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广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广州市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法》要求,由广州市南沙区建设局编制的2013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咨询情况、复议、诉讼和申诉的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并附相关的说明和指标统计表。我区政务公开主要网站是http://www.gzns.gov.cn/gzjg/gwhqzfgzbm/jshjtjqzfhcxjsj/znjs/index.html(广州市南沙区建设和管理局网)和http://www.gzns.gov.cn/gzjg/gwhqzfgzbm/zwfwsjglj/znjs/index.html(广州南沙政务服务中心网站)。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广州南沙政务服务中心,电话:39910645。
一、概述
201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省、市政务公开工作部门的指导下,我局能紧紧围绕《2013年广州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效率,改进机关作风,提升管理水平,严格落实考核机制,狠抓各级办事大厅建设,深化街(镇)政务公开,着力提高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水平,各项工作都有了新的进步,主要情况如下: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南沙新区开发建设从“谋”到“动”的关键之年。在管委会、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各部门的指导下,建设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贯彻省委春华书记“明确定位,选准方向,看准了的就加快建设”的指示精神,结合“重点突破、打造集聚效应”的思路,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南沙新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开创建设工作新局面。
二、2013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实施领导干部牵头跟进项目制度。在原有分工的基础上调动全局力量推进工作,采取局副处级以上领导分别牵头负责2013年全局的53项重点工作的方式,及时协调解决建设项目和重点工总推进中遇到的问题,从而顺利解决了凤凰一、二、三桥、凤凰大道(二涌至四涌段)、进港大道景观升级改造工程等主要道路(桥梁)和中心医院二期工程、金隆小学扩建工程、政法机关综合用房项目等公共配套项目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截至12月27日,完成统筹投资9.9亿元,完成年投资计划的93.6%。
(二)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大建设的统筹优势。一是牵头编制了2013至2016年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涵盖了交通设施、水利水系、农林生态、电力设施、征地拆迁、综合管网等方面的建设计划;完成了庆盛片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配套道路、蕉门河中心区配套道路建设方案;完成了南沙新区东部、南部和西部三个片区市政设施建设项目储备研究工作;正在开展南沙枢纽综合交通规划研究。超前对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了储备。二是重点牵头协调了深中通道、南沙港铁路项、地铁四号线南延段、广中江高速放马互通立交连接线和南沙港区三期工程等一批省市重大项目的建设,使之能尽量采用有利于南沙的方案,并能尽早开工建设。同时,建立了电力协调会议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电力设施建设问题。
(三)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断头路”拉通。通过周密部署,充分调动公安、城管、征地拆迁部门和属地镇街的力量,强化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合法的采用强行施工的措施,打通了黄沙快线、西电配套道路、金蕉大道、木村进和配套道路和金岭一横路等5条“断头路”,解决了多年未能拉通的“断头路”建设问题。
(四)强化行业管理职能,解决黄阁安置区房屋质量通病整改历史遗留问题。通过约谈项目施工单位法人、采取不良记录通报和限制南沙地区投标等手段,强化建设局的行业管理职能,有效的解决了黄阁安置区二期的A地块30套洋房,B地块174套别墅、180套洋房质量通病维修工作。目前已经协调土发中心和黄阁镇完成分房工作,避免了政府安置房项目烂尾,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按照广州市“净化、绿化、美化”的要求,牵头制定了区内高快速路出入口景观整治工程工作方案,协调农林、城管和相关镇街按照方案分工完成了12个高快速路出入口整治工作,并于12月4日接受了市的考核验收。
(六)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组织对全区范围内高压钠灯路灯进行LED改造。2013年已经引入社会资金,完成了进港大道、港前大道和环市大道等3条路的3700盏路灯采用EMC模式进行LED改造工作,达到了良好的节能和照明效果。
(七)推进行政审批改革。通过合并和转移相关行政审批事项,将建设局原有的34项行政审批事项压缩为16项,审批事项数量减少50%,审批时间缩短50%。2013年5月发布实施了《广州市南沙区建设工程项目优化审批流程试行方案施工许可(竣工验收)阶段并联审批实施细则(试行)》,9月底,首次对天运南沙多功能国际物流中心工程项目试点并联审批,得到了市、区领导的肯定。
(八)统筹城乡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围绕美丽乡村创建目标和任务要求,统筹推进我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2013年,已基本完成我区第一批市级美丽乡村金洲村项目建设。共设置项目27个,总投资为1.8亿元,施工合同总金额1.38亿元,已完成施工量1.3亿元,占合同金额的95%(数据截至2013年12月31日),进一步提升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村域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等整体功能。2014年1月6日、9日市美丽办组织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听取了金洲村创建工作汇报,进行了资料审核及现场考核验收。
(九)制定了《南沙新区公交线网调整及东涌等三镇公交化改造实施方案》,对大岗、东涌、榄核三镇内运行的11条公交线路和9条客运线路实行优化调整,并新开一批线路,同时将大岗、东涌、榄核三镇的公交统一纳入区级财政补贴范围,实行全市统一的公交优惠政策。改造后,全区公交线路达到52条,营运车辆达到315辆,提前一季度完成2013年民生实事工作,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使东涌、大岗、榄核三镇居民共享南沙开发建设成果。
(十)做好了虎门渡口的接管和行业管理工作。完成虎门公路渡口所的组建工作,配合相关单位做好资产界定和股权收购、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同时,开展运营管理模式调研工作,确保虎门公路渡口在完成股权收购和资产确权后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加强对虎门公路渡口进行现场监管,确保渡口渡运安全有序,全年实现零事故;根据工作职责,做好虎门渡口临时停航相关准备工作;明确了虎门公路渡口的接管方向。
三、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南沙区建设局2013年全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68条,其中通知公告47条,工作动态信息48条,新浪微博73条。该信息均以网站、微博等形式面向群众公开各类信息。主要涉及:1.建设领域的建设情况;2.交通领域的交通情况。
南沙区建设局能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各信息公开制度要求,对政府信息由近至远进行梳理,明确各类政府信息的公开属性,将政府信息分为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三类,规范和细化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流程,围绕重点项目进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项做好主动公开。
四、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南沙区建设局2013年共受理信息公开申请0件,其中通过南沙区建设局网站https://ysqgk.gd.gov.cn/mobile/200442/choice “依申请公开管道”网上申请有0件,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的申请有0件,通过公开受理窗口当面提交的申请有0件,并均给予答复,答复率100%。四咨询、办事情况
今年以来,我局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建设、质监、交通)2013年度共接受市民咨询约3850 次,咨询电话接听1962次,大厅群众咨询接待约 1888人次,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4713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实现了窗口“零投诉”,连续多月被区政务服务中心评为优质服务窗口“月度服务之星”。今年第一、第二季度,南沙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单位公众评价评价满意度连续排第2名。收到企业及群众表扬进驻单位和工作人员的感谢信67封,锦旗9面;收到群众有效投诉 0 宗。
五、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南沙区建设局2013年度发生针对本单位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0件。
六、2014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建设统筹职能,抓好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工作。一是抓紧完成南沙枢纽综合交通规划研究,完成南沙新区东涌、榄核和大岗等剩余三个片区市政设施建设项目储备研究,完成城建项目总体统筹谋划工作。二是加快编制完成庆盛、万顷沙和南沙港三大交通枢纽建设方案。三是继续完善庆盛枢纽、南沙枢纽、电子工业园、龙穴岛、慧谷科技创新区等重点功能区域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计划,并适时启动上述片区主干道路的建设。
(二)全力抓好各重点功能片区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将在明珠湾,重点推进灵山岛尖和横沥岛尖的建设,完成凤凰一桥、三桥的建设,协调指挥部开展凤凰二桥的建设。力争完成灵山岛尖主干道路凤凰一桥及与其连接的沙嘴路和江灵北路的建设。在其他重点功能片区,一是重点推进新蕉门大桥、蕉门河两岸城市品位提升工程和慧谷科技创新区(市政道路部分)的建设。二是推进南沙港区三期配套道路、万新大道(九涌至十一涌段)、上横沥路网、万顷沙十五涌以南配套路网、万环南路、黄榄快线、西线公路延长线等市政道路的建设。
(三)高品质的抓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设计、建筑材料、文化印象、岭南特色抓起,将打造精品意识贯彻工程建设的始终,力争高品质的抓好中心医院二期工程、南沙区养老院及配套设施工程、南沙第一中学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扩建工程、区少年宫、华师二附中、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和附属小学、特殊学校、南沙小学扩建项目、莲溪小学扩建项目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沙园区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四)抓好“断头路”拉通工作。按照制定的“断头路”实施方案,统筹各方力量,抓好2014年珠江工业园道路完善工程、黄沙路、麒麟中学配套道路、东部快线、广丰路、滨水大道东(东湾村段)、万环西路(横沥段)等7条 “断头路”实施计划的落实。
(五)全面完成LED灯改造工作。按照省市的统一要求,抓紧完成剩余约35000盏路灯采用EMC模式进行LED改造工作。
(六)发挥大建设大协调职能,抓好区内省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继续抓好深广中通道、广州南沙港铁路、深茂铁路、虎门二桥、广中江高速公路放马互通连接线工程、地铁四号线南延段、地铁18号线的建设协调工作。同时,协调推进“十二五”电力规划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明珠湾电力基础设施,满足南沙新区开发建设对电力的需求。
(七)探索创新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未来几年,南沙新区的开发建设将面临庞大的工程建设,涉及多种建设模式的管理。为做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逐步在一批重大建设项目上试行建筑工地视频监控管理,创新建筑工程监管模式,充分发挥监管效能。逐步形成“责任落实,隐患防范,奖优罚劣”三位一体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八)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名镇名村(中心镇)的建设。科学建立项目库,明确功能定位和工作思路,突出创建特色,开展大稳村、红港村、子沙村3个第二批市级美丽乡村试点村创建工作。同时,打造一批名镇名村(中心镇)示范点弘扬岭南水乡文化和风格,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九)进一步完善新区交通出行环境。一是扎实推进村村通公路的建设,完善原“三镇三街”的农村公路建设,重点推进东涌、大岗、榄核三镇的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改善“三镇”群众出行条件。二是推进公交站亭改造和建设工作,按照“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用3年时间对区内约450个公交站点进行改造,统一建设公交站亭,为群众提供整洁、舒适的公交侯乘环境。三是改善和优化现有公交线网;结合黄榄快速路建设进度,新增2条榄核至黄阁、榄核至东涌的快速公交线路;结合功能规划区建设需要,新增3条公交线路。
(十)继续推进虎门渡口的接管工作。一是按照市、区的部署,根据时间节点,与相关职能部门一起继续做好虎门渡口的接管工作。二是积极按照行业监管职能,协调、指导渡轮公司开展渡运和正式收费工作,确保虎门渡口渡运安全。三是协调市交委等部门理顺虎门渡口的资产界定和股权收购资金的落实。四是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制定虎门渡口后续运营的方案,确保虎门渡口的长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七、说明与附表
(一)其它说明
以上数据,主要对https://ysqgk.gd.gov.cn/mobile/200442/choice和 http://www.gzns.gov.cn/ 、http://weibo.com/u/3237482200/home?topnav=1&wvr=5 3个网站提供的信息进行统计。当中包括组织机构、政策法规、通知公告、工作动态、网上办公、新浪微博等等。
(二)附表
附表1主动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条
指标 | 数量 |
主动公开信息数 | 168 |
其中:全文电子化的主动公开信息数 | 168 |
新增的行政规范性檔数 | 0 |
附表2依申请公开情况统计 单位:条
指标 | 数量 |
依申请公开信息目录数 | 0 |
申请总数 | 0 |
其中:1.当面申请数 | 2 |
2.传真申请数 | 0 |
3.电子邮件申请数 | 0 |
4.网上申请数 | 0 |
5.信函申请数 | 0 |
6.其它形式申请数 | 0 |
对申请的答复总数 | 0 |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 0 |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0 |
3.不予公开答复数 | 0 |
4.信息不存在答复数 | 0 |
5.非本机关政府信息答复数 | 0 |
6.申请内容不明确答复数 | 0 |
附表3咨询情况统计
指标 | 单位 | 数量 |
提供服务类信息数 | 条 | 48 |
网上咨询数 | 人次 | |
政务大厅接待人数(2013年资料统计) | 人次 | 3850 |
政务大厅咨询电话接听数(经电信核实) | 人次 | 1962 |
政府网站专栏页面访问量 | 人次 |
附表4申诉情况统计表(针对政务公开) 单位:件
指标 | 数量 |
行政复议数 | 0 |
行政诉讼数 | 0 |
行政申诉数 | 0 |
其中:对本单位首次处理不满意的行政申诉数 | 0 |
广州市南沙区建设局
2014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