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沙区卫生健康系统儿童保健团队扎实开展服务,为辖区内的产妇、新生儿提供免费上门访视服务、线上咨询服务,呵护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得到群众广泛认可,为民解忧暖人心。
免费提供保健服务,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据介绍,0-6岁儿童健康管理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中重要内容之一,对辖区内常住的0-6岁儿童,提供出院后七天内上门访视服务,并于1、3、6、8、12、18、24、30、36月龄,及4岁、5岁、6岁进行随访,提供免费健康检查。东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专业产后访视团队,通过提供上门访视服务、组建微信群等方式,及时解答新生儿父母育儿困惑,提供儿童保健咨询交流服务,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近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陈医生通过微信,与一直保持联系的成女士再次聊天,询问她宝宝的近况。成女士发了宝宝的康复视频。从视频中可以看见,此前只能卧床的21月龄宝宝现在已经能靠墙站立片刻,说简单的字,会自行进食等,成女士一家人很欣慰。该宝宝是成女士的第一胎,出生后生长发育良好,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儿童保健。但是2023年3月陈医生致电成女士想约其宝宝做保健,随访中发现宝宝母亲情绪异常,坚决拒绝回院保健及上门访视。陈医生耐心询问后才知宝宝因病住院,经抢救后病情好转,然而却因病导致脑瘫,后期做康复治疗效果一般,导致成女士焦虑不安、信心严重不足。陈医生结合曾在新生儿科、儿科工作十多年的经验,除了现场指导外,还经常通过微信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并安慰、鼓励成女士坚持给小孩行康复治疗。
3个月后,陈医生再次随访,成女士欣喜地表示宝宝康复已初见成效,恢复部分语言及四肢活动功能。陈医生鼓励成女士继续坚持宝宝的康复,并计划上门探视,成女士表示再做两个月康复治疗后再接受随访。一个月后,成女士在微信联系陈医生做儿童保健。陈医生当即带上保健设备,上门为宝宝进行了面对面随访,发现宝宝目前身高体重中等水平,虽然语言发育和大运动发育落后,但是较前已有明显进步。陈医生针对宝宝目前的情况,向成女士提供相应保健知识和康复指导。
随后的日子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医生一直关注宝宝健康,为成女士的宝宝提供随访。近日成女士向儿保医生表示感谢,说多亏了儿保医生一直以来的勉励和关心,给了她们继续康复的信心,宝宝情况已进一步明显好转。
陈医生介绍,对辖区内0-6岁儿童进行定期随访保健,细致、有效的沟通,能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同时可以给儿童父母普及相关保健知识,为保障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儿保医生为新生儿及妈妈提供保健、健康指导等
坚持提供探视服务,及时发现新生儿黄疸
定期随访保健能够帮助新手父母更好照顾新生宝宝,也能够及时发现新生宝宝异常状况,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去年9月底居住在南沙区东涌镇的蔡女士生育第三胎宝宝,出院第二天,东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科联系上门访视,蔡女士鉴于风俗原因,婉拒了。为了做好访视服务,隔天儿保科陈医生还是继续致电蔡女士,耐心解释上门访视的必要性及意义,表示上门访视是为婴幼儿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检查婴儿的生长发育、喂养情况,包括查看是否做过听力及疾病筛查、有否黄疸、脐部护理情况如何等,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提供科学育儿健康指导等。同时强调,以上项目都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提供。
在多次耐心解释后,蔡女士同意接受上门访视。东涌社区儿保陈医生对宝宝进行详细身体检查,进行黄疸检测后,发现宝宝黄疸指数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当即建议蔡女士转诊以便诊治黄疸。上门访视后第三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陈医生关心宝宝转诊情况,再次致电蔡女士询问宝宝情况,并再次提供上门访视,检查宝宝经皮测胆红素黄疸指数13.4-13.2-11.8-9.9mg/d,未发现其他异常表现,儿保陈医生对蔡女士提供进一步观察的指导,随后进行跟踪管理服务。宝宝于42天进行保健,未见异常。宝宝2月龄到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保健,各项指标均达标,发育良好。
蔡女士表示很感谢儿保医生一直以来的关心,她不好意思地说:“鉴于风俗原因,我们一再拒绝你们上门,但你们仍一直在关心我们,还教我如何观察宝宝异常情况等健康知识,叮嘱我们及时做保健,对照顾宝宝很有帮助。”
陈医生介绍,产后访视不仅能及时了解母婴出院后健康状况和异常问题,同时可以给新生儿父母普及母婴保健知识,为保障妇女儿童整个生命周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社区医生为蔡女士女儿进行上门保健测黄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