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共有十个获得“全国文明村”称号的村镇,南沙街道鹿颈村便是其中之一,全村558户,厂企8家,位于南沙东部,虎门抗英遗址大角山下,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尽管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路上仍有着不少绊脚石,地块闲置一年多,造成资产浪费,也限制了集体经济发展。针对鹿颈村的实际情况,南沙区农业农村局加强与广州农村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广州农交所”)合作,依托广州农交所资源优势和平台优势,利用美食街地块、三角地块及工业园地块合约46000平方米的土地,引进广州市碁石投资有限公司兴建产业创意园区,为鹿颈村带来了稳定持续的集体资产收益。
困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老旧的工业厂房跟不上技术更新的步伐和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村级工业园改造需要投入较大成本并需兼顾村集体长远收益的诉求,存在抵押融资难、回报周期长、经济效益低的客观情况,受疫情、资金、产业发展等限制,市场租赁意向低迷,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搁置,资产浪费使村经济发展的优势越来越微弱。
鹿颈村“鹿谷·智汇”工业园园区入口
破局
为高效利用资源,南沙区农业农村局与广州农交所密切协作,大力推进盘活资产,引进项目。一是积极配合,靠前服务,全面了解项目情况,配合查询梳理地块相关证件;二是精准发力,招强引优,经市场调研,量身定做交易方案,招揽实力企业;三是综合服务,配套延伸,为意向方引入银行保函代替履约保证金机制,减轻资金占用压力,促成项目交易。
“鹿谷·智汇”工业园业务楼
发展
鹿颈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租金收益约1000万元,租赁期为20年,整体交易金额约2.4亿元。通过出租方式来获得集体收益,可以使“沉睡”的资源摇身变成“活资产”,提高闲置存量资产的利用率。同时,项目规划与定位高,原闲置地块将升级改造成鹿谷智汇工业园区,能有效带动村民就业,促进农村居间服务业态的培育,助推鹿颈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鹿颈工业园改造项目效果图
项目的落成,是市场激励机制唤醒“休眠”资源的一个成功案例,是推动农业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有益探索。引入广州农交所有效资源和专业服务,结合村级工业园改造形成巨大合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吸引现代化要素投入,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将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