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15MB2C20292Y/2022-00053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局 成文日期: 2022-04-20
名称: 金融赋能,助企远航,南沙着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广州南沙举办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宣讲及产品分享会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4-2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金融赋能,助企远航,南沙着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广州南沙举办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宣讲及产品分享会

发布日期:2022-04-21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提升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汇聚金融力量服务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开放,帮助南沙自贸区内企业用好、用活现有外汇便利化政策,赋能双循环格局,4月20日上午,在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工作局(以下简称“南沙开发区金融局”)、南沙区工商联合会指导下,中国建设银行广东自贸试验区分行(以下简称“建行自贸区分行”)、广州南沙国际金融创新协会在明珠金融创新集聚区联合举办第三场试点政策宣讲会之“金融赋能,助企远航,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政策产品分享会,从政策解读、一揽子金融服务到宏观经济形势及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等维度开展政策解读和案例分享,致力于为大湾区有跨境业务的企业伙伴们提供便利化支持与服务。


图片1.png

“金融赋能,助企远航,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政策产品分享会现场图


  南沙开发区金融局、南沙区工商联合会、广州南沙国际金融创新协会、建行自贸区分行等相关领导、专家出席本次会议。本次会议还邀请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及广东省分行的行内专家线上讲解,为北京、香港、广东等地超200家企业进行政策宣讲和案例分享,累计超350人次参与了本次线上分享会。

  加强政策宣讲,惠及更多大湾区内有跨境业务需求的企业。

  会上,南沙开发区金融局陈婉清副局长表示,南沙作为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广州城市副中心,被广东省、广州市赋予建设“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合作战略平台”目标定位,多重战略叠加优势更加突出,先后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综合保税区、国际化人才特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等政策,南沙自贸片区累计形成762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国家复制推广43项,南沙以更高水平开放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始终在金融先行先试服务国家战略中挺立开放潮头,塑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超220个、新设立企业超30万家,2021年国家级经开区排名居全国第12位、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指标分别排名第4和第6位;外贸进出口总值2600亿元,占广州市外贸总值的近四分之一,跨境电商进出口超300亿元;南沙港区已建成中国第二大集装箱枢纽港,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内贸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超100万标箱、2021年达1766万标箱。自1月24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实施细则》落地以来,已有4项经常项目便利化措施以及4项资本项目改革措施共计8项试点措施顺利开展,金融机构累计办理试点业务超过400笔,累计交易金额近8亿美元,同时吸引一批有跨境业务需求的企业选择在南沙注册展业。下一步,南沙开发区金融局将联合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加强信息共享、搭建交流平台、提升服务效能,围绕政策研究、宣讲解读、案例分享及流程讲解,帮助更多企业及时掌握试点相关政策、了解业务办理方式、做好业务布局及市场开拓,推进跨境贸易投融资改革政策落地生效。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国际部跨境政策团队负责人刘坤从银行服务实体的角度出发,结合行内已成功落地的政策及案例,介绍了本次跨境贸易投资试点政策的四项资本项目的改革措施。一是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简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外汇登记,允许其通过股权、债权等形式,在境内开展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以外的各类投资活动(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除外);二是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允许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开展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对外股权、债权等投资;三是跨境资产转让业务,允许试点区域的银行和代理机构按规定开展对外转让银行不良贷款和银行贸易融资资产等信贷资产业务;四是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在南沙区内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试点,进一步便利跨国企业集团跨境资金统筹使用,支持和促进试点区域总部经济发展。

  制度创新引领,赋能实体经济,已有多家区内企业享受到政策带来的时间节约和效率提升的红利。

  本次跨境贸易投资试点政策为区内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再添动力,助力提升南沙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便利优质企业经常项目资金收付。如某进出口企业在建行自贸区分行办理了便利优质企业经常项目资金收付业务,该企业被纳入建行自贸区分行优质企业名单后,经常项下货物贸易付汇凭付汇指令即可在银行直接办理,单笔业务耗时仅需5分钟,提高了业务办理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满足企业的便利付汇需求。

  开展非金融企业外债额度便利试点。某高新技术企业因疫情原因,出口的货款无法及时回收,境内订单持续增长,资金周转需求迫切,母公司因战略安排,暂无对其增资计划。按以往规定若企业通过借入外债额度形式引入境外资金,外债额度为企业净资产的两倍。该企业净资产500万元人民币,可借外债的额度为1000万人民币,额度太小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新政发布后,允许企业在500万美元额度内根据企业实际经营需要自主借用外债,不受2倍净资产限制,建行自贸区分行成功为该企业进行外债登记,获得一次性外债额度500万美元的批复,大大地解决了企业经营发展的融资需求。

  另外,在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业务、扩大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企业范围、货物贸易特殊退汇免于登记、扩大资本项目收入资金使用范围、企业自主选择跨境投融资币种、提高区内非金融企业境外放款规模等方面已有多家区内企业办理相关业务。

  强化政策扶持,搭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大湾区企业提供更多展业空间。

  近期,南沙在“1+1+10”产业政策基础上,陆续推出了科技创新十条措施、南沙独角兽“黄金牧场”九条专项政策等,扶持对象涵盖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进一步优化构建产业政策体系。自2018年以来,南沙已累计投入超过150亿元支持企业和人才发展。

  2021年,南沙金融业增加值171.52亿元,居全区行业第四,金融企业累计达6655家,其中持牌法人金融机构14家(占全市的1/4),近30家银行分支机构,3家公募基金,7家证券分支机构,18家保险分支机构,私募基金超1620家,融资租赁企业超2200家(占全国1/5);自由贸易(FT)账户跨境结算量超3800亿元。南沙区将持续与各机构开展合作,继续加强政策宣传和指导力度,以高标准实施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加快促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政策在南沙落地实施,以更大力度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更高起点推进改革开放,全力打造联动湾区、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开发开放平台,加快建设“湾区之心、开放门户、未来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