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南沙区水务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15783779187K/2025-00167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南沙区水务局 成文日期: 2025-04-11
名称: 广州南沙发动全民参与,推动水塘河道清淤267万立方米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4-1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广州南沙发动全民参与,推动水塘河道清淤267万立方米

发布日期:2025-04-11  浏览次数:-

  4月10日,南沙区河长办联合珠江街道开展“清淤治水美南沙,全民携手焕新颜”水塘河道清淤活动,采用人工+机械分区域对珠江街同安东围路边沟渠开展清理。区、街道、村居、企业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村民群众、志愿者一同下到沟渠,使用铁铲、锄头等工具对沟渠底泥、两岸杂草、废弃漂浮物进行清理搬运,共清理沟渠1500米、垃圾50余袋,清理淤泥和垃圾6千余立方米,沟渠水环境得到有效提升。

图片1.png

发动全民参与清淤治水    全面推动水塘河道清淤常态化

  常态化开展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对于改善水塘河道水质、提升城市形象、保障防汛度汛安全、促进生态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3年,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省委常委会作出工作部署,强调要利用冬修水利时机,组织各地清理塘泥,要下决心把水塘河道里沉积多年的淤泥清理干净。广东省、广州市河长办先后下达总河长令,全面部署水塘河道清淤常态化,推动实现水畅其流、水清岸绿和重显桑基鱼塘之景。日前,省水利厅、市河长办带队到南沙区开展专题调研,充分肯定南沙近年来水塘河道清淤工作取得的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予以指导。

  此次活动中,由南沙区河长办领导、南沙区水务局、珠江街道主要领导带队,协同各镇街河长办、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中铁十局、中铁十九局等多家单位党员干部,以及民兵、红棉老兵、村民群众、志愿者,共同构成了一支约230人的清淤队伍,不仅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发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党员群众参与到清淤治水中来,还拓展畅通群众参与清淤工作渠道。

图片2.png

  清淤疏浚工作,被誉为水利系统的“血管疏通术”,通过清除沉积物,可以恢复河道和山塘的原有容量,确保其蓄洪和调水功能不受影响,不仅有助于畅通水系、预防旱涝灾害,还可以激活并恢复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维护流域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我是第一次参与清淤活动,看到边渠在清理后更为干净,感到很高兴。”参与此次清淤活动的党员代表表示,利用冬春时节开展常态化清淤工作,目的在于恢复边渠的基础排涝功能,防止雨季到来下水管道堵塞,降低洪涝灾害风险,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图片3.png

  此次活动是南沙区各镇街积极推动水塘河道清淤工作的一个缩影。2024年10月,南沙区开启本轮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清淤水塘(含养殖鱼塘)143个、农田灌排沟渠1.1公里、河道31.43公里、排水管网1786.52公里,完成清淤量267.08万立方米,为春耕灌溉和防洪度汛打下扎实基础。

图片4.png

  目前,南沙区正在积极探索淤泥资源化利用方式,对于河涌、水塘清淤疏浚后产生的淤泥,会根据淤泥检测结果采用集中堆放、绿化种植、培堤加固、低洼地平整、工程回用等方式妥善处置利用,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比如,南沙区万顷沙十九涌以南区域排雨排涝设施和河涌整治工程,开挖河涌底泥均用于大湾区体育中心(原名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范围工地基础回填;该工程预计清淤总量约80万立方米,目前已清淤和利用底泥方量约76万立方米,利用率预计可达100%。

图片5.png

  据悉,本次清淤活动产生的淤泥将按照广州市河涌清淤及淤泥处理处置全流程工作相关指引,经过专业检测后,优质“肥泥”将用于还田,实现资源化利用。

  接下来,南沙区将结合水污染防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养殖鱼塘尾水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河湖水岸绿化等专项工作,以河长制为引领,完善“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群众为主、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继续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推动清淤常态化,提升人居环境,实现水畅其流、水清岸绿,促进人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