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组织机构| 机构职能| 领导分工| 办事指南| 表格下载| 康园中心|政务公开| 政策法规| 留言板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把“工疗”搬到家里,残障姐妹在家复工
发布时间:2020-03-17 来源:
  疫情之下“宅”在家里出不去,觉得浑身不自在。姐姐李菁和妹妹李玉对这种感觉似曾相识——背负“智力残疾”标签,她们曾在人生头些年里守着家,“无所适从”。2010年,南沙区万顷沙镇建成康园工疗站,开始招收残障学员入站接受培训,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李菁和李玉两姐妹符合入站条件进入了万顷沙镇康园工疗站,每天早上七点步行至村口上公交车,转两趟车,穿过涌道农田,一个多小时后到达,风雨不改。停滞不前的人生因此有了进展——陈老师是工疗站的负责人,与两姐妹相处数年,教会了她们灯饰、夹子、围巾制作。“此后活不离手。”她说,“两姐妹在这找到了些生活的价值”。
  2020年,疫情来袭,一切又停了下来,这一次她们没有“停工停产”,而是在区、镇残联的协助和支持下,把“工疗”搬到家里。

李菁(左一)和李玉(右一)接受记者采访。
  “本来还想去百万葵园游玩,却被疫情打断了”
  南沙区万顷沙镇民建村,这个距离广州市中心约70公里的小岛静谧依旧,但人们的生活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影响。过去的一个多月里,一袋子的铁丝、铁片及弹簧,还有一个配备杵子和固定器的小木箱成了李菁和李玉主要的居家工疗“复工”工具。
  在固定器上安上弹簧,用杵子穿过铁丝,将铁片连成一块,通过固定器稍微一扭,“啪”的一声——在李玉和李菁的操作下,一个小铁夹子不到几秒的时间便做成了。接着便是一次次的重复,李菁和李玉颇为沉浸其中。
  “要很小心,一不留神,就会弹簧弹飞,还有可能戳到自己。”两姐妹告诉记者,这些工具都是工疗站老师送上门的,还有好几袋,足够满足她们最近的需求。对她们来说,能在家里完成工疗站要做的事情,“这就是疫情期间最大的需求,手头有活干,才感觉到有意义。”

  时间往前倒流,李玉回忆道,第一次察觉到疫情的严重性,是从她们的第一个假期计划被打乱开始。在工疗站忙碌一整年,做了不少手工品的两姐妹本在2020年春节前约好了在假期去一次百万葵园游玩,“凭残疾人证可以免费入园”。当再度确认行程时,她们发现,疫情给假期蒙上了阴影,一切都停止了。
  少出门、出门要戴口罩、公共场所不开、工疗站也暂停……不仅百万葵园去不成,她们也开始重新“宅”家的生活,“一星期只去买一两次菜,直接存放在冰箱里,更多时间就守在家中。”
  过去好几年一直和妹妹一起在工疗站学习的李菁,在2月初便迫切地想要“复工”。在工疗站工作人员突发奇想把“工疗站”工作工具送到家门口前,她已打了好几个电话给她的老师们,询问何时归站。疫情下,谁也给不到答案。
  在家中没有事情可做,从固定每周一到周五到站“上班”的生活到需要坚持留在家里的生活,对她们来说成了一场最大的“考验”。为了让李菁和李玉在疫情期间安心留在家中,万顷沙工疗站工作人员马上备好站内的手工存货,在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后将手工材料送上门。

  工疗站成人生的转折点,不愿停下手中的活
  工疗站之于两姐妹的意义,比许多事情都重要。
  万顷沙镇民建村上,水道纵横交错,村居依水而建,小巷、房子和河涌密密麻麻靠在一起。李菁和李玉从小住在其中一座一房一厅的砖房。很少人知道,静谧的水乡古村里,命运给她们定下了个“悲伤的基调”——李菁和李玉都是智力一级的残疾人,因为父母去世多年,两人相依为命。较懂事的李玉负责大小事项,然而,脊柱侧弯而瘦弱的她依旧显得无力,“进入工疗站前,我们就只是待在家里,靠着政府的救助生活。”
  漫长的一段时间里,“智力残疾”的标签按下了她们人生的“暂停键”。李玉说,“房子是政府给我们建的砖房,也有20多岁的高龄。” 床铺、茶几、凳子、斑驳墙壁……她们随着时间长大,看着房子一点点变老,不禁“觉得自己很没用”。

老房子里,两姐妹也会种些蒜和花。
  人生的“价值”,是在工疗站找到的。设立在万顷沙沙尾一村的万顷沙镇康园工疗站原是一所荒置的小学。2010年3月8日,这片400平方米的校园小修小改,摇身一变齐聚了庇护工场、康体活动室、家居训练室、“开心农场”等功能场地。
  工疗站负责人陈老师说,残疾人有一个康复平台了。没多久,姐妹二人相继入站,两人每天七点多出门先后搭乘3趟公交,在八点多到站开始一天的训练、学习。她回忆道,两名学员自入站以来一直配合工作人员参加康复训练。在学习成长小组方面,李玉通过参加烘焙小组活动,学会了制作蛋糕,还会主动与身边的人分享;李菁虽然学习能力没妹妹强,但通过跟进工作人员反复的训练后,在手工制作方面有较大的进步。

李玉有时候会在厨房做蛋糕、三明治给其他学员。
  她还记得,由于工疗站的灯饰半成品加工很漂亮,但供应商要求很高,学员尝试做好很多次都要返工处理。李菁也想参与,为了能够学会新手工,她主动要求工作人员提供次品模型,放假时带回家反复练习,终于达到供应商的要求。那一刻,姐姐知道自己手技过关了,开心跳起来,虽然有两个指头还包着创可贴,但已经忘记了,使劲拍起手。
  吃过苦,较过劲,受过伤,陈老师看着两姐妹一天天手头活变得越来越灵活,不少作品挂在站内走廊上,有的置于收藏柜中,证明着她们的能力和价值。上千个日子里,李菁和李玉数不清自己做了多少手工品,只觉得,“手上有活忙,自己是有用的”。

  残障人士与工疗站的别样感情
  陈老师告诉记者,与其用“残疾”描述她们的状态,她更喜欢形容为十几岁的心智,“她们很正常,也能顺利沟通,差别可能就是身体机能和心智上的差异。”工疗站给予残疾人一个康复的平台,在这里大家都是平等了,工作人员也会按照残疾人的能力,拟定合适的康复计划,根据计划,让学员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
  因此,工疗站也成了残障人士另一个家。家住榄核镇雁沙村的敦子林(化名)属于智力四级残疾,过去在工疗站里不仅额外上进,也和其他学员关系友好。春节假期前,他从工疗站里脱颖而出,在工作人员的推荐及自己的努力下通过了榄核电缆厂的面试,获得了工作机会。
  因新冠肺炎疫情,暂时没能上岗,工疗站再度成了他的“避风港”。彼时,工作人员不仅送了手工品供他练习手艺,还在了解敦子林做完手工后反馈的焦虑情绪进行落户家访,对他进行情绪疏导,并鼓励他在家可以做一些家务或帮助家人务农。
  工作人员告知敦子林因疫情原因,榄核电缆厂暂未开放,上岗时间要延后,这位曾经的学员也开始表示理解并决心这段时间要保持工作状态,不浪费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另外,工作人员表示如有新的手工作品,会第一时间通知其家人前来拿取,敦子林及其家人都表示十分感谢。

万顷沙工疗站里记录了每个学员的情况。
  “很多在工疗站的残障朋友其实都很喜欢工疗站,以前大家下午四点半回家,有的还会留着学习,这里有人陪伴有人尊重,还有人生的价值可以寻找,他们自然与这里有很深的羁绊。”南沙区残联负责人说,南沙区目前有8个工疗站,入站学员267人,学员最多的榄核工疗站有学员46人,其他工疗站学员人数都在30人以上。
  上述负责人表示,南沙区为了让更多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入站接受训练,想方设法扩大工疗站容量,目前东涌镇正在启动建设第二工疗站,南沙街、横沥镇正在进行易地改造,新建和改造后,南沙区将再增加50个工疗学位。近期防疫期间,区、镇街残联及工疗站工作人员每日电访残疾人朋友,分发口罩,此外,把手工品送到学员们家中,让他们能在家里继续得到训练,而工疗站待省市残联通知工疗站可以开放了才开放。
 
主办单位 广州市南沙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