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按下“快进键”,推动大湾区一体化发展,金融的支持不可或缺。《南沙方案》赋予南沙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战略使命,成为南沙推动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重要路径,也是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必然选择。为提升全区领导干部金融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8月2日下午,南沙区委组织部、南沙开发区金融局邀请了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州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顾问陆军教授,为全区干部作“南沙助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专题讲座。讲座由林少礼总经济师主持,开发区(区)属各单位工作人员共200余人现场聆听了讲座。
陆军教授讲座现场图
陆军教授从改革开放时期,广东与香港金融开放合作开始,将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娓娓道来,详细介绍了粤港澳大湾区在机构、资金、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区域优势与发展机遇,深刻剖析了当下大湾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陆军教授指出南沙要将产业规划与金融规划紧密配合,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大力发展产业金融,布局未来产业,打造南沙金融业集聚区,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此外,还要强化南沙、前海、横琴三大平台合作,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南沙金融发展智库。陆军教授的讲解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金融业是南沙支柱性行业之一,多年来南沙金融业增加值全区行业排名前五,金融业税收全区行业排名前三,至今保持迅猛发展势头。累计落户持牌法人金融机构占广州市1/4;私募基金企业占广州市1/5;融资租赁企业占广州市4/5。广州期货交易所、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等大湾区重要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稳步推进,落地了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国际金融论坛(IFF)等重大平台,国际金融论坛永久会址项目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南沙)跨境理财和资管中心启动建设,QFLP、气候投融资等一系列金融开放创新试点落地见效,初步形成了南沙特色金融产业体系,实体经济支撑效应初步显现。
金融发展任重而道远,全区各业务部门、各国有企业的同志要拿出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用好用足南沙优势政策,发挥金融活水作用。一是聚焦南沙方案,提升经济质量。集中精力推动各大金融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安商稳商工作,持续保持增长势头,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力量。二是强化政策实施,汇聚发展能量。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向上级单位争取更优的金融支持政策,另一方面要推动金融改革创新,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三是加强产融对接,做大要素流量。通过加强部门联动,常态化开展分领域、精细化的招商活动和产融对接活动,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