管理率达60%以上(省下达指标50%),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达30%以上(省下达指标30%)、规范管理率60%达以上(省下达指标50%);完成我区智慧医疗项目的立项、设计和招标工作,2017年底前实现南沙新区医疗机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发挥南沙区中心医院的带动作用,提升全区医疗水平。

3

实施社会保障提升工程

    完成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的选址和初步设计;开展建设拥有200张床位的残疾人托养中心的可行性研究、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开展60岁以上老人“银龄安康行动”,实现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100%统保;政府出资为特困群众及优抚对象购买意外及重大疾病商业补充保险,对有特殊困难的群众实行精准救助。对大岗镇、榄核镇、南沙街、珠江街敬老院实施提升改造工程;由区财政、福彩公益金等筹集资金,将镇街日间托老服务中心的资助标准由每年12万元提高到40万元;由镇街通过政府购买社工机构服务的方式,安排社工等专业技术人员向老人提供专业养老服务;实现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70%以上,资助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2000人以上。

4

实施公交服务提升工程

   进一步优化完善区内公交线网,对35条现有公交线路走向进行优化,新开3条以上公交线路、增加15台以上公交车。推进我区管辖的南沙至番禺5条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对30台以上公交车辆进行更新。推进公交站亭改造工程第三期项目建设,完成新建100个候车亭,并试点推进电子站牌建设。

5

实施社会治安和交通管理智能化提升工程

    全年新增或升级改造高清摄像头958个;逐步推进全区交通信号灯升级改造工程,年内完成蕉门河中心区及周边地带信号灯的升级改造工作。

6

实施生态环境提升工程

    完成南沙凤凰湖2号湖和约30公里污水管网建设,开展50条内河涌整治工作。确保全区12个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和13个区域噪声监测点位正常运行,为进一步改善区域声环境提供决策依据。全面完成本年发展1.75万户管道燃气用户的工作任务。

7

实施阳光食品安全管理提升工程

    完善溯源管理体系,推进酒类、食用油的溯源体系建设;对辖区食品安全生产企业、大型商场、超市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施100%监督抽检。学校食堂和新申办的社会餐饮服务单位100%实施“阳光厨房”。

8

实施文体惠民工程

    开展各镇(街)图书分馆建设,形成全区资源共享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各图书分馆提供每周不少于48小时的免费开放服务;实现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促进各村(居)大型社区健身路径、健身器材、康体设施全覆盖,积极整合体育服务资源,打造体育健身场地网络;每季度组织不少于一场的全区性群众文化体育宣传或活动;新建4个“一站两点”(文化体育工作站、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点、国民体质监测点);设立5个旅游服务问询中心,开通区内主要旅游景点之间旅游穿梭巴士。

9

推进农村民用电增容改造工程

    完成50条村121项农村用电增容改造,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用电需求。

10

实施便民服务信息化建设工程

   今年计划光纤到户率达80%(去年40%),城市用户光纤接入能力达100Mbps,农村镇区光纤接入能力达50Mbps。在公共场所建立600个免费WLAN网络。依托南沙区电子政务云平台资源,铺设南沙“市民之窗”自助终端机,将政务服务延伸到村(社区),把以往“5*8小时”的政务服务模式转变为“7*24小时”的全天候政务服务模式。计划完成一期的数据接口开发工作,在区、镇(街)铺设11台自助终端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