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涌镇积极探索“人大代表+”模式,为社会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发布日期:2025-03-06】

  近日,南沙区东涌镇人大接到来自东涌法庭庭长吴伟彤的电话,他表示:“有人大代表参与的调解,特别顺利,以后我们想将人大代表纳入调解员队伍,与法庭法官共同调解纠纷。”这一提议的背后,是2024年南沙区人大代表郭华升与法院共同努力,成功调解的一宗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例。 

  某游公司:“这两栋建筑必须要收回来了,因为要用于建设融合东涌镇历史沿革、乡村振兴及非遗文化展示等内容于一体的东涌印象馆,这还是“百千万工程”典型真美丽圩镇客厅的选址。” 

  某粤公司:“可是如今合同尚未到期,我们又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室内装潢装修,怎么可能说收就收。” 

  调解现场气氛紧张,双方各执一词。此时,人大代表郭华升挺身而出,他沉稳地说道:“大家先别急,既然双方都来到现场,肯定是想解决问题的。那我们就一起来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吧!”郭华升的介入让双方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某游公司:“他是我们商会的会长,我们的情况他也有所了解,我相信他一定能为我们解决问题。”某粤公司:“这个人我认识,是我们的人大代表,我相信他能为我们这些平民讨回一个公道。” 

  鉴于情况复杂,郭华升代表在调解现场详细听取了双方的诉求,并仔细查阅相关资料。他指出,某粤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装修是事实,但其欠付某游公司25万元租金也是事实。因此,他建议将某粤公司装修的剩余价值交由专业评估公司进行评估,双方均表示同意。凭借其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深厚的群众信任,郭华升为双方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调解现场的气氛逐渐趋于平和、理性。 

  法官也从全镇发展大局和公司切身利益出发,对某粤公司进行劝说:“现在东涌镇‘百千万工程’确实需要对该两栋物业进行改造,如果你们继续占用场地,还会持续产生占用费。我建议你们可以先交还部分场地,这对双方都有利。” 

  最终,法官的专业释法说理和人大代表的温情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某粤公司最终归还了全部场地。且在评估报告出来后,结合欠付租金数额,扣除其他各项费用,最后确认由某游公司向某粤公司支付费用15万元,矛盾就此得以圆满化解。 

  此次调解充分展现了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的优势,既减轻了双方当事人的诉累,又有效维护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同时,也凸显了人大代表在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东涌商事调解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其中特意选取了两名人大代表作为成员,旨在借助人大代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推动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东涌镇人大代表充分展现了人大代表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直接体现了代表履职的实效性。他们不仅是群众的代言人,更是社会和谐的守护者,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进一步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下一步,东涌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持续探索“人大代表+商会”“人大代表+法院”的调处模式,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让代表履职和商会、法院工作中实现同频共振,助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格局,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