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明珠湾区| English |简体版|繁体版| 无障碍浏览|长者助手|登录

明珠湾区|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机构 > 法定机构 > 明珠湾开发建设管理局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用缤纷故事焕城市精彩,明珠湾的“蝶变”为新生活着色

来源:明珠湾管理局发布日期:2023-11-24
【浏览字号 : -

  第三届明珠湾音乐节于11月18-19日举行,我们以音乐为媒介,多层次、多维度地展示明珠湾自开发建设以来的成果。我们循着它的主题“邂逅明珠湾 共建新生活”回望十年,无数故事徐徐走来,我们从岁月的长河里邂逅明珠湾,对话新、老南沙人,看这里有无到有、光彩照人的缤纷发展历程。

  生于横沥岛 见证明珠湾,本地人讲述南沙“蝶变”故事

  土生土长的横沥义沙村村民吴卓林见证了南沙五十年间的变化。回忆起南沙发展的变化,吴卓林感叹道,在“明珠湾”这个概念诞生之前,横沥岛是围垦形成的沙田水乡,人们以打渔和种田为生,“天未光,就得开工种田,现在的生活相比起来是非常享受了,不会‘手停口停’。”

  吴卓林最直观感受到变化,是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建设完善,凤凰桥的开通为横沥岛上生活的村民带来了出行上的便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的正式投用解决了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吴卓林明显感受到发展近在咫尺,他密切关注着明珠湾区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现在大家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特别是交通、医疗、教育明显的提升和改善,让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

  明珠湾的发展仍需持续注入新的活力,吴卓林期待产业发展和人才集聚,新时代的年轻人们积极参与到自己土生土长的这片土地的建设和发展之中。“我们这一代从什么都没有转变到了现在的生活平稳,希望下一代青壮年无需离开南沙就有更多的就业选择。”吴卓林告诉小编,他的女儿目前在就读临床医学研究生,希望未来有机会能为南沙的发展助力。

  投身于南沙与城市共成长,“新南沙人”奔赴心之所向

  陈卓初到南沙是在2012年,父母被这里优美宜居的环境所吸引,每逢节假日就到南沙休闲度假。真正深入接触南沙之后,陈卓发现了南沙更多的美:优越的地理位置、极高的绿化覆盖、清新的空气、闲适的生活……这让他逐渐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感情。大学毕业后,他决定投身南沙。

  彼时灵山岛处于建设初期,现场机器轰鸣、塔吊林立,运输车辆往来穿梭,陈卓和500多名中交建设者一同建设着明珠湾这片热土。陈卓提到灵山岛尖生态堤建设过程中让他印象深刻的一个小插曲,起初凤凰一桥下生态堤段设计为普通绿化,在与村民交流时,建设团队了解到该生态堤段有棵大榕树寄托了村民们许多美好回忆,经过与各部门共同研讨,决定变更设计,保留这棵榕树并形成榕树广场,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休闲乘凉的一抹树阴。2022年的“五一”假期,灵山岛尖最高人流量达到了单日十万以上,陈卓和同事们看到露营帐篷搭满了整个灵山岛生态堤,感觉一切付出和努力都值得。

  和陈卓一样,董华平2015年刚毕业就来到南沙,投身开发建设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凤凰二桥,短短两年项目正式竣工验收,“虽然只是一座架在灵山岛与横沥岛之间的桥,岛间出行时间却能缩短20分钟!”董华平言语中带着几分自豪,他在采访中表示,城市的成长还在继续,目前灵山岛的开发建设已陆续完成,接下来要重点推动产业引入,吸引人才汇聚。未来各类企业进驻,写字楼灯火通明,马路上车水马龙,这些场景让人十分期待。

  一份热枕,一份自豪,无论是新、老南沙人,都对这座城市心怀情感与期待。我们也坚信,在越来越多人的共建之下,南沙的发展潜力会全面爆发,成为极具活力的智慧新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2016 © 版权归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所有

    联系电话:020-12345

    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

    主办: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南沙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2023100790号-1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4401150002

    ICP备案号:粤ICP备19092744号-3 粤公网安备 44011502000005号

    联系电话:020-12345地址:广州市南沙区凤凰大道1号