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是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为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倡导友爱互助、融合共享的理念,提高残疾人获得感和幸福感,共享全面小康社会成果,南沙区残联围绕“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主题开展了系列助残日活动。
童趣共融·携手展能
5月16日,南沙区残联联合广州市人人社会服务中心、广州南沙花园酒店在广州南沙花园酒店开展了“童趣共融·携手展能”为主题的社区亲子共融活动,共有南沙区户籍的20个残疾儿童家庭和10个普通儿童家庭共100多人参加了活动。区残联理事长肖春江出席活动。本次社区亲子共融活动旨在通过共创融合作品、助残摊位等形式,加深社会大众对残障儿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了解,倡导大众提升对残障儿童的包容度和接纳度。活动现场20对特殊儿童家庭和10个普通儿童家庭一起进行了破冰游戏、亲子手工DIY、巧手共绘未来三组活动。活动中残障儿童和健全儿童在家长配合下完成游戏、一起制作纽扣花、共同完成一副大型未来梦想融合画报,拉近了残障儿童和健全儿童的关系。此外,活动现场还放置了多块宣传展板,并设置了现场咨询点,为群众提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工作等方面咨询服务。
情暖童心·关爱特殊儿童
助残日期间南沙区残联开展了“情暖童心·关爱特殊儿童”慰问活动。南沙区残联理事长肖春江带队到南沙区启慧学校慰问在校的残疾儿童。慰问组参观了启慧学校的特色课程,并亲切地与孩子们互动,向老师了解残疾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给孩子们送上了学习用品。肖理事长表示今后要和教育局及相关部门加强沟通,推动康教融合,为孩子们提供教育和康复的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大家庭中。
群众微心愿,支部来领办
5月11日下午,南沙区残联党支部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助残日系列活动,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活动。南沙区残联党支部通过南沙时间银行平台搜集了辖区6名残疾人共7个微心愿,服务需求内容包括居家家政服务、轮椅、坐便椅、米、油等。区残联党支部通过入户的形式,以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帮助全部残疾人实现了“微心愿”。区残联党支部书记肖春江同志与残疾人及其家属进行亲切交谈,叮嘱他们保重身体,遇到困难及时与镇街残联反映。残疾人及其家属对区残联党支部的志愿服务活动表示了感谢,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近年来,南沙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2018年修订的《南沙区残疾人扶助实施办法》新增了扶助项目,扩大了扶助范围,提高了扶助标准,政策覆盖生活保障与救助、康复资助、托养扶助、无障碍建设、人才奖励等八个方面,多个补助项目均高于省、市扶助政策标准。在民政两项补贴的基础上,南沙区残联还对困难残疾人发放困难补助金,补助标准分别为200元/人。在特殊儿童康复资助方面,对0-16岁脑瘫(或肢体)、智力、听力、孤独症残疾少年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资助,标准为每人每月2000元,比市资助标准高300元。此外,南沙区残联还开展了残疾儿童社区康复服务,对社区康复的残疾儿童给予每人每月800元资助。
除政策制度的惠残措施外,南沙区政府还着力加强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启动南沙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建设资金1.5亿元,占地59.86亩,建设办学规模为45个班,可容纳360名特殊儿童。该学校已于2020年9月启用,目前已有60多名户籍残疾儿童就读,预计今年就读人数将达100多人。2019年,南沙区政府启动建设南沙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和托养中心(以下简称“两个中心”)。“两个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1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 19449 ㎡,目前项目已封顶,进入装修阶段,预计年内竣工交付。项目建成后,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将开设康复床位23 床、康复设施工位65位;托养中心定编床位 200 床。2019年以来,多个镇(街)康园工疗站启动扩建、异地重建工作。其中,横沥镇康园新站服务场地达500平方米,新开设多个功能区;榄核镇康园工疗站完成扩建工作,服务场地由原本的280平方米扩建至800平方米;南沙街、珠江街康园工疗站已完成搬迁,新站分别从原来的200和220平方米增加到500和350平方米;大岗、万顷沙镇康园工疗站也完成重新装修工作。
在残疾人权益保障方面,南沙区残联切实做残疾人权益的有力保护者,为残疾人发声。2020年南沙区残联联合区检察院开展的“盲道公益诉讼”,开创了全国残疾人权益保障公益诉讼的先河。设立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2018年南沙区残联与广州市南沙公证处签订了合作协议,连续3年免费为残疾人提供公证法律援助服务150多件。
目前,南沙区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高。接下来,南沙区残联会继续秉承“以残疾人为本”的宗旨,努力为残疾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团结带领广大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为建党百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