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沙镇“农业优、工业强、三产兴”,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党建共建基础优势。近年来,万顷沙镇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以产业兴旺为主线,突出示范性、引领性和差异化、特色化,通过“党建+产业”融活的方式构建党建引领、区域联动的“双联驱动”工作体系,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产业发展由点及面、整体跃升,实现党建与产业发展融合互促。
以点带面,党建引领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南沙区渔业产业园党委强化带头与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以成员单位技术突破为“点”,联合刘少军院士工作站、华农研究院及中山大学、南海水产研究所等开展科研,推动现代水产养殖示范区创建,助力传统养殖向现代化转变。示范带动同兴村整合374亩鱼塘,引入规模企业养殖鳗鱼等新品种,推广新技术,预计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万元,为农业多元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大力联动水产养殖企业、周边养殖户,强化“南沙青蟹”“诚一鲜鲩”“中心沟-瘦身草鱼”等水产品品牌创建、推广和规范化管理,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渔业产业园联农带农约4500户,吸纳农民就业约15000人,南沙青蟹塘头价双倍提升,显著带动产业增效和农户增收。
串珠成链,党建引领农文旅产业协同联动。“渔舟唱晚”新乡村示范带党委高效谋划推进,深挖沿线各村特色,实现村村有亮点。红港村以“疍家文化”为核心,打造渔家文化公园、广场及展览馆,组织“渔民文化日”体验活动,建设“梦里水乡”;红海村推出出海游,带动民宿、渔家乐及海产品深加工发展,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红洋村探索“银村共建”,推出特色金融产品扶持本村农产品发展;红江村、工程村精心装点沿线的河涌绿道、墙绘画印、建设绿美微单元,提升村庄“颜值”。以示范带为牵引联动村居构建全域旅游体系,拓展“湿地生态之旅”等5条精品游路线,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同时,积极探索“党支部+公司+村集体”运营模式,盘活闲置公房,打造展示沙田水乡文化的商业集群。
连片发力,党建引领新兴产业集群成势。南沙区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园党委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原则,构建“红芯领航 集聚图南”党建工作新模式,吸纳园内及周边上下游企业,优化产业园空间布局,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共同体,以“组织联建”驱动“资源联合”,助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健全联系服务机制,带动广大党员干部主动靠前服务、入企服务,举办万顷沙镇首次空间要素推介会,印发《万顷沙镇招商引资专班工作方案》,制定招商载体清单,向大湾区头部工业地产中介等精准推介,成功引进领为视觉等企业,制定实施《万顷沙镇党建引领“一呼万应”服务企业工作方案》,开通企业服务诉求码,精准对接满足企业需求、推送惠企政策,以“靠前服务”实现“精准触达”,让企业安心发展、大胆发展。
下一步,万顷沙镇将以区域化党建资源最大化整合为取向,建立合作共赢高效的服务体系,实现党建工作破圈融合、互联互促互动,进一步激发区域化党建工作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